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小小杜嶺街,卻因一件事名揚全國

新勢界:(文 圖 獨掌騎士)作為非鄭州老居民的我,沒有資格對鄭州史說三道四,但是經過杜嶺街看到一行字卻引起了我的興趣。“一條杜嶺街,半部鄭州史”何故?


鄭州小小杜嶺街,卻因一件事名揚全國

查閱相關記載得知, 1974年9月,村民在杜嶺街旁邊挖地洞時,挖出兩尊青銅方鼎,驚動了當時的整個文物界,隨後,大的被命名為“杜嶺一號銅鼎”,現存中國國家博物館,小的被命名為“杜嶺二號銅鼎”,現藏河南博物院。杜嶺方鼎的出土,使鄭州商城遺址得到充分證實,隨後,鄭州被中國古都學會評為“中國八大古都”之一。從此,杜嶺街的名字更是為之大振,名揚全國。


鄭州小小杜嶺街,卻因一件事名揚全國

而關於杜嶺街卻還有一些故事:

據傳,明末年,三個王姓人家和四個杜姓人家從山西洪洞縣遷至今杜嶺街街道辦事處杜嶺社區附近定居,垛牆築舍,墾荒屯田,漸成村落,村名叫杜王莊。乾隆年間,隨著王姓村民的遷徙,杜姓人家已成為本地的大家族,建有祠堂、花園。清道光二十九年春,鄭州久旱,村民們因祈禱有應,下了幾場雨,杜姓人家為謝天公,集資在村南古城牆高處(村民們把高處叫作嶺),建一座廟宇,周圍十里八鄉的善男信女都來進香朝拜,求神保佑,由於香火長年不斷,逐漸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廟會。隨後,人們也將村名改叫杜嶺村。

很久以前,鄭州古商城城牆是一條沙崗,是杜嶺村到城裡的必經之地,隨著沿沙崗邊來往人員的增多,時間久了便形成了一條土路,這便是杜嶺街的前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