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的「防癌處方」,且聽小生「個體化」解讀

當腫瘤科醫生58年、88歲高壽的醫學泰斗孫燕院士,總結有五張“防癌處方”:少吃多動、遠離菸草、按時體檢、沒心沒肺、充足睡眠 。作為胸部腫瘤外科的Dr.hou細細讀來,受益匪淺!

院士的“防癌處方”,且聽小生“個體化”解讀

預防癌症、從我做起

1.少吃多動:吃飯僅吃七分飽,工作間隙、閒暇時間都可適當進行點小運動。走路、游泳,當然也包括我個人推崇的瑜伽、SPA、按摩等腫瘤的“替代療法”,只要動就比不動強。

院士的“防癌處方”,且聽小生“個體化”解讀

抒發自我、平和焦躁

Dr.hou本人喜歡唱歌,發聲時的腹式呼吸和肺活量的鍛鍊以及高音時緊繃的全身肌肉,無不體現了歌唱健身的魅力。還有垂釣、驢行等等。總之,您認為最適合自己的就是正確的!

2.像控制酒駕那樣控煙:對自己好也對別人好。對於食管癌、胃癌、肺癌、甲狀腺等等惡性腫瘤的預防絕有"大益"。

院士的“防癌處方”,且聽小生“個體化”解讀

但菸草只是肺癌的一大高危因素(和小細胞肺癌有絕對的正相關),目前臨床越來越多見的腺癌、年輕女性白領階層(不抽菸、不接觸二手菸及汙染、不做飯、飲食講究等)愈發彰顯了"基因突變"的致癌因素。因此遠離煙、菸草對於腫瘤的預防遠遠不夠,仍需其它"處方"的相輔。

3.像給汽車年檢一樣體檢:絕對100%有必要,不要因為年輕而自信!6年前主刀的小妹妹是在研究生入學前體檢驚駭的發現右側胸腔25X20X15cm的囊實性佔位;只到我"今日頭條"文章裡描述的20多歲的"胃印戒癌"以及3月前我主刀進行的應聘工作後入職體檢、28歲健壯大男孩兒發現的左肺3cm結節,術中冰凍病理證實"肺腺癌"。這便是惡性腫瘤“年齡段的前移”,"東方神眼"張國楨教授曾報道過16歲、13歲中學生的肺GGO早期原發腺癌!

院士的“防癌處方”,且聽小生“個體化”解讀

個體化的體檢不是“套餐”

但Dr.hou敬告的是一定要做"個體化"的體檢,這便是正規醫院諮詢後根據家族史、生活環境、習性等結合"疾病譜"的規律制定出的體檢項目。而非那些隨意、千篇一律的"套餐",這便是"年年體檢正常,為什麼還得腫瘤?"最現實的回答。

4.生活規律,儘量不熬夜。說實話,這對於現時代的年輕人真的不易做到!熬夜會導致內分泌激素水平的紊亂,使得細胞代謝異常,影響人體細胞正常分裂,導致細胞突變,提高患癌風險。但職業不同,大腦活躍的時段不同,特別是那些無法避免的"夜班""值班""自媒體人"。但Dr.hou的理念供您參考:無論是如何的睡眠習慣,只要醒後精力充沛,都是最適合自己的"個體化高質量睡眠"!

院士的“防癌處方”,且聽小生“個體化”解讀

我們期盼的睡眠

如果您因經常無法避免的作息時間顛倒、紊亂而影響到精神、情緒、思維等正常工作生活狀態時,必須設法避免和調整自身。

5.一年都不生一回氣。非常棒的"大咖"理念,這便是要求我們有極強的"情緒操控力"!但相對這繁雜的社會、太多"無底線"的井底之流,作為富有正義感、使命感的"憤青"之流比比皆是,Dr.hou也曾自詡為"醫學憤青大叔"。"傷"得多了便磨去了"稜角"、"溼鞋"後便知河的"深淺"......但依然無法磨滅這"奧特曼、記者、律師、胸外科醫生"的多重性格下的"正直"!

院士的“防癌處方”,且聽小生“個體化”解讀

百姓關心的健康理念就是我的頭條

如何避免生氣?"自媒體便是最好的自己!廣闊的空間任由您馳騁,文筆的磨練更是人生的歷練,少去了市井的喧囂,獲得了全民科普的快樂"......(純屬個人理念,僅供參考!)

這便是Dr.hou製作的視頻中朴樹的一句歌詞"只有奄奄一息過,那個真正的我才能誕生"最"積極心理學"的轉角:該怎樣就怎樣,不藏著不掖著,氣要吼出來,但一定要找對場合和最適合自己特長的爽才能對沖那種致癌的"晦氣"。切記,良好的心態、正能量的處事、寧折不彎的毅力便是最好的"抗癌利器"!

院士的“防癌處方”,且聽小生“個體化”解讀

重生

院士的"抗癌處方"經過我這專科腫瘤醫生的解讀和加工,是否更有骨肉和"個體化"?

這種生活中的"抗癌處方"其實每人都有,就如我們臨床腫瘤醫生目前最推崇的"多學科會診(MDT)制度"那樣,三五好友相聚,共述防癌理念,適合自己的便是最佳的"全民大健康"!

Dr.hou的"柳葉道仁心"自媒體新手,尚未通過原創認證,您可隨意轉發,但為彰顯尊重原創,此句切勿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