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約莫是寒露,人人爲什麼愛在此時登高望遠?

寒露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屬於秋季的第五個節氣,表示秋季時節的正式結束;時間在公曆每年10月7日~9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95°時,第一個出現了“寒”字的節氣,而古人把“露”字作為天氣轉為寒涼的象徵。只是,這並不表示天氣就像冬天般嚴冷。

民間有句話說:“露水先白而後寒”,就是指白露過後,天氣更加酷寒。寒露約莫在每年的10月8日到10月9日之間到來。寒露的意思是指:氣溫比白露的那一段時間更為低降,白露那時候是“露凝而白”,而寒露是露氣寒,地上的露水也漸漸多了起來,都快要凝結為霜,天氣益發寒冷了。由於寒意愈盛,故得此名。


民俗文化:約莫是寒露,人人為什麼愛在此時登高望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

寒露的三候為:“鴻雁來賓;雀入大水為蛤;菊有黃花”。意思是說: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佇列大舉南遷。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並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是雀鳥變成的。菊花已普遍開放。


民俗文化:約莫是寒露,人人為什麼愛在此時登高望遠?


寒露的由來

民間流傳一個俗諺:“寒露百草枯”,它的意思是說在寒露來臨的時候,所有的花花草草都會凋零、枯萎。幸好這時還有不畏寒冷而持續盛開,深得君子喜愛且能為秋天增添另一股高潔氣息的花卉--菊花。

古代把寒露分成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這三候的意思是說:鴻雁在寒露之時,會排成人字或一字形的隊形來大舉南遷;天冷地寒的深秋,雀鳥都消失了蹤影,但是海邊會突然出現很多的蛤蜊,它們貝殼的顏色與條紋都與雀鳥的外觀很相似,所以古人會以為是雀鳥所變成的;寒露這時,鮮亮的菊花已經普遍盛開了。

寒露登高

寒露這時,有一大節日--“重陽節”(黃曆9月9日,又稱“菊花節”),同時大家亦喜歡出遊來“登高”。古人云:“

九月九日,採菊花與伏苓、松脂,久服之,令人不老。”在這個菊花繁盛的時節,古人會進行觀賞與摘採菊花、喝菊花酒、登高望遠等民俗活動。

中國的北方現在已經呈現一片美麗的深秋景緻,鮮亮的紅葉盡收眼底,令人驚豔;南方亦漸顯秋色轉濃之景,無論南北,大家都能夠外出登高來觀賞秋景。當重九登高節來臨,各地秋景勢必會吸引眾多的遊客彙集。


民俗文化:約莫是寒露,人人為什麼愛在此時登高望遠?


杜甫就曾經寫了一篇《登高》,主要講述杜甫在秋日登高遠眺江景時,因為年老多病又缺乏功成,而蔓延出無邊的悲慼心緒。這首《登高》還被讚譽為“古今七言律詩之冠”。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寒露之後,露水增多,氣溫更低。此時我國有些地區會出現霜凍,北方已呈深秋景象,白雲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北京人登高習俗更盛,景山公園、八大處、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地方,重九登高節,更會吸引眾多的遊人。​

想知道更多文化、風俗、軼事、傳統經典,請關注「珣玗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