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進入2018年以來,與“新零售”相關的重磅新聞接連不斷,行業革新之潮愈演愈烈,儘管巨頭與媒體們都爭相發聲,描繪自己心目中的未來,但可能很多人都忘了,中國快消品75%以上的市場份額,還在成千上萬家經銷商手中,他們遍佈全國,深耕於城市、鄉鎮、農村之中,他們的渠道網絡連接著700萬家大家俯仰可見的商超、便利店、夫妻店、小商鋪等銷售終端,他們才更應該是這場新零售風暴中的主角。

然而現在的情況卻是……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革命之風似剪刀

其實早在馬雲提出“新零售”這一概念之前,京東就開始打零售業的主意了,2015年12月,京東入股永輝超市,同月,成立新通路事業部,全名為“京東商城大快消事業群新通路事業部”:

在“知人、知貨、知場”的基礎上,重構零售的成本、效率和體驗。京東新通路秉承京東的無界零售理念打造創新型智慧門店——京東便利店。依託京東的商品、供應鏈和技術優勢,踐行“一體化的開放”戰略,輸出“零售即服務”解決方案,自建地勤團隊,為品牌商打造透明可控、精準高效的銷售新通路,為門店提供正品貨源和京東的品牌、模式及管理,讓優質商品和服務直達零售終端,走進千家萬戶。

……這不就是所謂的新零售嗎?!

然而薑還是老的辣,不到一年,馬爸爸輕啟朱唇:“新零售……”。然後業界就燃了。

京東此刻的心情: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兩年後的今天,阿里巴巴、京東、騰訊均在新零售領域各領風騷,阿里巴巴更是建立了號稱“八路軍”的全方位立體式無死角新零售生態系統,日前又收購了餓了麼,據說是最後一張完美拼圖,眼瞅著龍珠就要湊齊活兒了。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與阿里統籌兼顧地佈局撮合型“新零售生態”相比,以京東新通路為首的B2B2平臺似乎更直接一些: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因為他們能夠以大體量得到更低的進貨價,所以他們毛利更高;

因為他們有品牌、平臺、倉配的優勢,所以他們的運營成本更低。

然後,就是收割……

2017年12月,京東新通路宣佈,至2018年底將覆蓋100萬家中小門店,其中包括5萬家京東便利店。而阿里也早已從線下渠道下探至線下小店,阿里零售通2017年已經覆蓋100萬小店,2018年的目標則是150萬家。

同樣在2017年,兩家顛覆傳統快消品商業模式的區域B2B企業也交出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西安“每一天”連鎖便利店:整合了供應鏈與終端資源,幾乎橫掃西安快消品市場,2018年3月初獲2億融資。目前西安每一天已發展成為集便利店、生鮮超市、幫便利B2B供應鏈平臺、唯客潤物流公司、無人智能零售、自有品牌公司等為一體的創新型零售企業。

廣東“一號生活”:從優化供應鏈為切入點,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搭配前置倉與中心倉,建立強大的統倉統配系統,所向披靡。在2017年初便融資近8000萬,目前,一號生活已在廣深建設75個倉庫,覆蓋1.5萬家終端,單廣州加盟門店就有3000家。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透過現象看本質

只要通過簡單的分析,我們不難找到他們的一個共同點:高效倉配+充沛流量。

京東的倉配多麼優秀無需多言,自營體系的成功也有目共睹,在此不多贅述。

西安每一天採用將直營門店作為前置倉,並向上滲透,以B2B平臺的模式整合區域市場,以流量數據為導向建立高機動性的倉配體系。

而一號生活則是從倉配起家,重人、重倉、重物流的模式為他們啟動自營項目提供了絕佳的機會:通過數據分析和運力支持,建立區域內具備核心競爭力的便利店。

成功的商業模式已經呈現,難道,傳統經銷商的末日真的來了?!

然而……

2018年3月20日,京東新通路宣佈,將推出一套全新的聯合倉配體系,全面升級B2B通路效率。此舉旨在聯合中小經銷商、批發商,將他們現有的倉配資源作為新通路的聯合倉和配送網絡,也歡迎品牌商將自己的渠道、倉配資源接入新通路線上平臺,多方開放、融合,共享通路效率最大化。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納尼??一路高歌猛進眼看攻陷全國近1/6市場了,突然大家都是好兄弟了?!

