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跑線》:透過焦慮的教育表現看出三層社會意義

如果有一天,有人告訴你:你儘管很富有,但你沒什麼文化,你沒什麼社會地位,所以你的孩子乃至你的後代都無法步入他們口中的上流社會,上不了好的私立學校。你會怎麼樣?氣憤,無奈,得過且過,還是做出最後一番掙扎?答案就在今天我要講的這部電影裡《起跑線》。

《起跑線》作為印度一部教育題材的影片,層面劇情雖套路滿滿,卻絲毫阻止不了我們感動得一塌塗地。

《起跑線》:透過焦慮的教育表現看出三層社會意義


該影片講述了時尚服裝店老闆拉吉和他的太太米圖靠著自己經商天賦,成為土豪一族。原本在街景裡住著,鄰居和睦,生活安逸,但這一卻為了給女兒皮婭擇校而發生改變。為了孩子不要重滔自己沒文化的路,決不能輸在起跑線,他們不得不搬家到最好學校邊上,我們謂之為“學區房”。搬入權貴一族附近並不代表自己躋身於上流社會,他們不得不說起蹩腳的英語,不得不吃著西餐,喝著紅酒,甚至吃難以下嚥的魚子醬以代表自己已融入上流。為了孩子被頂尖私立幼兒園錄取,他們從買學區房到變窮,佔用貧困生錄取名額發生的一系列故事。

《起跑線》以其說這是一部教育片,不如說這是一部有關社會階級,種族文化以及人性反思片。該片用一句話來概括:為了不要讓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引發的人性與社會思考。表面上用了些意料之中的俗套劇情,更深處的是,導演想表達的是:權利,利益與人性醜惡。

今天我就撇開教育表面現象,深入剖析影片中那些社會階級,權利,人性的批判,談談這部電影更為深處的社會意義,同時,也想談一談對此片的理解。

反諷是這部影片的精華,影片中多處的名字與英語,更是諷刺了印度“種姓文化”,窮人可以連名字都沒有,有身份的人才有名字,名字與英語都是階級與權貴的象徵,也是上流階級的象徵。

第一處,當皮婭一家搬進學區房新家,為了自己的名字更加有品味,米圖把自己名字改成米塔,因為名字代表著文化與學識,代表一份地位。

第二處,拉吉一家搬進窮人區住的時候,問鄰居名字,鄰居說的那一句:窮人可以沒有名字。

最後一處是影片結尾:我還是喜歡叫米圖,這也意味著一切回到了原本的樣子,良知的覺醒。

印度種姓制度雖然已廢除,不代表沒有歧視,在貧富差距拉得越大,這種姓文化越能表現得淋漓盡致。

英語也無時不刻出現在影片中,學區房附近孩子父母都說英語,他們不可以自己孩子跟說印地語的皮婭玩,學校面試說的是英語。

每一次出現的名字與英語都是對社會階級的抨擊,更是對種姓文化的諷刺。

影片最後拉吉說:英語、英語還是英語,印度人不能說錯英語,錯了就是一無是處。這樣的結尾更是昇華了對文化階級的諷刺。

《起跑線》:透過焦慮的教育表現看出三層社會意義


在我看來:導演是一方面想表達自己文化的熱愛,印度作為古代四大文明古國,自身文化博大精深,沒有任何一個國人可以去忘根忘本。另一方面想表達對固化的階級思想憤怒,這種思想不可能因為有一個博學的名字,一句流利的外語就可以改變,就像拉吉所說的那樣:今天我就講英語,但是我真的不會拼寫博學這個單詞。

權利是所有一切的起源,因為權利只是在少數人手中,有了權利就有了利益,教育也變成了一樁買賣,失去教育的初衷與本質。

權利人士作為社會金字塔頂端的人,他們可以輕易獲取貴族學校的入學權。而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絞盡腦汁,即使有錢也不能獲得一個學位。

