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爹老余:體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

熊爹老餘:體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

一直以來,身為中國父母,都有一句名言掛在嘴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聽得我耳朵都快磨出繭子了。

前陣子,印度電影《起跑線》熱映,讓很多父母感同身受。

《起跑線》講述的是一對中產階級的印度夫婦拉吉和米圖,為了讓女兒皮雅接受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進入名校的故事。

看完電影,我終於明白了:不僅是中國,全球的父母都焦慮著起跑線問題。

起跑線,原意是“賽跑時起跑的標誌線”,如今已經成為“人生起點”的代名詞。

我不反對讓孩子從小打好基礎,以後可以更好地面對學業上、事業上的挑戰。

但是,我想問大家的是,什麼才是真正的“起跑線”?

在我看來,這才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熊爹老餘:體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

現在許多家長,即使知道孩子的童年應該是快樂的、多彩的,卻因為怕孩子未來學業上追不上別人掉隊,把關注點完全放在文化課輔導班上。

一年級提前搶跑?錯!

現在已經是從幼兒園小班開始搶跑了!

他們把這條“起跑線”片面地歸為文化課的分數,覺得分數就是孩子應該接受的教育的全部。

他們認為孩子考了高分,才能在幼升小、小升初的道路上立於不敗之地。

才算接受了好的教育,才能具備強大的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機制中獲得先機與優勢……

“分數”決定一切的觀念,導致許多孩子“高分低能”。

更可怕的是,在這種指導思想下,體育,成為家長們提前放棄的項目。

熊爹老餘:體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

所以,現在許多孩子沒到小學畢業,就已經害怕上體育課了。體育老師連佈置跑個400米,都有心理負擔,怕把孩子們累壞了。

小學,可能還有部分家長讓孩子學點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運動項目,到了初中,很多體育課外班就到此為止了。

大部分孩子,除了學校裡的體育課,根本不運動。

最誇張的是高中,很多以“高考工場”為榮的學校,直接取消了體育課,這樣的舉措往往受到家長們的歡迎。

大家在文化課起跑線搶跑,一步一步跑偏,完全忽視了體育這條起跑線。

很多孩子身體羸弱或者肥胖,上課精神不振,眼睛近視,最後,無論學習和運動都提不起勁頭。

到了大學階段,奮力考上名校後,厭學現象卻很普遍,大家也都見怪不怪了。

熊爹老餘:體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

有數據表明,中國小學生的近視率已經超過四成,高中和大學生的近視率已經超過七成!

可能家長們早就不關心孩子是否近視了,覺得眼鏡已經是孩子求學階段的“標配”,是提前搶跑的必然代價。

我想說,近視是一種不正常狀態,孩子一旦近視,終其一生,都要戴上眼鏡,一刻都不能離開。

至少應該儘量避免,而不是安之若素。

家長們,你們有沒有試過讓孩子站在真正的起跑線前?

就是田徑賽場上,孩子們一起比賽奔跑的那條起跑線?

久違的那幅畫面——

一排孩子精神抖擻地站在起跑線前,躍躍欲試,蓄勢待發……

發令槍一響,孩子們爭先恐後地向前衝過去,100米,200米……1000米,3000米!

獲得冠軍,孩子的小臉興奮而喜悅;

最後一名,也因為得到了鍛鍊而面色紅潤,肌肉強健。

然後努力練習,爭取下次再戰。

孩子們在起跑線上共同成長,體質逐漸提高。

像奔跑的駿馬,像矯健的雄鷹,熱愛陽光和藍天。

無數經典流傳的詩篇中,都歌頌過這樣充滿活力激情澎湃的情形。

這,才是童年應該有的狀態。

而這樣的孩子,帶著強壯的體質走進課堂,他們精力充足,大腦發育良好,協調性強,熱愛學習。

聽課質量高,作業完成效率高。

一旦到了考試時,習慣了在起跑線前奮力起跑的孩子,抗壓能力超強,卯足了勁頭做卷子。

衝鋒號不用吹響,“永爭第一”已經是他們的人生信條。

學得有點累了嗎?那就去運動場上放鬆一下。

到了運動場上,更是他們的天下。

青春的熱情、旺盛的精力需要發洩,和朋友們一起,盡情感受青春的美好。

熱愛運動的孩子,性格樂觀、陽光,愛交朋友。

對於情商培養很有幫助,可以為他們未來的事業成功,助力多多。

而且一旦在小學、中學、大學運動會上獲得冠軍,就可以在同學們面前樹立起強者的形象。

吸粉無數,很有面子對不對?

這樣培養出的自信心,一定可以帶到學業方面。

文武雙全,在哪個時代都是對一位人才的最佳褒獎。

你不想讓孩子享受這樣的“成功”嗎?

還有抗挫折能力,也是體育的專利副產品。

現在的孩子不能吃苦,也沒有機會吃苦,更別說吃虧了。

一些績優生,一直享受家長和學校的熱情褒獎,從來沒有嘗過失敗的滋味,一路名校走過來。

到了最頂級的名校階段,在一堆優秀人才中,領先優勢很難保持。

一旦內心覺得受挫,脆弱的心靈就承受不住打擊。

一些名校,時不時爆出“績優生”心理方面出問題的例子。

其實我們可以讓孩子從小加強體育鍛煉、多參加比賽,訓練出強韌的意志。

擁有較強抗挫折能力和抗壓能力,避免這樣的狀況。

熊爹老餘:體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

既然是起跑線,當然要趁早開跑。

從1歲到12歲,都是體育潛能的開發期。

小時候不鍛鍊,會讓孩子喪失最佳潛能開發期。

1歲,就是最佳起跑標誌線。每天兩小時戶外運動,造就強壯的手臂和雙腿,為後來的鍛鍊打下基礎。

6歲左右,可以開展比較正規的體育項目訓練。

這個階段,以興趣為主,孩子可以嘗試儘可能多的體育項目,找到自己的興趣點,堅持下去。

請記住,越往後,孩子的體育天賦會衰減。

而且一旦不認真鍛鍊,練習效果不如同齡人,他會漸漸不喜歡這項運動和比賽。

有天賦的青少年,在10歲左右,可以參加各級比賽,培養自己各方面的運動能力。

12-18歲青春期,體育是陪伴孩子健康成長的最佳方式。

到了大學階段,有體育習慣的孩子,一定比較自信、自律、勇敢、願意迎接挑戰。

這樣的孩子,從起跑線堅持到現在,可以走得越來越快,越來越遠。

熊爹老餘:體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式的長跑。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的冠軍。

體育,才是真正的那條起跑線!

你,找到那條跑道了嗎?

就讓起跑線迴歸它本源的含義,讓孩子盡情奔跑吧!

—END—

熊爹老餘:體育,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