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联请君续对!

能来吟诗答对的诗友们个个都是高手,因此对联知识减免,先上一则对联故事,以供诗友们欣赏:

辛酸寒儒的对联

上联: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联请君续对!

曾记得,有一出传统的小戏,叫《讨学钱》,讲的是在旧中国,私塾老先生辛辛苦苦为东家教了三年书,而东家却年年拖欠学费,到了年关,老先生亲自上门讨要学钱,却遭到东家娘子的百般奚落和刁难。剧情虽然诙谐幽默,却反映出古代教书人的艰难和辛酸 ,可谓一针见血,入木三分。

古代从事教育的儒士们,其生活大都辛酸寒苦,而他们又能安守清贫、安贫乐道,这是一件非常不幸的事情。从他们所留下来的对联中,充分反映出这种不幸和他们的心声。

有一副对联写道:

座上无毡,且喜身寒心内暖;

门前有谷,谁怜眼饱腹中饥。

这是大多数教书先生的生活写照。

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

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

更详细地反映出教书人清贫艰苦的生活景象。

乾隆年间,桐城有一位教书的穷秀才,在自家门上贴了一副对联:

半间茅屋栖身,站由我,坐也由我;

几片萝卜度日,菜是它,饭也是它。

对联托物寄情,直抒胸臆。

明末清初,枞阳有一教书先生,过年时在家门口贴出对联云:

功名、事业、文章,今岁已无望;

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

寄情于幽默之中,严肃在诙谐之中,构思也很奇特。

不但一般教书先生如此清苦,学宫们的境遇也好不到哪儿去。清代一名叫李壁瑜的教谕(县学的学官)写过一副对联云:

伤心夜雨,蕉窗点寒灯半盏,替诸生改之乎者也;

回首秋风,桂院剩秃笔一支,为举家谋柴米油盐。

从对联中看到了一位两眼充满辛酸泪水的寒儒形象。

还有一个学官写对联云:

耀武扬威,隔窗子怒门斗两眼;

穷奢极欲,提篮儿买豆腐半斤。

上联说,学官也是官,但毫无威信可言,隔窗向守门人瞪眼,就算耀武扬威了。下联之意是,提篮买半斤豆腐,已算是穷奢极欲了。表面看是自嘲,实际上包含了多少不平与辛酸啊!

上联: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联请君续对!

贫文富武自古传,

谁见诗章换成钱;

无可奈何当孩王,

稍有微瑕遭恶言。

配诗:荷塘月色

上联: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联请君续对!

欣赏完毕,话归正题。今天为广大诗友们带来的上联是:梅花朵朵增雅趣;梅兰竹菊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的喜好,在吟诗作画的题材中梅花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古代文人的书房之中悬挂梅花字画的不在少数,故此得句:梅花朵朵增雅趣。

既然立意至此,小编愚笨才疏学浅、首先拙对两条,高手飘过不喜勿喷,暂作抛砖引玉之敲门砖吧:

上联: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联:牧笛声声添妙音。

上联:梅花朵朵增雅趣;下联:美酒杯杯留客情。

自古常言说的好,论区贤才广,更精彩的下联还需网上的诗友们续接,如若您有此雅兴、敬请惠赐,诗与联自由发挥,谢谢诗友们的惠赐!

梅花朵朵增雅趣,

竹笛声声驱牛归;

幽林祥和金蝉鸣,

玉盘初升夜重回。

配诗:荷塘月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