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有一座善於造紙的村莊,村名來源於成語「網開一面」

漢武帝的業餘愛好是打獵。由於長安城灃河周邊的奇珍異獸比較多,這一帶自然就變成了皇家狩獵場。漢武帝是一個講究可持續發展的人,每次打獵時,他都會從東西南北四個角鋪開一張大網,將獵物網在中間,並在南邊或者北邊留下一道缺口,如果有動物從這個缺口跑出去的話,他就放它們一馬。“網開一面”這則成語就出自於這個地方。又因為漢武帝把捕獵的網張開了一一個大口,於是,也就有了南張和北張這兩個地名。

西安有一座善於造紙的村莊,村名來源於成語“網開一面”

北張這個地方在明朝時期形成了村子,甚至在當時還修建了城牆、城樓、城門,以及護城河,一應俱全,看起來就像是一座城堡,新中國成立以後被拆除。

西安有一座善於造紙的村莊,村名來源於成語“網開一面”

北張以造紙業出名。這裡處於秦嶺山腳,樹木叢生,造紙所需的原材料豐富,臨近的灃河水方便浸泡、發酵、打漿等工序。出一張紙,要經過十道大工序,七十二道小工序,這種古老的技術傳承了一千多年。 新中國成立前後,全村均將造紙作為副業,當地至今還流傳著“倉頡字,雷公碗,灃水紙,水漂簾” 的歌謠。北張村很流行唱戲,每逢趕集、過節等重要日子的來臨,很多人都會趕到戲臺聽戲。對於老一輩的人來說, 聽戲就是當時最時尚最流行的活動。

西安有一座善於造紙的村莊,村名來源於成語“網開一面”

作為把控秦嶺的軍事要塞,史書記載,唐太宗還曾派大將李靖在此駐守,可見對這裡的重視程度。“網開一面”是漢武帝狩獵時的可持續發展,傳統造紙是北張村對於文化的延續。如今重走北張村,傳說仍在,只是面目全非,嘆一句,當時只道是尋常!

西安有一座善於造紙的村莊,村名來源於成語“網開一面”

文:高大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