不過,仔細一想就明白了,3年1/6,按這個速度,就算沒人跟你搶,一個人吃餅,也得15年才吃得完,就算你喝著奶茶就著餅,速度提升3倍,也得5年啊!這啥年代啊!5年?!這5年我都躲在家裡玩貪玩藍……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額……總之呢,就是效率比較低啦。

具備低成本高利潤這樣壓倒性的優勢,卻不能迅速推進,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我們再深入一些,就會發現更核心的原因:滲透力不足

首先,一二線城市,人口聚集度極高,商品需求量那也是相當的巨大,優化倉配帶來的實際效益顯然也是巨大的,但是往下走,三四線城市直至鄉鎮、農村,這個效益就會越來越低,類似於邊際效益遞減,甚至稍有不慎就會赤字。

其次,快消品零售終端的優化整合不是簡單的複製粘貼,終端門店受限於環境、位置、經營者水平等,運營的複雜程度很高,並且同樣的,越往下一級市場,這個複雜程度就越高。

而現實是:中國非一二線城市的銷售終端數量佔比高達76%,其中三線及縣級城市佔比高達46%。

強如可口可樂,幾十年耕耘,15000人業務團隊,覆蓋280萬銷售點,目前的成績是:城市58%可控;農村28%可控。

假設中國的終端門店共600萬,按照這個幾乎是極限的數據計算,B2B可控的終端數量,縣級以上城市244萬,農村50萬。

也就是說,如果按照阿里和京東計劃的擴張速度,就算能夠達到可口可樂這麼變態的控場能力,門店的擴張到2018年底就基本上到頭了,其結果也是勉強佔據了半壁江山而已。

那麼這次京東的服軟,難道也是認清了現實,知難而退了嗎?!

Too young too simple ,sometimes native!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我們要搞清楚這樣一個邏輯:

在當前情況下,巨頭電商B2B們最需要的是什麼?

線下流量,線下數據,門店維護能力,基礎運力。

那麼,當前情況下,經銷商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

線下流量入口,線下基礎數據,客戶關係,基礎運力。

Bingo!

對於B2B來說,整合經銷商,就基本上等於整合線下的一切,這是一個以退為進的套路:有了渠道,有了數據,就可以優化倉配,就可以區域整合,就可以“不好意思,您的崗位已被替代,請再就業,謝謝!”。

分析到這裡,我們不得不佩服大佬們的老辣!因為到這一步,才是經銷商真正的末日!

巨頭們的司馬昭之心,果然套路很深!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冷靜思考,撥雲見日

那麼既然新零售之勢無法逆轉,面對巨頭的套路,B2B的逼宮,經銷商到底怎樣才能在這場風暴中乘風破浪成功突圍呢?

在筆者看來,新零售之核心就是“效率”,B2B平臺當前最大的優勢,其實就是大體量大數據框架下的高效倉配,而單個經銷商再怎麼搞科技搞創新都不可能與一個區域性的平臺相抗衡——因為體量差距太大了,怎麼辦呢?

現在發力做大做強?好像有點來不及了……

那麼……為什麼不抱團呢?凝聚區域內經銷商之力,建立利益共同體,自己變成區域性的平臺:

通過整合資源、優化結構、打通數據等一頓猛如虎的操作,提升效率?優化倉配?實現起來不要太簡單!

而且更重要的是,無論是渠道還是數據,都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

而這一切,只需要一個配置合理的區域性經銷商團體/組織/機構/……,以及一套100%安全無毒害的定製化數據系統而已。

京東阿里的司馬昭之心,經銷商朋友們可要小心了!

共享經濟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的主流,未來也更是如此。各自為戰的經銷商不可能利用效率擊敗B2B,而凝聚起來的經銷商團體,則能夠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建立區域為王的快消品零售生態系統。這也是任銷遙期待和支持的未來!

特朗普的當選已經向全世界證明了,真正的贏家並不需要佔領輿論的高地。 “新零售”這個口號在引燃了新互聯網商業模式的同時,也喚醒了蟄伏在中國廣袤大地上的經銷商們——他們正是這“沉默的大多數”——不在沉默中滅亡,就在沉默中爆發!


關注任銷遙,專為快消品經銷商提供更優新零售解決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