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網營銷-全面解析網際網路思維(中篇)

今天聊一下,社群思維。

社群思維

社群思維是互聯網思維的黏稠劑。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用戶思維,甚至將用戶變為企業的粉絲。但是當企業圈的用戶足夠多時,如何拉近用戶與企業之間的距離?如何增進與用戶之間的關係和黏性?通過傳統的電話、短信還是QQ等都不可以,畢竟一個企業的人員是有限的,根本無法照顧到每一個人。而通過社群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之所以這麼說,原因有一下幾點:第一,社群思維的核心是靠組織的形式管理運營用戶,而不是靠企業單方面、一對一地維護用戶,因此可以大範圍影響和照顧到更多的人;第二,從社會學的角度來說,人是群居性動物,離不開社會的組織,當把一個個體投入一個組織時,用組織去影響和帶動個體,要比企業單方面的帶動效果好很多;第三,對於用戶來說,一個有共同目標的組織要比一個商業機構更有吸引力,更容易產生黏性和凝聚力。

玩轉社群,有幾個核心要點要注意掌握。

(1)共同的目標或者興趣。一個社群要有凝聚力,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或者是興趣是必須的。其實任何組織都是如此,如果沒有統一的價值觀和目標,就很難持久發展。

(2)給大家持續帶來價值。其實聚人並不難,難的是如何讓人留在這裡。從人性的角度來說,人最大的特點是自私,人的生理結構註定了是先利己後利他的動物。所以說想讓一個社群組織持續發展且長久保持黏性,就需要給組織成員持續帶來價值。

(3)運營團隊。此要點是重中之重,因為社群要產生價值,運營是核心和關鍵。所以一個健康的社群,必須有一個高效的運營團隊。根據筆者的經驗,這個運營團隊,最好讓用戶參與進來。這樣意識降低運營成本,二是集思廣益,三是讓用戶有參與感。

社群規模可大可小,具體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而定。而表現形式要靈活,尤其是有了各種先進的互聯網工具後,選擇特別多

社團的類型主要有以下几几種典型的形式

(1)偶像型。因為某個人或是某一小撮人凝聚在一起,典型的如各種明星粉絲團。

(2)產品型。因為對某個產品的熱愛而凝聚在一起,如小米社區、各類車友會等。

(3)關係型。因為某種關係凝聚在一起,如老鄉會、宗親會等。

(4)行業型。以行業為基礎的各種組織,如各類行業協會、聯合會等。

(5)興趣型。因為共同的興趣和愛好在一起,如各種登山會、驢友會等。

(6)社交型。純粹是以交朋友、拓展人脈、商業合作等為目的的組織,如一些商會等。

在未來,每個品牌或企業,都應該有一個自己的社群,當然,如果用戶量非常大,也可以裂變出不同類型的子社群。因為沒有社群的品牌,用戶是一盤散沙,企業無法藉助用戶的力量助其發展。社群說白了就是將用戶團結起來,團結才有力量。當然,這個社群不可能覆蓋到每一個用戶,關鍵要將核心用戶、忠實用戶、粉絲團結起來。社群不在於量,在於質;不在於大,在於影響力。

案例解析——

案例的主人公,是在貴州龍吟鎮老北京鞋店老闆----小穎是一個80後女孩,在一個小鎮上,通過深度觸網的學習實現了業績翻倍到第二個月,玩轉本地社群聯盟,把本地其他商家變成自己的聯盟成員,成為別人眼中的風雲人物。

下面我就給大家講述一下他是自己做到的,以及你如何通過案例借鑑學習,以前在他們的鎮上,這裡大部分開店的老闆,以前賺錢現在無論怎麼努力都不如以前,大家知道為什麼嗎?商業的勢道術,勢不對,一切白費。其實不光是他們的鎮上,我們其他地區也是一樣,因為時代變化,而你的行為模式還是10年前的模式所以現在實體店生意不好,房租貴,員工工資高,電商微商衝擊現在消費者最長的時間在手機上,而不是逛街。你覺得按照傳統的促銷,廣告,打折,還能讓你多賺錢嗎?當然不能在這個時代,店鋪可以模仿,產品可以模仿,唯有你和顧客的關係不能模仿。

她的店是賣鞋的,在這個鎮這條街有2個店,相隔300米距離她整體守的店是分店,地勢沒有總店好,加上對面同行4家店整條街上有13家店鋪,競爭很激烈,由於她的房子是租的,今年房租又提高了,所以她必須努力而當地人流量有限,加上最近外的來的了許多浙商老闆來這裡開服裝鞋城,多少會引起分流,之前她家店在整個鎮上來講,已經算是生意最好的了,但還是擔心以後會引起大商場分流。

在再三思考以後,準備開始做自己的一個客戶群。想到就做,立馬把現有400多個顧客建了個群,但第一次只進了248個人,當時她在想,還有人怎麼不進來。各種疑問在大腦中呈現,當時想著顧不了那麼多了,把現有的人服務管理好。她在群裡每個周 3和周6晚上8點在群裡抽獎,獎品需要到店裡領取,非本人不可代領獎品,正好週日就會有人來趕集就來正好領獎了。她的群內不可隨意廣告,廣告一兩次自罰紅包一個群內成員,三次將移除本群。

這些內容靈感來自劉曉劉總講的“利他思維”我們換位思考,我們為什麼來這個群,除了搶紅包,沒搶到的人又能在這裡獲得什麼?大概每天1000多條信息,除了紅包獎品,有更有日常信息,白天干活,群裡有娛樂遊戲,參與遊戲還有小紅包,最近主動要求大家分享個人故事。她又分享過自己故事目的希望大家不要有隔離感,自然聊天、她感覺群裡價值還不夠,所以她又找了她哥哥。邀請五星級大廚-她大哥每晚教大家做菜,真是想盡一切辦法讓群裡人哪怕搶不到紅包,至少能學到一些東西,還有一個照片書,前段時間朋友圈比較火的產品,也是她後來邊建群現學的,這種技術,本地人只有她會,她拿到群裡做抽獎禮品送,送了三本。沒想到,許多人願意花錢購買叫她幫她們製作,她很高興大家這種需求,成了我和顧客一種粘性,她們拿到照片書,也帶來其他朋友來電裡諮詢,多了一層交流,順便買了鞋走,做的這一切都為了多點進店流量。由於她的群裡也有做生意的老闆,也在她那裡買過鞋。有些當地不同行生意人,每天看到我群裡各種曬,各種交流,現在出門遇見會主動想她打招呼,以前這種現象很少有,因為他們知道,她的顧客資源他們也想共享,所以共享核心是流量共享,她成了這條街的名人

另外人家還喜歡把群管理機器人改名叫小二,很接地氣,群裡每晚總有幾個睡不著的,半夜三更跑到群裡喊“小二”。群裡,邀請了2位顧客朋友當群管理,起互動活躍氣氛作用,平時沒事給她倆來個私包,買鞋時會比其他人優惠一些。實操實體店客戶社群已經一段時間了,營業額上漲了一倍,若是到過年,生意更好,人也自信了,底氣也足了,群裡有人說有時間線下一起聚聚,有些人想和我合影,也有個別人為了抽獎而買鞋,後來她和整條街做了商家聯盟,幫助更多實體店一起,形成一個核心。幫助更多人,自己生意再次翻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