當貴族學校校長被拉吉在全體學生與家長面前揭穿時,她沒有承認這是她的錯,家長也沒有一個站起來鼓掌,這是為什麼?按常理來說,這麼激動人心的時候少不了掌聲,但是此處沒有,只有米塔一個人站起來給丈夫鼓勵。是拉吉演說得不激進嗎?都不是,是所有權貴一族不想捅破這層利益窗戶紙。他們不希望改變這種關係:底層永遠都在底層,工廠永遠可以有廉價勞動力壓榨。如果底層受到良好教育,跟他們孩子競爭,或許他們世代相傳的優越感以及社會地位都會動搖。就像希亞姆說的那樣,誰來伺候你們?

細看電影:政府官員給平民發放物資,一臉凶神惡煞,一生氣,門一關,連大米都不賣給老百姓,就連這小小七品芝麻官都可以因為手裡芝麻大點權利作威作福,何況是手握大權之人呢?

電影最後,當拉吉在臺上曝光自己與貴族校長所作所為時,臺下只有兩位家長想要站起來,但都是被自己愛人示意不要發出聲音,最後,只有米圖站起來給丈夫鼓掌,給公立學校孩子們鼓掌,因為他們害怕孩子上不私立學校,害怕得罪這權利鏈上的任何一個人。

《起跑線》:透過焦慮的教育表現看出三層社會意義


在我看來,這些細微的電影細節,只不過想表達,權利是個魔力的東西,一旦手握權利,就會捨不得放下,因為所有的一切因為自己而發生改變。即使是貴族學校校長那種女僕出生的人,曾經她同情窮人,因為自己出生就是窮人,但在權利面前,她已經忘了身為校長的初衷,她享受著被人捧起來的感覺,她也害怕哪一天沒有人求於自己,失去權利手杖,操控不了任何人。

人性醜惡在利益面前,一覽無餘,赤裸裸的顯現出來。

拉吉夫婦的自私與窮人希亞姆一家的善良無私形成對比,看似對一切為了孩子,其實是為了自己。

拉吉夫婦在經過幾番面試,加上為了孩子自己努力學習,卻無法給孩子報上私立頂尖幼兒園。一場場的落空,讓拉吉夫婦看到了最後一個希望:貧困兒童錄取名額。他們為了占上這個名額,從土豪一族變成窮人一家,上演了滑稽搞笑的一幕,成為了窮人希亞姆一家鄰居,希亞姆一家不計前嫌,還跟他們成為了朋友。

希亞姆善良,帶著拉吉去工廠上班,甚至不顧自己人身安全,碰瓷豪車就是為了給皮婭湊夠學費,自己儲備說不夠多,還可以慷慨解囊,足以看出:窮人雖窮,但是有人性。拉吉夫妻 最後被他們感動,良知覺醒,才懂得教育最本質的不是學校有多漂亮,校服有多美,英語說得有多流利,而是學做人,做一個心懷感恩善良的人。

電影最後,米塔不叫米圖了,還是叫回了米圖,皮婭坐也上了公立學校校車。也意味著:皮婭終將在一個友善的學校學習成長。

在我看來,導演之所以這樣設定劇情,是想提醒那些“雞娃父母”,焦慮的總想讓孩子先跑,跑得太急已經忘了腳下路是什麼?也想提醒父母不要忘了教育的本質是學習做人,先做人,後學習,就像拉吉說的那樣:做一個好丈夫,好爸爸。

《起跑線》:透過焦慮的教育表現看出三層社會意義


結語:

《起跑線》這部印度電影,看似為了孩子學習不要輸在起跑線上,引發的一系列故事,實際上是折射出社會不公,手握權利的貪婪與人性自私三個層次的社會意義,然而在我們國家,又比他們能好多少?穿著尿不溼就開始奔波各個早教機構,各種培訓班,各種補習班。還有各種入學面試,查看家長學歷等等。

之所以這部電影能在中國反響劇烈,正是這些故事情節戳中了中國家長的痛點,引發共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