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一次,全体北京官员被惩罚!

明朝万历十五年的春季,本来是个无关紧要的时间,但却发生了一件荒谬又戏剧性的事件,使得皇帝震怒,牵连全部的京官,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年轻的皇帝大发雷霆呢?

大家都知道早朝是古代的一种传统,但是明朝阳历三月二日,忽然有消息说,皇帝要举办午朝大典。这一下就乱套了,文武百官,不管远的近的,都匆匆忙忙赶过去了,但是吧,守门的禁卫军却不知道有这个通知,既然百官都来了,禁卫军也就半信半疑的放行了,但是百官在大太阳下等啊等啊,皇帝久久不来,大家心里猜测纷纷,又不敢吱声,直到皇帝的亲近宦官来宣告,午朝纯属子虚乌有。这么大个事,竟然骗了数以千计的官员!

历史上有一次,全体北京官员被惩罚!

这种谣言按理说不该这么横行,虽然蹊跷,皇帝也大可一笑而过,但是皇帝还是决定查,一开始只罚了礼部的官员两个月的俸禄,想揪出散布谣言的人,但万万没想到,大家你一句我一句,每个人都说过,但每个人都不是谣言的出处。皇帝大怒!直接罚了在京供职的全部官员。

皇帝为什么这么愤怒呢?被罚者中不乏无辜的官员,皇帝为什么一概而论,原因很简单,就是要震慑群臣,使他们有所敬畏。

两个月的俸禄,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因为明朝大臣的俸禄虽然很少,但是在京大臣们并不靠这个谋生,他们在距离皇帝最近的地方,又位高权重,从地方上来的官员自然要多多结交,结交的方式也就是贿赂,据悉,这些官员收一次钱就抵得上十年的年禄了。那为什么说少不少呢?因为对于一些在京的小官来说,给他们送礼的人屈指可数,这两个月俸禄还真是当回事,这些事,难道皇帝不知道吗?皇帝知道得清清楚楚,但是这种惩罚又必须要做。

历史上有一次,全体北京官员被惩罚!

众所周知,中国自古就注重礼仪,从周朝开始,礼仪被推崇到一个很高的地位,具体来说,就算是孔子在之后的春秋战国时代已经痛斥这是个礼崩乐坏的时代了,但是在春秋诸侯打架之前还讲礼仪,就算是齐桓公讨打蔡国时,也得借他们没给周朝进贡的借口。后来礼仪又被再次推崇是在汉朝,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之后的几千年,由于儒家对礼仪的推崇,礼仪一直被摆到了很高的地位。

礼仪之所以高,在于中国地大物博,只有从上至下都推崇礼仪,皇帝的统治地位才能得到巩固,下不犯上,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都能因为这种礼仪而井然有序。不仅皇帝清楚这个事,统治阶级对礼仪都非常重视,比如说在周朝,鼎一直代表国家最高的权利,只有天子才能据有,有一次,楚庄王问鼎的大小,这种突破了礼仪的行为可见他争天下的决心。就算是皇帝做了无礼的事,也会被百官劝诫。

历史上有一次,全体北京官员被惩罚!

万历皇帝的震怒究其根由就是礼仪,有礼仪,就有有序的天下。见微知著,礼仪一坏,明朝就有崩塌的可能,难怪皇帝大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