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兴山县治迁徙考略

历代兴山县治迁徙考略

X

兴山县,因“环邑皆山,县治兴起于群山之中,故名兴山”。同时,因为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王昭君的故乡,故而,又被称作“昭君之县”。自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立县之后, 迄今1700余年,其间屡经废立,县治迁徙频仍。查相关记载,或寥寥片语,或资料阙如。为系统研究兴山县历史沿革,笔者拟对县治迁徙脉络进行考证,以飨读者。

一、立县之前历史沿革

夏商时期,隶属荆州。

传说,上古之时,禹分九州(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荆及衡阳惟荆州。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沱、潜既道,云土、梦作乂。厥土惟涂泥, 厥田惟下中,厥赋上下。厥贡羽、毛、齿、革惟 金三品,杶、干、栝、柏,砺、砥、砮、丹惟菌 簵、楛,三邦底贡厥名。包匦菁茅,厥篚玄纁玑 组,九江纳锡大龟。浮于江、沱、潜、汉,逾于 洛,至于南河。” (《禹贡》)

文中,“荆”即荆山,位于今天湖北省南漳县境;“衡阳”即今湖南省衡阳市。“荆及衡阳惟荆州”,兴山地区,位于荊山余脉与衡阳之间,故而,上古之时,兴山地区隶属荆州之域。

周时属楚。

“归州兴山县有高阳城,在县西,楚旧城也。”(《水经注》)。“兴山县旧治高阳城,为楚始封地,楚自以为高阳氏裔故名。”(《旧唐书·地理志》。“高阳城在兴山县西,楚旧城也。”(《方舆纪要》)。“周文王时,季连之苗裔曰鬻熊,鬻熊事文王,早卒。其子曰熊丽,熊丽生熊狂,熊狂生熊绎。熊绎当周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史记•楚世家》)。史载,公元前1042年,周成王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楚始建国。公元前224年,秦将王翦率领60万大军,南下攻楚都寿春,楚军溃败,亡于秦。凡800余年,贯穿整个周朝。从“楚始封地”、“楚旧城”等记载知道,在楚国早期,高阳城便为楚先民聚居之地。 “……又熊绎墓在归州秭归县。舆地志云秭归县东有丹阳城,周回八里,熊绎始封也。”(《括地志》)。就位置而言,高阳城正处于“秭归县东”(《舆地志》成书 于南北朝,其时,秭归县治为归州),是否就是早期的“丹阳城”?(笔者认为,不排除高阳城为楚国早期都城的可能,待考),无论此说是否成立,高阳城与早期楚文化之渊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确是勿庸置疑的。

秦汉时期,隶属秭归县。

“周赧王三十七年置南郡, 高帝元年更名为临江郡,五年复故。景帝二年复为临江,中二年复故,莽曰南顺,属荆州。”(《汉书•地理志》);三国时期,隶属宜都郡秭归县;吴(后汉建安二十四年)隶属固陵郡秭归县。

二、立县之后县治沿革

高阳城(今丰邑坪):(公元260年置县治,计160——219年)

早在西周早期,作为“楚始封地”,高阳城已经存在,在此不再赘述。

但是,高阳城作为县治,则是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兴山县,本汉秭归县地,至景帝永安三年,分秭归县之北界立为兴山县,属建平郡,隋废之,唐武德初又置。香溪在邑界,即王昭君所游处。王昭君宅,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村连巫峡,是此地。”( 宋•乐史《太平寰宇记》)

“兴山县旧治高阳城,为楚始封地,楚自以为高阳氏裔故名。”(《旧唐书•地理志》)(注:兴山立县为吴景帝永安三年,依据现有资料,在唐以前,兴山只有一个县治,也只能是“旧治高阳城”。)

“高阳城在兴山县西,今丰邑坪其故地也。”(《方舆纪要》)

“兴山县,吴置,属建平郡,有古夔子城,有昭君村。汉宫女王嫱,此乡人也……”(宋《舆地广记》)。

“高阳城:县北四十里丰邑坪,按《一统志》,楚自称高阳氏之后,故筑城名高阳,即此地也,旧为邑治。” (《兴山县志》乾隆版)

三国时期,魏、蜀、吴成鼎立之势,军阀混战。今兴山地区,“上扼巴蜀,下引荊襄”,自古为严疆琐钥。吴景帝永安三年,分秭归县之北界立为兴山县,便是出于战略考量。高阳城(今丰邑坪)偏于一隅,距离长江近百里,进可扼守巴蜀咽喉,退可至荊襄郧阳,战乱时期,作为县治,既可自保,又可进可退,无疑为最佳选择。

