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揭秘:哪个朝代的人殉最为严重?

历史揭秘:哪个朝代的人殉最为严重?

所谓人殉,就是用活人殉葬,是古代葬礼中的一种陋俗。古人思想迷信,认为人死后还会同生前一样,只不过是换了一个世界而已,因此死的时候恨不得把生前的各种好东西或有用得东西都带走,永远伴随着自己。原始社会人们物质生活贫乏,还没那么多见识,所以,死的时候也就是把自己的生产工具、武器、日用品等东西带走,以待解决另外世界的生存问题。到了奴隶社会,奴隶主死后,不但要带着自己的女人、亲信等陪葬,更多的是还将大量的奴隶杀死或活埋来殉葬。让他们在“另外的世界”继续以供役使。这种风气在商代,最为严重。

商代前期人殉现象已经相当普遍,到了后期,大中型墓葬几乎都有人殉。当时人殉成了一种制度:“天子杀殉,众者数百,寡者数十;将军大夫杀殉,众者数十,寡者数人。”据考察,杀殉的办法是将奴隶们十人或二十人一排,反绑着牵入墓道,东西成行地面向墓室跪着,砍下头后将尸体埋入,再填上土夯平,每夯一二层便继续杀殉一批奴隶。在当时,奴隶的死亡估计比一只小狗小猫的死,严重不了多少。

历史揭秘:哪个朝代的人殉最为严重?

除了商王朝统治的中心地区外,各地奴隶主使用活人殉葬的情况也很惊人。如在山东益都苏埠屯发掘的一座奴隶主大墓里,有48名奴隶殉葬,而且多数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商王和大奴隶主贵族的陵墓,更成了堆积奴隶尸骨的万人坑。商代的人殉,数量之多,手段之残忍,范围之广泛,骇人听闻,充分暴露了奴隶主阶级野蛮残暴的阶级本性和奴隶社会血淋淋的阶级关系。

人殉制度的式微当在汉以后。式微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一次殉葬的人数减少,一是殉葬强制力的降低,三是殉葬发生的概率降低。当然,汉以后殉葬还是存在。唐宋时作为普遍性法律制度的人殉消失,但是基于"自愿"的人殉的个案还是存在。元明清三代,人殉这一罪孽邪恶的制度却死灰复燃,又流行了近七百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