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仲资本姚海波:拿钱不分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拿钱

创客猫注:本文来源于由创业邦主办的“2018创新中国华南半决赛”上,创东方合伙人肖珂、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东方富海合伙人周绍军围绕当下热点投资话题进行的圆桌对话,创业邦董事总经理兼创业邦天使基金合伙人方平潮担任嘉宾主持。

昆仲资本姚海波:拿钱不分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拿钱

如今金融环境变化比较快,资金流动性偏紧,很多人都表示,投资机构大部分没钱了。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策略有何变化?姚海波表示,过去三个月有一瞬间觉得钱紧了,但也就是一瞬间,事后大家都接受这个状态了。对于管钱的人来说还是有钱的,紧是渠道紧,钱还在那里,投资节奏也没有放缓,但投资方向会聚焦,接下去昆仲资本会做技术创新方面的投资,找钱方向也是垂直专业化,会找一些专业的基金,只专注做某些方面的投资。他建议,拿钱这件事永远不分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拿钱。而且接下来的钱变得有属性了,所以要眼光放远点,找一些有属性的钱,这才符合趋势。

区块链是今年最热的话题,一直从去年延续至今。周绍军表示,交易所不能投,区块链本身技术也没什么好投,区块链结合应用是有机会的,但投资这方面没办法既拿股权又拿币。所以目前在考虑投资的是矿,也开始布局了,可以能拿股权,又拿到币。他认为,这个空间蛮大的,将来可能会影响到用户和信息流的流动。

2018年截止目前,除了小米上市,就属拼多多上市带来的话题最多,这也跟当下我国消费环境的变化有关。肖珂认为,现在消费既不是升级也不是降级,是分化了,穷人变得更穷,富人变得更富,有一部分中产阶级面临很大的压力,消费受到很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而中国当下的情况正在发生根本性逆转的变化,如果按照过去的趋势去判断去做投资,很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是,趋势变了,投资人又错了,这是当下做消费投资很痛、很纠结的地方。

昆仲资本姚海波:拿钱不分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拿钱

创东方合伙人肖珂

以下为对话实录:(经创客猫编辑,有所删减)

资金流动性偏紧,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策略有何变化?

方平潮: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基金内部讨论的比较多的是人民币基金,最近整个金融环境变化比较快,所以想请几位分享一下:资金量比较偏紧,这种环境下人民币基金的投资策略,有什么建议?

周绍军:现在整个环境不管对投资者还是创业者来讲,都不是特别有利,现在流动性偏紧,我们虽然做宏观的投资、项目投资,像肖总做了成长期、中后期的投资,我们钱的属性决定了投什么样的项目。今年以来,一方面银行的资管,一方面上市公司全爆仓,回笼资金非常差,导致很多新的基金募资很困难。募资困难导致钱就少,很自然大家没钱投了。

另外一种,我们这个行业这么多年来一直说项目贵,总是觉得有泡沫,总降不下来,今年感觉真的把速度降下来了。一方面的确有的机构没钱,另外一方面有钱的投资也慢一点。对于我们自己来讲,影响就两方面:

第一,我们已经投入的项目再融资可能也会困难一些。

第二,我们自己主动投资速度肯定比往年要慢一些。

平时一年大概能投16到20个项目,今年到目前为止,投的项目还没有10家,我们要把节奏放慢下来。以前一些公司一冲动就拍下去了,现在不冲动,要跟创始人多接触、多了解。现在把时间拉得长一些,可以看到创意的产品执行力怎么样。另外,要看一下融不到钱会不会自己拿钱出来做。有的投资人说不需要创始人拿钱,如果创始人愿意自己拿真金白银做项目时他自己是更有信心的。我们对项目的判断现在也会把时间拉长。

还是有不少有亮点的项目出现,创始人蛮强,我们喜欢的,还是会决定投。我感觉今年投的项目里创始人整体的风格比去年强一些。我们自己有一个生态体系,有一个东方富海的分享会,每次搞活动会请所有的CEO上台交流,很多LP来参加活动,发现我们投的很多创始人狼性很足的,咄咄逼人的那种。创业需要激情,要有激情洋溢的感觉。

虽然说大的环境不好,但是现在好在还有钱,还有一点余粮可以花,所以对创始人的要求就一如既往高,而且希望更高。我的愿望是希望能够投上华南地区、深圳最强的创业者。你觉得自己最牛的来找我就对了,我们投第一轮,海波投第二轮,肖珂投第三轮,这是我们的想法和策略。

姚海波:过去三个月有那么一瞬间觉得钱紧了,就是那么一瞬间,事后大家都接受这个状态了,经济学家说我们是紧货币时代。但是对于我们管钱的人来说还有钱,紧是渠道紧,钱还在那里,投资节奏也没有变缓,还是那么多项目。

