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曼土耳其近卫军的辉煌、没落与传承

一、辉煌的终结:两次维也纳之围

公元1453年到公元1683年,是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历史上的扩张期。这段扩张期,以一场围城战的胜利为开端,以另一场围城战的失败为终点。

1529年的第一次维也纳之围,是由奥斯曼帝国第十位苏丹苏莱曼一世发动的。

1520年从父亲赛利姆一世手中接过江山的苏莱曼一世刚刚26岁,在坐上苏丹宝座的时候,苏莱曼手里拥有的是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包括巴尔干半岛、安那托利亚半岛、地中海东部沿岸的中东以及埃及在内的庞大帝国。当然除了这个庞大的国家,祖先们还留给了他一支塑造这个庞大国家,能征善战的军队,奥斯曼近卫军团。

14世纪开始,土耳其帝国在被征服的巴尔干斯拉夫人家庭中,选出一些最强健的男童,使其改信伊斯兰教与学土耳其语,并接受军事训练,组成一支称为近卫军的部队,他们是土耳其帝国最有战斗力的军人,首选主要是希腊人、保加利亚人、阿尔巴尼亚人、塞尔维亚人及波斯尼亚人(后来包括罗马尼亚人、格鲁吉亚人、乌克兰人、南俄罗斯人、波兰人与亚美尼亚人)。 近卫军军信伊斯兰教苏菲派,是不许结婚的,这是为了保持一种强烈的军团意识(全天候监督以培养纪律性)。只有退役的近卫军才可结婚。

公元1449年,第六代苏丹穆拉德二世将近卫军的招募以及训练制度化。并且在穆拉德二世任内,近卫军开始普遍装备火器。被视作帝国精锐且往往扮演最后攻坚角色的近卫军,规模开始不断扩大,在苏莱曼大帝接手之前,这支军队的已达到了接近一万人的规模。

奥斯曼土耳其近卫军的辉煌、没落与传承

苏莱曼对近卫军进行了一些大范围的大改造,其中影响最为深远的就是他将近卫军团的驻地集中到了首都伊斯坦布尔。将近卫军的军营直接设置在首都,对苏莱曼来说可以强化他对军队的控制。但是,这也为后来近卫军频繁干政埋下伏笔。苏莱曼时期,近卫军的规模数量也开始从一万人左右的变为两万人。 凭借着这支强大军队的帮助, 苏莱曼在欧洲的扩张一直很顺利,直到1529年的秋天,帝国的隆隆战车被哈布斯堡家族的维也纳城墙所阻挡。

苏莱曼自继位以来,就把中欧的匈牙利纳入了自己的征服目标之内,通过贝尔格莱德、摩哈赤的两次胜利,匈牙利几乎马上就要纳入帝国版图。但是不甘心沦为亡国奴的匈牙利人却转而投奔了邻国奥地利人的怀抱。统治奥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向来是欧洲强权之一,并且通过家族长久实行的一种高超政治联姻手段,当时的哈布斯堡家族成功的统治者大半个西欧的土地。

公元1529年4月1日,不甘心胜利成果被人夺去的苏莱曼大帝,亲率大军从君士坦丁堡出发,浩浩荡荡杀向中欧平原。一路上通过各种补充,军容声势越发浩大。但是由于通往中欧的道路交通复杂加上进军之时,正是雨季,苏莱曼大军的推进速度比较缓慢。一直到了当年九月份,奥斯曼人才行军到了维也纳附近。

哈布斯堡家族这边在当时正集中精力在意大利战场和法国人交战。但是对于土耳其人可能的进攻,也在做着积极的防御。到土耳其人围城前,维也纳城墙内已经有了17000名的士兵在防守。而9月23日抵达维也纳城角下的奥斯曼人算上辎重部队高达十五万人。双方兵力悬殊,奥地利人更多仰仗是13世纪以来就开始不断营造改进的维亚纳坚固城堡。

9月27日,土耳其人发动攻城之前,借着变好的路况超过两门重型攻城火炮被运送到了维也纳城下,加上附属的300门中小型火炮,构成了火力强大的炮兵阵地。在15万土耳其人当中,战斗人员有8万人,其中一万五千到一万八千人,由附属国摩尔多瓦与塞尔维亚提供。由骑士,特别是近卫军团组成的两万人是整支军队的核心攻坚力量。土耳其人的攻城指挥由大维齐尔易普拉辛.帕夏担任。

