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封地下城疊城之謎?到底怎麼回事(下)

1981年,在龍亭東湖清淤時,人們意外地挖出了明代周王府遺址。繼續往下挖,在8米深處看到了北宋皇宮的遺址:龐大的灰磚房基,空曠的殿壁走廊,以及殘垣斷壁。

開封地下城疊城之謎?到底怎麼回事(下)


''開封城摞城,龍亭宮摞宮,潘楊湖底深藏多座宮''。周王府的發掘,似乎印證了祖祖輩輩流傳下來的傳說。之後,考古工作者''刨根問底''、順藤摸瓜,結果,考古發現令世界震驚:在開封地下3-12米處,上下疊羅漢似的摞著6座城池――― 3座國都、2座省城、1座中原重鎮。自下而上,它們依次是魏大梁城、唐汴州城、北宋東京城、金汴京城、明開封城和清開封城。除大梁城位於今開封城略偏西北外,其餘幾座城池,其城牆、中軸線幾乎都沒有變化,從而形成開封獨有的''城摞城''、''牆摞牆''、''路摞路''、''門摞門''、''馬道摞馬道''等奇觀。

從龍亭公園午門一直往南是開封舊城的中軸線,現在是繁華的中山路,其地下8米處,正是北宋東京城南北中軸線上的通衢大道---御街。在中山路和御街之間,分別疊壓著明代和清代的路面。這種''路摞路''的景觀意味著:從古代都城到現代城市,開封的市中心從未變過,雖歷經洪水、戰亂、政權更迭,但始終以宋都御街為中軸線。

開封地下城疊城之謎?到底怎麼回事(下)


在世界城市文明史上,有諸多名城因種種原因而湮滅。比如被火山灰葬送的龐貝城,被遺棄於原始叢林中的吳哥城、蒂卡兒古城,因地震而沉陷水底的亞歷山大城,被風沙淹沒的樓蘭古城。然而,同這些古城相比,開封則顯得滄桑悲壯,不同凡響。

如果說龐貝是一葉被沉沙封存的扁舟,開封古城無疑就是一艘沉陷的航空母艦;如果說龐貝是一座''復活''了2000年前古羅馬城市生活的歷史博物館,開封則是一部王朝更替史的''活化石''。

開封地下城疊城之謎?到底怎麼回事(下)


''開封城,城摞城;地上城一座,地下城幾層。''作為八朝都會,像開封古城這樣疊壓的層次之多、規模之大,在我國5000年文明史上絕無僅有,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也是獨一無二的。自戰國魏之後,歷經唐、宋、明、清,六座地下城不僅立體地展現了開封自建城以來兩千多年來的古代城市變遷史,更鐫刻著開封曾有的輝煌、悲壯與失落。

這一切,只因為開封頭頂''懸''著一條飄忽不定的黃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