我们投资的方向有一些聚焦,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些技术创新投资,我们会找一些专业的基金。大而全的基金不见得有那么懂行,很多基金要管600多亿、700多亿,据说十几个投资团队,每个投资团队有各自的合伙人选择。接下来找钱方向是垂直专业化的,比如说我们做教育基金只投教育,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教育还是双师教育、学校幼儿园、个人教育信息化,这是第二个说的现象。

接下来的建议拿钱这件事永远不分时间、地点的,投资总是这样,我们跟各位是一个心态,我们也成立了五年,都有春夏秋冬,永远都有钱紧、钱松的时候,对我们来说融资不能停。第一天就会把CEO和所在跑道的投资人拉20个以上的微信群,我知道谁会投它,我能做的贡献是第一天就做。这是我过去从业十来年一直干的事情,不是今天钱紧了就不干了,融资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第一时间拿钱。

最后可能接下来的钱变得有属性了,现在谁还有钱,国家队有钱,但是披着各种外衣。前一段有一个做跨境电商的,本来就是黄了,换一个主题说一带一路的跨境电商,马上就有一带一路的基金找他,钱的属性发生变化,投资方向发生变化。我们应该放远看一看找一些有属性的钱,这变得更符合趋势。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竞争对手不是你的同行,而是时势。钱一直都有,关门的VC每天也都在发生,如果你是一轮的创始人就找一轮投资人匹配,我们在这里坐着,欢迎大家找我们。

肖珂:创业者经常和投资人打交道,也需要知道投资人业务的状态。投资人的业务模式是募、投、管、退,这是一个业务循环。今天投资人也面临着这样一个市场环境下募、投、管、退业务循环制遇到的问题,投资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惑,包括很多创新的点在哪里。

从投资管理上来说,也是一样的,项目融资、持续发展,更加糟糕的是退出,无论是IPO退出还是并购退出,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特别是当整个资本市场估值体系大幅下调时,大量的上市公司20亿以下市值一大把。大量非上市公司估值高于上市公司估值,这种情况下所面临的问题是业务循环怎么循环,投资模型怎么讲得清楚,如果讲不清楚无法做出投资决策。

我们也面临挑战,怎么投?现在我自己感觉到最大的痛苦不是资金本身问题,而是在目前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正处于变革的时代,未来是一个长期去杠杆的情况,大周期情况下如何投资是很大的挑战,所以基金投资策略是非常大的挑战。

从结果上来看,2018年跟2017年相比,整个投资稍微有一点放缓,但是从决策、赛道上来说,并没有刻意说要放缓。但是有两点:

第一,项目标准明显提高了。

第二,项目尽调的周期拉长了,拉长不是刻意拉长,是有条件拉长。过去不投其他人投了,现在不着急,多一点时间观察。市场会发现变化,不是刻意放缓。实际的结果是项目标准大幅度提高,按照过去的策略可能一些可以投一下,今天不一定投了。

今年投的项目,包括早期的一些项目估值比以前贵,核心的问题还是项目本身是不是真正能够打动投资人,是不是真的有非常好的商业化场景应用,是不是真的有这种能力把商业模式变成现实。阶段早没关系,阶段早从来不是影响项目投资的来路,关键是项目未来是不是有长期价值,有没有可以看到的可能性,未来会不会简单被别人抄袭,这是很重要的点。以后前景是长期状态,大家集中在做优势项目上。

亮点不够突出的项目在以后会遇到非常大的挑战,包括我们做投顾管理,过去没项目亮点不是那么突出后轮有很多的挑战,要花很多精力解决很多问题,希望他们找到新的点让他继续变得更亮起来。

昆仲资本姚海波:拿钱不分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拿钱

昆仲资本创始合伙人姚海波

对区块链投资是如何思考判断?

方平潮:区块链今年也是一个专场,从年初开始到现在也经历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变化过程,请问几位在区块链领域有没有布局?你们对于区块链的投资是怎么思考判断的?

肖珂:这方面项目看得相对比较少。我们看好区块链的技术,但是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碰过区块链和币。最近刚刚签了一个项目是保险的,跨境电商里面做相关的保险,在业务环境过程中需要区块链技术帮助它更好地完成从承保到理赔的过程,我觉得这个技术对业务非常大的帮助,可以提升效率。业务创新中非常重要的技术载体是非常有益的一件事情。

姚海波:我们没有参与。首先,在座的都是人民币基金,管了很多机构的钱,很多母基金对区块链相对活跃但,一直在看,继续在学习,同时会有一点点敏感,但是跑道是非常正确的跑道。我们在管理基金时,几乎每个月都有投资计划的交流,都在关注比特币,关注必须多,但是要考虑。

方平潮:作为投资人来说,大概什么时间进场?什么样的方式进场?这个学习要什么周期?会怎么判断?


