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个人做人“清高”是褒义还是贬义?为什么?

泽林同志


有很多词是德行高级的人加持过的,但也有很多词是坏人们加持过的,

任何一个好词转换说话的口吻都会变成讽刺,长期用这个语境说一个词,都会变成贬义。比如戏子,按中国传统,能称子的都是大师级的人。如果一个戏剧人能在这个领域做到出神入化,那才能尊称为戏子。问题是言戏子之人不怀好意,不用说也知道是旧时看不起艺人的那些文人。他们不是看不起某某戏子,而是整体上看不起那个行业。儒家文人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他们的意思绝不是知识重要,而是隶属于儒家的那些才是高级的,其他都是下品。就是说他们除了自己,看不起一切。后来的汉文化突然没有好的艺术了,高晓松就说汉人音乐舞蹈不行。其实先秦时代不是这样,你想想汉族也是由西部返回的,今天藏族保留那一套,我们还能依稀看到影子。比如信天游明显与藏腔有类似性,水袖歌舞明显与藏舞有类似性。但是后世文人们不断贬低歌舞艺人,把她们看成跟妓女差不多,这样哪还会有人去学习、传承、钻研。民间也学着咬文嚼字、对对子、写字。所以后世文化变成了一个很偏废的状态,而不是齐头并进。

清高的意思很明了,就是不同流合污,按现在话说坚持自己的诗和远方。现实生活中想想谁会讽刺你清高,不就是那些最最市侩的人。有的人自己堕落了,他还见不得谁在角落里坚持自己。所以就算你没有招惹他,也不危及他的利益,他也会明里暗里的讽刺你。清高这个词变成贬义的语境,只能说坏人太强势,苟且的人太多。别人躲在角落里活成自己都不行。只有一样苟且了,坏人们才心安理得。

又比如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很明显是德行不高的人说的。的确也有的可怜人很可恨,可是并不都是这样,人家已经那样了,又何必踏上一万只脚。无非是给自己的冷酷找借口,找心里平衡。如果变成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态度则完全不同,是催人向善的。

一个人强壮本是优点,可是用五大三粗形容就变味了。四肢发达未必会头脑简单。难道有头脑的人必须是文人的那种弱不禁风的模样?没道理嘛?过去那些经典故事都被文人们把主人翁搞成文弱书生模样,这样的审美,难怪阴盛阳衰了。勇敢、热血、冒险、担当都不被社会和家庭鼓励,可不就娘炮盛行了。把那些娘炮全部扔到西部艰苦地区或者送进军营,一年后你去看,哪会有娘炮?人的可塑性是非常高的,所以今天这些妖魔并不是天生就会如此,而是时代、文化、流行多重造成的。儒家审美是罪魁之一。腐朽文人自己不成所以攻击一切,他们的遗毒还在祸害。


國病


凡是说话,都有“语境”的:一句话,一个词,甚至一个字,它所含的意义是褒或贬,当然是要看上下文,即:在什么样的“语境”中说的。

“清高”这个词,很明显,正面和反面,都能去理解。

说一个人“清高”:“出污泥而不染”,不受周围恶俗环境的影响,很显然这是“褒”;

而眼睛朝上、目无他人,不爱与人交往又不接地气,实际场景中,孤家寡人一个,这也是“清高”的另一种经典表现。而这种“清高”往往会被哂笑的,因为在别人看来,属于“自视”清高,实际上“很low ”。

好,我放学了,谢谢小悟老师。


7色特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