“兴山县,故城在县南;吴置县,南北朝宋废,唐复置。”(《湖北通志》清)(注:《湖北通志》为清代典籍,“故城在县南”,系指昭君院。)“南北朝宋”为公元420——479年(共计59年)。由此可知,兴山从公元260年立县,高阳城作为县治,至“南北朝宋废”,历时约160——219年。

太清镇(今秭归县茅坪镇):(公元643——691年,计48年)

“兴山县旧治高阳城,贞观十七年移治太清镇,天授二年移治夔子国。” (《旧唐书·地理志》)

太清镇即今秭归县城茅坪镇。贞观之治,大唐盛世,天下太平,此时,兴山县行政区划延伸到香溪口下游八十余里处,版图之大,当为历代之最。

夔子国(今香溪口):(公元691——968年,计277年)

《春秋左传,僖公二十六年》杜预注:“夔,楚同姓国,今建平秭发县。”(注:“发”系“归”之误。)《史记·楚世家》集解云:“夔在巫山之阳,秭归乡是也。”《郑语》孔晃注云:“熊绎玄孙熊挚,有疾,楚人废之,立其弟熊延。熊挚自弃于夔,子孙有功,王命为夔子。”据记载,秭归县原香溪镇(今郭家坝对岸,即香溪口)古名夔城,当为此地。

香溪口,也就是香溪河入长江口。因香溪河源出兴山,故而,又称“兴山口”(见陆游《入蜀记》及范成大《吴船录》等记载)。作为县治,地滨长江,交通便利,人文荟萃,历时二百余年,见诸文献较多。

昭君院:(公元968——989年,计21年)

“宋开宝元年移治昭君院,端拱二年徒香溪北。”(《宋史地理志》)

昭君院即今昭君镇陈家湾村,位于香溪河南岸,背倚妃台山,为王昭君出生地。县治置此21年。

香溪北(罗经山下,即今昭君镇集镇):(公元989年——1653年。作为县治,历时约600年)

“香溪北”,系相对昭君院而言,即今昭君镇集镇。端拱二年(公元989年)置县治。“宋郭永忠有才识,迁兴治于罗经山下,至今称便。” (《兴山县志职官志》乾隆版)。“兴山开宝元年移治昭君院,端拱二年又徙香溪北,县治宋末县令郭永忠迁今”。(《大清一统志》)。经查,“端拱”为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赵光义年号,《一统志》载为“宋末”,有误。

“郭永忠,福建人,知兴山县,甫下车睹山川险要及士民疾苦,请迁县治于罗镜山下,立庠序,劝农桑,厚风俗,均田赋,遂成富庶之邑,通志祀名宦。”《湖北通志》(卷20-29)。

县治置“罗经山下”(即今昭君镇集镇),至公元1072年以后,兴山县又经“三废三立”:

公元1072年(宋熙宁五年),兴山隶属秭归,县治废黜;公元1090年(宋元佑五年),复置兴山县;公元1442年(明正统七年),兴山县隶属巴东,县治废;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复置兴山县,寻废;明弘治二年(公元1489年),又置兴山县。“明时倚山造土堡周环二里许,立三门,东曰迎恩,西曰来远,南曰观澜,水涨以圮,仅存门址。”(《兴山县志》乾隆版)。

邓家坝(今古夫镇):(约公元1653——1662年,计9年)

约顺治十年至康熙二年,李来亨设县衙于古夫邓家坝,俗称“县堂坪”。

香溪北(罗经山下,即今昭君镇集镇):(公元1663——2002年,计339年)

公元1664年(康熙三年),李来亨平。知县胥遇于罗经山下(今昭君镇集镇)依明治,建门楼一间,草堂三间,书房二间,住房五间。直至公元2002年,一直沿为县治(县城)。

1949年,新中国成立,县城被更名为“城关镇”;1981年,城关镇更名为“高阳镇”;2002年,三峡大坝下闸蓄水,县城搬迁;2009年,高阳镇更名为昭君镇。

自宋令郭永忠迁县治于香溪北罗镜山下(今昭君镇集镇)至此,作为县治,前后共计历时近千年。

古夫镇(2002年至今)

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正式上马。2002年,高阳镇整体搬迁至新县城古夫镇,兴山历史,开始了新纪元。

兴山县虽屡经废立,县治迁徙频仍,但是,自吴景帝永安三年(公元260年)立县至今,1700余年来,一直沿用“兴山”县名,积淀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特征。2016年,经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中国分部和中国地名研究所评选,兴山县入围“千年古县”。

(王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