由于攻守双方实力确实相当悬殊,苏莱曼很自信的派遣使者进入维也纳城内招降,被维也纳人拒绝了。

奥斯曼攻城总指挥大维齐尔易普拉辛.帕夏发现维也纳的克恩滕门是守方薄弱点所在,便向苏莱曼提议用坑道挖掘或是重炮集中轰击的方式突破。但是土耳其人两门重炮中的一门突然损毁,火力大减,坑道突破城门城墙的方式不得不开始进行。但是奥斯曼军中一位信仰基督教的将领向维也纳守兵投诚,并告知了攻城方的计划。维也纳人在城墙附近架起了许多大水缸,以时刻监听土耳其人的挖掘动向。维也纳人准确判断了土耳其人地道挖掘的方向,并在城内反向挖掘,直到双方的工兵在同一坑道内碰头。而一旦在坑道内遭遇,占上风的往往是装备精良的维也纳守城方。但并不是所有土耳其人挖掘的坑道都能被发现,很快维也纳城墙就被轰出了许多缺口,蜂拥而入的土耳其人与守城的维也纳人多次在缺口上激烈肉搏交战。维也纳人迅速在城墙缺口后面架起栅栏,挖掘深沟,并以密集的人墙抵挡奥斯曼土耳其近卫军攻入城内。

10月12日,奥斯曼人轰开了一个格外巨大的缺口,史称“苏莱曼缺口。”紧接着奥斯曼人的近卫军向着缺口发动了一次最猛烈的进攻,但是在与绝地反抗的守军近身交战中近卫军失利,并留下了1200具尸体。12日晚上,苏莱曼大帝召开了一次军事会议,会上不少人提出,由于远离故土,且天气一直阴雨,补给线运转非常困难,并且冬天已经有提前到来的迹象,而奥斯曼军队春天开拔,并未准备越冬物资。总之,继续围城已不可取,应该尽快撤军。苏莱曼犹豫之际,近卫军恳请苏莱曼允许他们明日再发动一次进攻。10月14日,奥斯曼人终于成功轰塌了克恩滕门。但是近卫军团的再次冲锋还是被守军严密的防守网击退,并且损失较上次更为惨重。在付出了超过两万人阵亡的巨大代价之后,苏莱曼终于决定退兵。

第一次维也纳之围的惨败,是苏里曼大帝军事生涯史上,为数不多的败绩之一。同时也是几乎战无不胜的奥斯曼近卫军团,在奥斯曼帝国的扩张时期,少有的败绩之一。 第一次维也纳之围,基督徒的胜利,并没有阻止苏莱曼,以及他的后人在其他大洲土地上的扩张,只是奥斯曼帝国在欧洲部分的扩张步伐就此终结在了维也纳城下。 但非常尴尬的是,几乎如同宿命论题一般,150余年之后的1683年,第二次维也纳之围,土耳其人的再次惨败,终结得却是帝国整体的扩张步伐。

苏莱曼大帝身后继位的苏丹,或是常年沉湎于酒色、或是对军政要事一窍不通。对于一个实行中央集权统治方式的马背国家,最高统治者个人素养能力的严重缺失,极好的体现在了对外扩张的大幅减速,以及对外战争的接连失利上。

1571年勒班陀海战的惨败,并未动摇帝国的根基。但是1649年与1656年,两次达达尼尔海战的失利一度使得首都伊斯坦布尔陷入饥荒与恐惧。

奥斯曼土耳其近卫军的辉煌、没落与传承

而曾在强势君王领导下无比温顺的近卫军,此时也漏出了桀骜不驯的嘴脸。他们开始频繁的犯上作乱。1622年,试图整肃军纪的苏莱曼二世苏丹被近卫军废掉。1648年易普拉辛一世被近卫军废黜。并且近卫军禁止结婚的传统到此时也已经不复存在,军队兵源补充出现父终子继现象,军队整体战斗力水平开始不断下降。

1657年第三次达达尼尔海战,奥斯曼人终于大胜海上劲敌威尼斯人。1669年,克里特岛被攻下,从1645年开始,奥斯曼帝国与威尼斯共和国之间持续14年之久的干尼亚战争,终于以奥斯曼人的胜利为终结。

干尼亚战争,发生在距今约四百年前的地中海海域,是当时土耳其与威尼斯为争夺该海域控制权而爆发的一场双方持久战(1645-1669),最终以后者舰队指挥官莫罗西尼1669年9月6日的投降,宣告结束。

