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望成全球最大数字经济体 实物资产上链是大趋势

中新网北京10月16日电(张文绞)在16日举行的第二届北京CED互联网高峰论坛上,香港电商联会(HKFEC)主席袁念祖表示,中国数字经济发展迅速,有望成全球最大数字经济体。

北京大兴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杨蓓蓓指出,发展数字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以电子商务、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和区块链为代表,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数字经济的生态不断优化,数字经济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个动力。

袁念祖表示,如果将2018年电子商务、线上旅游和数字媒体消费收入加在一起,预测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达到7650亿美元,同期的美国和欧洲将分别达到6980亿美元和4340亿美元。他进一步指出,到2020年全球联网人数将达到40亿人,联网的设备数量将达到250亿,以此计算全球平均每个人拥有约6件设备能够连接网络。

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变人们的生活。国务院参事汤敏介绍,现在已经有很多黑科技走进人们的生活,比如药店里出现了药师机器人,大型会议上有了主持机器人,汽车制造商开始生产飞行汽车等。这些黑科技的背后是高新技术和高新人才的支撑,未来中国一方面要开放市场,让更多科技成果在中国落地,一方面也要加快人才队伍培养,使数字经济加快增长。

原工信部所长于佳宁:区块链未来三年将在实体经济中广泛落地,成为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

区块链的“三观”

(一)世界观:区块链不是新技术,而是中本聪积木式创新,是模式创新。要抽象出来理解,而不是具象到技术范畴。有些人定义为生产关系,非常有启发意义。

(二)人生观:区块链不是要颠覆什么,区块链提供另外一种选择。就像黑天鹅非常的美丽,但不代表就要替代白天鹅。对于普通的人来说,区块链提供了多一种的选择,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并且区块链是新生事物,理论上产生下一个BAT,所以要拥抱他,这是事业观、人生观的范畴。

(三)价值观:“TOKEN是用来用的,不是用来炒的”。从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的那一跃,是非常惊险的。ICO被很多人玩坏了,就像陈伟星说的,炒作、传销、内幕、割韭菜等现象频发。回过头来,TOKEN终究是要有落地场景,要有用的。没有用的TOKEN,为了发TOKEN而发的TOKEN,绝大多数都会死掉。对于公链来讲,TOKEN的价值很重要,是大规模协作的发动机,现在政府的监管,更是使得TOKEN成为公链的一种“牌照”,大家可以仔细想一下这个事情。

资产上链是大趋势 平行链:多链并行,打造“价值高速公路”

据了解,杭州复杂美科技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区块链底层技术Chain33链,率先在国内提出“平行链概念”,并实现了“平行链”落地。目前Chain33链生态中已有多种“平行链”,例如鲜花链、节能链、艺术品链等各行各业的平行链,很多传统产业都在数字化加入Chain33链的生态系,打造扎实的公链生态体系。

Chain33链目标是打造成一个全球的、开放的价值交互媒介网络,预计2018年年底向全球区块链爱好者、研究者开放源代码。

平行链的使用主链的安全共识,其安全性由主链提供,在此基础上,平行链可以多链同时处理交易,效率可提升十倍,从而有效解决区块链扩容的问题。这个就像原来从A点到B点只有一条公路(主链),所有车辆(区块)都要从这条路上通过,从而造成拥堵。而每条平行链就像一条条高速公路,几条、几十条、N条高速公路可以同时通行,从而缓解了拥堵、解决区块链的扩容问题。

区块链的出现让我们由“信息互联网”升级到了“价值互链网”,平行链的出现让我们从“信息高速公路”升级到了“价值高速公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