各國政要爲何頻頻拜訪馬雲?馬雲和螞蟻金服在海外都幹了什麼?


各國政要為何頻頻拜訪馬雲?馬雲和螞蟻金服在海外都幹了什麼?


10月12日,2018年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與世界銀行秋季年會在巴厘島舉行,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出席會議。會議上世界銀行成員國際金融公司(IFC)和支付寶聯合宣佈:啟動10x1000科技普惠計劃,計劃在未來10年,每年為新興市場國家培訓1000名科技領軍者。

印尼還為此派出了9名內閣部長同馬雲會談,表態印尼政府將全力支持並參與天貓雙11。在同馬雲座談時,印尼經濟事務統籌部長納蘇迪溫強調,“印尼政府將全力支持並參與天貓雙11”。這些年,在“一帶一路”大背景下,伴隨著阿里的“出海戰略”,馬雲和螞蟻金服不斷受邀成為各國政要的座上賓,使得中國企業在國際上獲得了史無前例的尊重。那麼,到底馬雲和螞蟻金服是如何得到這份尊重的?

授之以漁:助力海外搭建移動支付基礎

支付寶目前覆蓋全球超過40個國家和地區,接入了吃喝玩樂、交通出行等等數十萬家海外各類商戶,範圍涵蓋餐飲、超市、百貨、便利店、免稅店、主題樂園、海外機場、退稅等幾乎所有吃喝玩樂消費場景。而作為中國移動支付領軍者,目前支付寶已經服務到全球超過8.7億活躍用戶。

現在中國消費者早就習慣了用支付寶買各種東西,包括刷各種票、繳各種費還能預約辦理各種證件。而作為高度發達地區的歐洲,早在兩年前,德國銀行軟件巨頭公司Wirecard AG就完全支持支付寶支付,還被業界看作是迄今為止支付寶“在歐洲力度最大的一次行動”。

接下來歐洲國家如丹麥、瑞典等加緊推廣移動支付、全面實現全國無現金的計劃在逐步落地。支付寶的諸多行為告訴同行寶寶們,拿下市場先下手為強是最好的方法。

歐洲初獲成功後,支付寶又在中國以外的亞洲九個地區,包括:印度、泰國、菲律賓、印尼、韓國、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孟加拉、中國香港。這被媒體評論為移動支付的“一帶一路”。

支付寶出海發展,最好的是在當地擁有技術優勢,可以降維打擊,上述引入了支付寶模式的9個東南亞國家,基本都符合這一特徵。

做“耐心資本”不求短期回報

在東南亞,移動支付市場仍然很開放,還沒有出現統治性玩家。目前,東南亞用戶對移動支付的使用並不多。據IDC的數據,去年電子錢包僅佔東南亞電商交易總額的9%,到2021年將增至16%,增速並不快。

眾所周知,印度是個電影大國,印度人一般都是先到電影院,現金買票,然後排隊入場。螞蟻金服最初建議印度本土支付軟件Paytm 上線在線購買電影票功能時,因為印度人就愛到電影院去臨時排隊,享受一種不用排隊的驚喜感。


各國政要為何頻頻拜訪馬雲?馬雲和螞蟻金服在海外都幹了什麼?



在螞蟻金服擴張過程中,支付寶只有站在當地人的需求和痛點想問題才能真正實現“授人以漁”。除了有眼光,佔領市場還得不斷創新以滿足全球村民的需求。

再比如在菲律賓,支付寶與當地公司合作推出移動支付工具GCash之前,只有約30%的人口擁有銀行賬號,當地人大多還是習慣現金來支付生活所需。到今年9月,GCash用戶量已經接近一千萬。消費者無論在馬尼拉、宿務還是納卯,只要用手機掃一掃便可完成支付。


各國政要為何頻頻拜訪馬雲?馬雲和螞蟻金服在海外都幹了什麼?



上述情形,被稱之為支付寶“出海造船”的3.0模式。支付寶在當地挑選志同道合且最懂當地的優秀合作伙伴,向其輸出在中國已經實踐了十多年的支付寶技術標準,讓當地企業不用從新開始做基礎架構,大大縮短其數年研發時間和成本。

這也是支付寶的一種態度,雖然追求商業回報,同時希望做“耐心資本”:不以短期效果和回報作為目標,而是期待對社會產生持續的正向影響,從而在根本上改良社會各類人的生存狀況。

國際化選才不拘一格

還記得去年的阿里巴巴18週年生日會上,馬雲老師教導阿里人必須要有家國情懷和世界擔當,因為只有“考慮這個國家,考慮這個社會,考慮世界的擔當,阿里才會贏得尊重”。

馬雲解釋過什麼是全球化企業?不是政府世界,而是服務世界!這也正是阿里出海過程中,受到了夥伴國家歡迎,不斷擴大的重要原因。而多年來阿里經濟體在技術人才培育上更是全球化的。


各國政要為何頻頻拜訪馬雲?馬雲和螞蟻金服在海外都幹了什麼?



在2017年,包括前亞馬遜最高級別科學家任小楓、世界知名量子計算科學家施堯耘、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終身教授王剛、世界頂級音頻大牛馮津偉、前微軟亞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聶再清以及前Google Daydream 項目負責人李名揚等頂尖華人科學家紛紛加入阿里。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擁有強大的技術人才儲備,阿里巴巴才擁有了全球化的核心武器!

螞蟻金服外籍工程師分別來自美國、德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印度、越南、馬來西亞、埃及、英國、韓國、法國等全球12個國家。他們基本上每年到杭州阿里總部呆一段時間。阿里杭研院,很多工程師戲稱是在聯合國上班的!

而杭州,則成了全球技術人才必至的打卡地。2018年上半年應屆海歸人才最青睞的城市中,杭州以12.46%的流入率排名第一。

20億普惠願景,尊重自然而來

中國企業家要處理好跟世界的關係,全球化絕不意味著在海外有幾家工廠。在海外有工廠不等於全球化,英語好也不等於全球化。中國企業家要走向全球化,不是去遠征全球,而是融入全球,參與全球。

或許不是吹牛,螞蟻金服會建設起新一代的全球一體化支付網絡,從而實現“全球買、全球賣、全球付”的目標。


各國政要為何頻頻拜訪馬雲?馬雲和螞蟻金服在海外都幹了什麼?



再也許過了20年中國會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那麼中國的企業家如何擔當世界經濟的發展?如何在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中發揮作用?如何贏得尊重?

如今,馬雲的“耐心資本”,無不體現這種全球化的擔當。要得到世界的尊重,中國企業家僅僅做好中國的市場是遠遠不夠的,螞蟻的願景是未來能服務到全球20億消費者、給1億人創造就業機會、讓1000萬小微企業盈利,給世界帶來更多平等的機會。這也符合馬雲心裡對“全球化”的定位——服務,並且服務未來。這也是比安信證券給螞蟻金服的1600億估值更有價值的事。服務全球,普惠全球,尊重自然而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