1683年5月31日,奥斯曼土耳其人集结了一支16万8千人和300门野战火炮在内的军队向维也纳进发。率领这支军队的是科普鲁卢家族的第三位宰相,卡拉.穆斯塔法.帕夏。而维也纳这边,在教皇英诺森十一世的成功牵头斡旋下,奥地利人与波兰人签订了一个旨在共同抗击奥斯曼人的同盟协约。 到这年7月4日,奥斯曼人推进到了奥地利边界。以克里米亚鞑靼人为先锋的4万奥斯曼军队与奥地利的阻击部队交战于去维也纳40公里的佩特罗内尔。奥地利受挫,被迫后撤。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利奥波德一世带领皇室成员匆忙逃离首都,只留下以施塔海姆贝格伯爵为统帅的1万3千名守军和8万民众防守维也纳。

7月14日,土耳其人完成对维也纳城的合围。但是却没有立即攻城,因为统帅卡拉.穆斯塔法.帕夏认为可以迫降维也纳守军。整整十天之后,7月25日土耳其人才开始正式攻城。这十天时间奥地利人一面加固防御工事,一面开始四出寻求援军。

由于奥斯曼人没有携带重型攻城火炮,普通的轻型野战火炮对城墙几乎不起太大作用。这样攻守双方的交战又回到了类似150多年前,那次第一次维也纳之围的情形上了。攻城方发起坑道战,守城方发起反坑道战。土耳其人更尝试过夜间攻城,但是都被守城方打退。

而作为攻城中坚,1683年的奥斯曼近卫军早已没有苏莱曼大帝时代的高水平战力了。但是守城方的日子并不好过,进入八月份,城内粮食、弹药、医药都开始紧张起来,到九月份,城内已经是在苦苦支撑。

教皇英诺森十一世发了疯似地在欧洲各国宫廷争取援兵。终于到了九月份,以波兰立陶宛联邦国王索别斯基为首,30多个德意志邦国为辅的七万联军,开向了维也纳战场。9月12日早上,以波兰国王索别斯基为统帅,联军发动了解围战。

土耳其人与联军激战一天,渐居下风。作为骑兵主力的克里米亚鞑靼人眼见不是波兰翼骑兵的对手,背弃奥斯曼人,擅自撤离战场。土耳其军队统帅卡拉·穆斯塔法眼见大势已去。不得不下令全军后退。索别斯基则趁机帅军穷追猛打。此战土耳其人阵亡两万余人,被俘两千余人。大量军需辎重落到联军手中。

奥斯曼土耳其近卫军的辉煌、没落与传承

1683年9月12日之维也纳之战

以1683年的惨败为界,奥斯曼帝国从此进入到了漫长的滞涨时期。而在这场战争中近卫军团损失惨重,为了快速补充兵源,从1683年开始,穆斯林人群也被允许加入近卫军,到18世纪以后,则只有穆斯林可以加入近卫军。

两次维也纳围城见证了奥斯曼帝国,以及帝国引以为傲的近卫军的辉煌与没落的开始。

二、没落

1683年后,奥斯曼人的对外战争接连失利。近卫军却将屡次作战失败的原因归罪于苏丹穆罕穆德四世头上。自此近卫军开始逃避现实,他们拒不承认帝国对外战争的失败,是由于自己日益落后的战术战法、以及不断下降的士兵个人素质造成的。此后试图对近卫军进行改革的苏丹,都要冒着被近卫军废黜的极大风险。

进入到18世纪以后,西欧各国陆续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而新式装备的出现,必然导致战场上的战争方式出现改变。以好几任苏丹为代表的奥斯曼上层统治者,不是看不到整个世界大环境的改变。但是他们谋求变法图强的阻力太大了,非常讽刺的是,最大的阻力来自于近卫军团,这支曾经为帝国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的军队。

1703年,试图组建一支新式非骑兵部队的苏丹穆斯塔法二世被罢免。1718年后,艾哈迈德三世鼓励首相达乌德·易卜拉欣.帕夏,在政府和军内开展了西方化的尝试,在军事上还尝试按照法军模式改组帝国军队,但到了1730年,近卫军发动政变,艾哈迈德三世被废黜,不过改革的成果在继位的马哈茂德一世任内得到体现,1736年和1739年,对奥地利人和对俄罗斯人的战争都取得了胜利,塞尔维亚被重新夺回。

