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癱瘓妻子15年、爲99歲婆婆手捧便溺……鳳凰街道「最美孝親家庭」真不少

守护瘫痪妻子15年、为99岁婆婆手捧便溺……凤凰街道“最美孝亲家庭”真不少

古語說,百善孝為先。10月15日,適逢重陽佳節到來之際,“黨建引領 孝親鳳凰”文藝演出暨“鳳凰街道最美孝親家庭”頒獎典禮在南京商業學校報告廳舉行,鼓樓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紅、鼓樓區人民政府副區長倪一如、鼓樓區政協副主席周越古等領導出席活動,感人的視頻、精彩的節目穿插上演,現場老老少少無不拍手點贊。

守护瘫痪妻子15年、为99岁婆婆手捧便溺……凤凰街道“最美孝亲家庭”真不少

喜迎重陽節的糕點敬老人。

下午兩點,來自白雲園社區的開場舞蹈《我的祖國》,為本次活動拉開序幕。眾所周知,重陽節是我們國家規定的老人節,傳統與現代巧妙結合,使之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節日,孝親家庭的評選,正是這一主題的體現。中共鼓樓區委鳳凰街道工委書記李志平強調,善事父母為孝。“想一想,一個人如果連生養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那麼他的為人可想而知,也就更不要說做什麼大事了。”

守护瘫痪妻子15年、为99岁婆婆手捧便溺……凤凰街道“最美孝亲家庭”真不少

現場精彩的文藝演出。

幸福的家庭,誠如這次獲獎的家庭一樣,無一不是父慈子孝、婆賢媳順,他們的故事,不論放在哪個年代,都足以震撼世人。

守护瘫痪妻子15年、为99岁婆婆手捧便溺……凤凰街道“最美孝亲家庭”真不少

來自鳳凰二村社區的馬宗強,就是其中典型。2003年,妻子突發腦溢血,經過20多天連日搶救,才從死神手中奪回一條命,從此卻半身不遂。“她後來就完全不能動了,但是人已經這樣了,她也不想啊,我不能不聞不問,一定要守護她到底。”於是,馬宗強從一個甩手掌櫃慢慢學起,買菜做飯、陪護修鞋,說無微不至一點也不誇張,“一開始她老埋怨我做得菜不好吃,我就買熟食給她吃,然後自己偷偷找門口鄰居學,一天天練,練到她滿意。”這一堅持,就是14年,5000多個日夜,馬宗強從沒想過放棄兩個字。

無獨有偶,鳳凰熙岸社區的耿方松一家,也是孝親家庭的踐行者。記者瞭解到,他們家的老母親今年已經99歲高齡,上半年時人突然變得糊塗,生活漸漸不能自理。“媽媽35歲守寡,獨自把我們4個孩子撫養長大,她為我們做的,我們有生之年都無以為報。”為了老母親高興,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每週都要聚會,最小的重孫都必須到場,誰有事不能到必須提前“請假”。耿方松說,家裡都特別團結,哥哥嫂子、弟弟弟媳都沒得挑。“有一次,媽媽肚子不舒服,一邊脫褲子,一邊大便就下來了,弟媳婦想也沒想,就伸手接,然後全部拉到她手上了,一句怨言也沒有。”

守护瘫痪妻子15年、为99岁婆婆手捧便溺……凤凰街道“最美孝亲家庭”真不少

“最美孝親家庭”獲得表彰。

鳳凰街道教工新村社區黨委書記劉龍發表示,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傳統美德,街道、社區等基層單位傳承孝道是責無旁貸的,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也是每個人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對孝道的弘揚、引導必須放在首位。“比如我們社區的董鳳霞,家裡公公88歲、婆婆87歲,都沒有退休工資,公公還坐著輪椅,可以說是比較困難的,但這家人一點也沒覺得自卑,從老到小都懷著一顆平淡的心。他家最小的重孫,知道太爺爺愛喝兩口,每次去都搶著給老人倒酒,這種天倫之樂在有些富裕的家庭反而看不到的。”劉龍發直言,孝道的傳承往往就在耳濡目染間,你怎樣對待你的長輩,未來你的孩子也會有樣學樣。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都說國家大,其實一個家。據瞭解,本次最美孝親家庭評比是鳳凰街道首次採用頒獎典禮形式弘揚孝道,街道下12個社區經過重重遴選,各自推選出了一組最具代表性的家庭。“老百姓參與熱情出乎意料的高,明年肯定要辦第二屆。”

愛南京·南京晨報見習記者 周敏

本組攝影 新華報業視覺中心記者 樂濤

守护瘫痪妻子15年、为99岁婆婆手捧便溺……凤凰街道“最美孝亲家庭”真不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