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後觀察規律,伴隨症狀及體徵

發熱: 指當機體在致熱源作用下或各種原因引起體溫調節中樞的功能障礙,體溫升高超出正常範圍。

正常人體溫: 口測法36.3-37.2℃,肛測法36.5-37.7℃,腋測法36-37℃。
發熱後觀察規律,伴隨症狀及體徵

下午體溫較早晨高,劇烈運動、勞動或進餐後體溫略高,一般不超過1℃,老年人體溫略低,女性月經前和妊娠期稍高。

發熱的熱型與臨床意義:

1、稽留熱: 體溫恆定維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達數天或數週,24小時內波動範圍不超過1℃。見大葉性肺炎、斑疹傷寒及傷寒高熱期。
發熱後觀察規律,伴隨症狀及體徵

2、弛張熱: 體溫常在39℃以上,24小時波動範圍超過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見敗血症、風溼熱、重症肺結核、化膿性炎症和感染性心內膜炎等。
發熱後觀察規律,伴隨症狀及體徵

3、間歇熱: 體溫驟升高達高峰後持續數小時,又迅速降至正常。無熱期持續1天或數天,高熱期與無熱期反覆交替出現。見瘧疾、急性腎盂腎炎、膽道感染等。
發熱後觀察規律,伴隨症狀及體徵

4、波狀熱: 體溫逐漸上升39℃或以上,數天後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續數天後又逐漸升高,如此反覆多次。見布氏桿菌病、結蹄組織病、腫瘤等。
發熱後觀察規律,伴隨症狀及體徵

5、迴歸熱: 體溫急驟上升至39℃或以上,持續數天後又驟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數天後又規律性交替一次。見迴歸熱、霍奇金淋巴瘤、週期熱等。
發熱後觀察規律,伴隨症狀及體徵

6、不規則熱: 發熱無明顯規律。見結核病、風溼熱、滲出性胸膜炎等。

發熱伴隨症狀和體徵
發熱後觀察規律,伴隨症狀及體徵

1、寒戰 見大葉性肺炎、瘧疾、敗血症、急性膽囊炎、急性腎盂腎炎、流行性脊髓膜炎、鉤端螺旋體病、藥物熱、急性溶血或輸血反應等。

2、結膜充血 見麻疹、流行性出血、斑疹傷寒、鉤端螺旋體病等。

3、單純皰疹 見大葉性肺炎、流行性腦脊髓膜炎、間日瘧、流行性感冒等。

4、淋巴結腫大 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風疹、淋巴結結核、局灶性化膿性感染、絲蟲病、白血病、淋巴瘤、轉移癌等。

5、頭痛 見顱內感染、顱內出血等。其他部位炎症刺激也可引起頭痛。

6、肝脾大 見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肝及膽道感染、布氏桿菌病、瘧疾、結蹄組織病、白血病、淋巴瘤及黑熱病、急性血吸蟲病。

7、出血 見重症感染及某些急性傳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性肝炎、斑疹傷寒、敗血症等,也可見急性白血病、嚴重性再生障礙性貧血、惡性組織細胞瘤等。

8、關節腫痛 見敗血症、猩紅熱、布氏桿菌病、風溼熱、結蹄組織病、痛風等。

9、皮疹 見麻疹、猩紅熱、風疹、水痘、斑疹傷寒、結蹄組織病、藥物熱等。

10、昏迷 先發熱後昏迷見流行性乙型腦炎、斑疹傷寒、流行性腦脊髓膜炎、中毒性菌痢、中暑等;先昏迷後發熱者見腦出血、巴比妥類中毒等。

注:下篇更新咳嗽與咳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