其后试图改革的奥斯曼三世、穆斯塔法三世在以近卫军团为首的反对派威胁下,都过得可谓战战兢兢。1807,改革派苏丹塞利姆三世被废黜且惨遭杀害。1808年经历过塞利姆三世宫廷政变,侥幸存活的马哈穆德二世成为苏丹。作为支持改革派的苏丹,马哈穆德二世上位不久,近卫军团就再次发动叛乱,与他一起进行改革的首相拜达克塔尔,被杀害,他本人又是侥幸保住了性命与皇位。马哈穆德二世不得不尽量放低姿态,以尽量和缓的方式进行改革,并暗地里偷偷地建立忠于自己的新式军队。1826年,马哈穆德二世故意强迫帝国议会,通过改革近卫军的决议,以激起近卫军的再次叛乱。因为他早已经应对妥当,并下决心以武力手段废除近卫军团。在获得部分宗教势力以及部分支持改革的近卫军高阶将领支持下,他在近卫军叛乱后攻打皇宫的必经路上,埋伏了一支新式炮兵部队。此役,近卫军一举被歼灭,都城的军营全部被炸毁,而全国范围内的近卫军余党也被彻底肃清。这样一支存在历史超过450余年,为帝国的扩张东征西讨的军队就此烟消云散。

三、传承

军队对国家政治的干预,已经深深烙进了奥斯曼、以及后来从奥斯曼帝国废墟中新诞生的土耳其共和国的民族基因里。奥斯曼近卫军曾经习惯扮演的角色,逐渐地被安那托利亚半岛上某支新生不久的军队所取代。

在1839~1876年,没有了近卫军团的阻挠,奥斯曼土耳其开始进入了坦志麦特时期,即长达40年的近代化改革时期。

奥斯曼帝国在1839~1876年所推行的近代化改革。土耳其文Tanzimat的音译,意为改革或改良。1839年奥斯曼帝国在土埃战争中失利,素丹阿卜杜勒·迈吉德一世采纳改革派建议,实行改革。

1876年后,坦志麦特运动宣告失败,以青年奥斯曼和青年土耳其党认为代表的新兴军事政治集团,开始走上政坛。青年奥斯曼试图仿照西方国家,建立宪政体制,但却被此时以苏丹为代表的守旧派暗地破坏,并最终宣告破产。而从青年奥斯曼团体里进化出来的青年土耳其党,他们比之前的青年奥斯曼,甚至更早之前的近卫军团更加强势,他们废除掉不听话的苏丹,并新扶上一个傀儡苏丹。但是以激进的青年土耳其党为主导的奥斯曼政府,却越发的将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带上不归路。

青年土耳其党又称"统一进步党"或"统一与进步委员会"。1894年成立于伊斯坦布尔。最初领导人是阿麦德·李萨。1889年5月,在首都四名医科学校的学生,建立了一个反专制统治的团体,取名奥斯曼同盟,后改名为同盟进步委员会,欧洲人称它为"青年土耳其党"。很快,许多青年学生、军官、知识分子和国外流亡者参加了该党。它代表资产阶级和自由派地主的利益,主张保持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完整,反对专制制度,要求恢复1876年宪法。

青年土耳其党主导的奥斯曼被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裹胁,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等到1918年一战结束,同盟国惨败,奥斯曼帝国也彻底土崩瓦解。

此时出身于帝国第三军团的一名高阶将领穆斯塔法.凯末尔站了出来,他成功领导了土耳其人从奥斯曼帝国的废墟中,建立起一个崭新的民族国家,土耳其共和国。

奥斯曼土耳其近卫军的辉煌、没落与传承

“土耳其之父”凯末尔

凯末尔建立的土耳其共和国,致力于将一个拥有高度伊斯兰文化背景的国家世俗化。通过他本人的个人权威,以及一支完全西化,且对其绝对服从的强力军队,土耳其的世俗化大方向一直没有跑偏。然则凯末尔去世后,伴随国家的整体民主进程,不断有新产生的,拥有深厚伊斯兰背景的政党,并且他们还能凭借深厚的群众基础,通过和平方式获得政权。

而这明显是与凯末尔缔造土耳其共和国的初衷相背离的。而为了恪守凯末尔时代以来的世俗化、民主化共和体制,连续出手,多次将国家从伊斯兰化倾向扳回到世俗化轨道的,居然又是军队。

1960、1971和1980三次军事政变成功,2005年、2016年两次军事政变未遂。这种惊人的频率也就只有奥斯曼时期的近卫军,可以类比。并且这种军队频繁干政的现象,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也就只有土耳其这么一家。很明显这是一种跨越数百年的传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