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工局:我國軍工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關於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意見》是推動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頂層設計和行動綱領。


國防科工局:我國軍工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我國軍民融合的現狀如何?還存在哪些問題?軍民融合怎樣深度發展?如何降低“民參軍”門檻、破除“軍轉民”障礙、打通軍民資源共享通道?國防科工局有關負責人對此進行了解讀。

“民參軍”數量質量齊升

近年來,我國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和階段性成果。“民參軍”邁上新臺階。目前,取得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證的主要企業裡,民口企業已佔2/3以上,優勢民營企業佔比近一半。“民參軍”的質量和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層級已經由一般配套產品向總體和分系統提升。

此外,軍民資源共享不斷深入。3000多項國防科技工業的重大試驗設備和設施分三批向社會發布,一大批軍民技術和產品實現雙向互動。重大工程實現新突破,如嫦娥三號、北斗三號、天宮二號和神舟十一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大飛機C919等。

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龍紅山介紹,我國軍民融合發展剛進入由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過渡階段,國防科技工業領域的軍民融合,在思想認識、組織管理、運行機制、政策制度等方面還存在一些制約和障礙,頂層統籌不夠、軍工開放不夠、資源共享不夠、成果轉化不夠。

准入流程不便等障礙待破除

在民參軍方面,目前還存在任務渠道不暢、信息不暢、市場準入制度不夠完善、准入流程不夠便捷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龍紅山表示,按照《意見》要求,軍地正在研究採取一系列舉措加以改進。


國防科工局:我國軍工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首先實施軍品科研生產能力結構調整,面向全社會重新規劃和佈局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能力。進一步打破軍民界限,不分所有制,對全社會的軍品科研生產能力分類管理,真正實現同等能力同等對待的目標。

二是主動適應競爭性採購的要求,積極構建有序的競爭環境。將採用國際上比較先進的通行發展模式,推動系統集成商、專業承包商、市場供應商的體系建設。

三是完善市場準入退出機制。國防科工局正著手進一步縮減武器裝備科研生產許可領域的管理範圍。

四是推進軍民信息的對接。政府和軍隊有關部門將進一步健全信息收集、發佈和對接的制度,重點是要將收集的軍品採購和配套需求的信息向民口發佈。

國防科工局軍品配套與監管司司長簡明介紹,針對信息不對稱、需求對接不順暢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國防科工局聯合開通了國家軍民融合公共服務平臺。目前,已發佈3萬多條信息,軍民供需信息超5000條。

加強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

如何加強軍民資源共享和協同創新?國防科工局科技與質量司司長張良瑞表示,《意見》從完善軍民協同創新機制方面,提出了相關舉措。

建立國防科技協同創新機制。目前,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國防科工局正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相關措施,從創新管理、創新力量、創新鏈條、創新任務、創新資源、創新政策6個方面提出機制措施,推動形成全社會參與國防科技創新整體合力。

此外,還將建立與民口科技資源協調機制,加強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在發展需求、規劃論證等方面的對接和銜接。完善科技需求信息發佈共享制度。

今後還將進一步發揮國防科技創新基地作用。組建國防關鍵技術創新聯盟,重點針對全行業技術領域發展中的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問題,引導和支持軍工科研機構與民口科研機構、高等院校、社會組織等建立產學研用合作機制。

讓軍工產業更好發揮優勢

張良瑞介紹,國防科技工業在長期武器裝備生產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先進技術,也培養了一大批的高端人才,但很多科技成果依然處於沉睡狀態,沒有向民用領域轉移轉化。為此,《意見》從完善軍工科技成果的管理制度、加大軍工科技成果推廣力度和發展軍工高技術產業等多個方面提出了下一步舉措。


國防科工局:我國軍工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完善成果轉化政策、暢通成果轉化渠道,解決軍工科技成果不能轉、不想轉、不敢轉的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國防科技成果轉化相關配套政策;建設完善國防科技工業知識產權信息平臺,提升知識產權便利化服務水平;實施軍工技術推廣專項獎勵性後補助政策等。

充分發揮國防科技工業優勢,大力發展軍民融合產業。主要從三個方面發力:一是繼續發展民用核能、民用航天、民用飛機、高技術船舶和軍民兩用電子信息等典型的軍民融合產業;二是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技術產業為方向,推動形成具有軍工特色的新的經濟增長點;三是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從提供武器裝備向國家安全的多個領域拓展,服務大安全、大防務產業發展。

促進軍工與區域經濟融合發展。國防科工局將研究設立一批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創新示範基地,以重點和典型地區為載體,開展軍民融合政策措施先行先試的工作。

《意見》還提出了引入社會資本參與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龍紅山介紹,下一步主要採取三方面措施:一是修訂2008年出臺的軍工企業股份制改造分類指導目錄,把國有獨資和國有絕對控股的範圍進一步縮小,擴大社會資本參與的範圍;二是繼續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試點;三是繼續鼓勵和支持符合條件的軍工企業上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