姚海波:我们一直保持项目接触频率,但是不是放弃跑道,并不是像过去共享经济、出行,不要太过分强调就是一个跑道,这个跑道必须要参与。不见得。我们做的很多公司都有这方面的考虑。这块相对有一点敏感,美元基金大家可以大胆尝试拥抱。

周绍军:区块链我们在看,目前为止虚拟币交易有3000亿美金,量蛮大的,中国对区块链的态度比较暧昧,也没有说鼓励也没有说不鼓励,但是很多国家还是有鼓励的。我们觉得它是一个大的趋势。现在研究下来3000多亿虚拟币的交易,全球300多家交易所,交易所不可能投了。区块链技术东西没有什么好投,没有什么太多变化。但是区块链结合应用这是有机会的,最好的方式是同时拿股权又拿币,但是对于我们来讲拿不到币。

这个币没有办法在财务上成为我的资产,现在中国有大概300多家新兴虚拟币的基金,他们前两年从币的交易获取丰厚后成立基金。现在行情不好,我们整理了链条,交易所没机会,币投不了,技术+币有限制。我们有考虑矿,是不是可以投一些挖矿的工具呢?现在的确开始了布局,既符合我们特点能拿股权,又拿到币。这个方向我们认为空间蛮大的,将来可能会影响到用户和信息流的流动。我们很快会在区块链方面有所布局,这个在2016年就有学习,一直看过来的。

当时有点焦虑,作为投资人不投进去有一些遗憾有一些担心,大家都投你不投你就落后了。但是产业链慢慢看清楚以后会发现原来你可以不用那么着急,慢慢选择适合我们的机会。今年会这方面有一些布局。

昆仲资本姚海波:拿钱不分时间和地点,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拿钱

东方富海合伙人周绍军

从拼多多上市看中国的消费环境和投资

方平潮:今年还是有一件很重大的事,拼多多上市,无论在投资人圈里还是普通的消费者群体中都引起了比较激烈的反应,这可能跟整个大的中国经济形势有一定的关联性的。刚才也说到,现在的财政政策以及中国的经济环境是不是导致了像拼多多这样的公司有这么高的爆发点,有这么好的表现。请几位就拼多多这个案例分析一下中国现在消费的环境和大家对于消费的投资是怎么样的看法。

肖珂:现在评价拼多多是很困难的事情,大家当做一个上市公司,当做一个成熟的项目去点评它,包括商业模式。我们忘了一点它是一个成立才三年的公司,现在看商业模式没有意义。这个团队想干什么不一定知道的,现在看到的只是一个特定阶段的特定表象而已。

首先,创始人是一个很牛的人,我觉得能投到这么牛的团队是一个很大的成功,应该祝福他们。

其次,他们团队对这个项目的预期是做Costco+迪士尼,Costco是零售领域让人非常敬仰的公司,做会员制非常棒,拼多多想变成线上的Costco公司。

方平潮:他说服务于五环以外的人群。


肖珂:分两层来看,作为专业投资人,第一个解读我不理解拼多多,看不懂,因为没有跟创始人深度聊,聊也不会把真话告诉我。市场上的舆论和解读不一定客观、准确、到位的。

第二,抛一个项目本身不说,围绕拼多多的段子分析消费。现在消费既不是升级也不是降级,是分化了,穷人变得更穷,富人变得更富,有一部分中产阶级面临很大的压力,消费受到很大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客观的现象。但是,这里面特别大的挑战在哪里?情况在发生变化,而且是根本性逆转的变化,房地产从快速上涨变成抑制上涨,现在做收入结构调整,财务重新分配,包括个税出台,包括争议过程中的房地产税、精准扶贫,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要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只有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彻底扭转消费状况,中国才能完成工业化进程后面这一段。

按照过去的趋势去判断去做投资,很有可能面临的问题是,趋势变了,投资人又错了,这是当下做消费投资很痛、很纠结的地方。

姚海波:我就一个观点,接下来进入第四消费时代。中国有很多创业的CEO,穿着50块钱网易严选的衣服就参加各种活动,不觉得特别low,反而觉得穿着又精神又健康,比较休闲的状态,这可能是下一步消费的方向。


前面三个消费是追求奢华、大、贵、漂亮。最近投的消费有宠物、花、年轻人开的车。这些都不是最漂亮、闪耀的品牌,我也投了食品,华南原来不太出消费的公司,但现在比重越来越多。这些是好公司,接下来这些东西更是大家创业的方向和热点。

周绍军:恭喜投了拼多多公司的,挣了不少钱。但是我不喜欢拼多多,物美价廉是有问题的,东西好一定会贵,东西不好就不贵。但是我妈喜欢拼多多,像我妈这样的人很多,我也没有办法去改变她们的想法。为什么这次拼多多上市以后有那么多争议?一方面是中美贸易战,一方面是知识产权。拼多多想做什么,将来想做会员制的模式,至于什么情况我也不知道。

(以上为创客猫现场稿件,转载请注明来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