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杯心態學習|圈柚故事

Yann,L3項目6月3班學員,芸芸眾生中一隻三觀正、時而有趣的靈魂。

跌跌撞撞走在自我探索的道路上,追求意義與效能。與你相同、與你不同,樂於分享、共勉前行。

領 導 力 實 戰 項 目

Lucy、Shinny和Lily三位老師憑藉多年經驗開發了領導力課程,使我們能夠體系化地瞭解“領導力”的意義,及其所涵蓋的幾大要素。在短短十幾天的課程中,我們吸收了很多知識點,瞭解了一些提升領導力的技巧。

在這些內容中,有多少觀念與我們的價值觀相符,讓我們願意吸納?在這個短暫的“集訓期”之後,又有多少內容能夠內化為我們的能力呢?每個參與項目的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我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這次圈外提供的領導力企業實戰項目,想把我在項目中的一些反思分享給你。

以空杯心态学习|圈柚故事

空 杯 心 態

這次的企業實戰中,受訓對象均是該企業內的高管。實戰依託於企業新制定的領導力模型,強化了高管們對領導力如何改進的理解。

在培訓中,老師不是直接講理論的,而是運用各種小遊戲,巧妙地發現高管自身的思維模式、當前團隊合作中的問題等。老師在之後進行串講和點評,引發大家的思考,每個人開始明確如何從自身進行改變,如何在團隊中做出改變。

在培訓過程中,老師們對現場的掌控十分靈活,對各種知識點進行了巧妙的串聯,這些都閃瞎了我的雙眼,我為老師們的融會貫通而歎服。

一開始,我總是試圖用領導力課程中學到的一個理論模型(MBTI)去套用現場看到的、聽到的全部新知。然而後來,我漸漸意識到,這些事物的聯結並不是自上而下、由此及彼的,而是相互平行、互補存在的(具體表現如下圖)。在被老師點破時,我才恍然發現,有時執念會讓自己學習新知的方式偏離軌道,進而限制自己思維的活躍性。

以空杯心态学习|圈柚故事

在跳出來看的時候,我才意識到之前的思維方式是多麼拙劣,這就好比:想用數學課上學到的某一模型,完美解釋歷史課上學到的知識。這種思維定勢的前提假設是:我已經掌握的知識涵蓋了世界的全部真相,新的學習只是在此根基上的縱向延伸。

在這種前提假設的基礎上,人們將會試圖用這些“最頂層的真相”去解釋其他未知。這種有限的思維模式將極大地限制一個人在思維廣度上的拓展,讓人意識不到:大千世界裡的未知是相互平行又相互補充而存在的。

人難免會有先入為主的思維慣性,進而以為自己在一個領域已經掌握了70%~80%的知識,接近全部真相。於是開始反覆應用、收穫正面反饋,持續沉浸其中,難以發現自己的侷限性。

我不反對羅振宇針對《得到》所提出的掌握80%即可的理論(面對新的知識,用20%的時間向高手學習,就能掌握80%),只是需要時刻提醒自己:我不是行家,我掌握的並不是全部。

回頭想想,我們是不是在工作中、生活中有很多思維慣性而不自知?

以空杯心态学习|圈柚故事

你是否也常把“應該”、“就是這樣”掛在嘴邊?你是否經常覺得“別人錯了,我對了”?你是否思考過別人的批評或指責中有哪些可取之處?回到領導力中對人的探討,我們是否能跳出對人的思維定勢?

面對不同的人,首先需要理解人具有複雜性,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在接受了大家不一樣之後,再思考怎樣合作、如何激勵、怎麼處理衝突,使團隊合作的效能最大化。

這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美劇中很常見的一句話“

Don’t Judge”,它建立在“充分理解、充分尊重每個人的不同”這個大前提的基礎上,而不是憋著、忍著,有話卻不能坦誠地說出來。

無論是對知識還是對人,先入為主可能會讓我失去很多轉變的可能性,不如把自己清空,以空杯心態,充分傾聽、充分領會,更充分地認識世界,也更全面的瞭解自己。

大 道 至 簡

在寫了上述內容後,我感覺要被過去的自己蠢哭了,跳出思維慣性,道理其實如此簡單!

《管理經濟學》課上,謝一青教授回答過的一個問題“怎樣積累經濟學常識”,教授說:“摸著良心說話就行”。倪萍寫過她的姥姥沒讀過一天書,但平實的話語中蘊含著好多人生道理。

我們時刻需要記得大道至簡,時刻需要提醒自己:別越活越迴旋(此處為東北話6級考題~)。

圈圈曾提到過,她十多年的工作經驗讓她保持了一種敏感,當陷入困境時,首先質疑自己的思維方式

現在,我把這句話再次提出,與成長路上的大家共勉。

以空杯心态学习|圈柚故事

彩 蛋

1、圈外,相似的人總會相遇!Lucy老師說,圈圈是T型,她圈的粉也大多是T型,答疑環節收到的很多問題讓F型的老師覺得特貼有趣(只有T型人才會這樣問)。作為T型人的我深表認同,難怪我覺得圈圈的每個課都特別對我的思維邏輯呢。

2、關於糾結,Shinny老師說,糾結分為方向上的糾結和過程中的糾結,糾結無處不在。這句話對我而言是一種解脫,它把問題拆解了、簡化了,T型人有章可循了。

以空杯心态学习|圈柚故事

歡迎投稿至[email protected](投稿請備註作者簡介),我們在這裡等你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