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信縣 鼓子秧歌

陽信鼓子秧歌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鼓子秧歌”作為民間舞蹈形式,在陽信縣歷史久遠,主要分佈在陽信縣城西部的洋湖鄉、溫店鄉鎮以及附近周邊縣的鄰村。

據濱州文化志記載:“陽信的鼓子秧歌產生公元六百二十四年的前唐時期。”在當地的老藝人中還有這樣一種說法:“先有靈霄閣,後有大秧歌(也叫武秧歌)”。位於縣城西部洋湖鄉的靈霄閣(劉家閣)建於明代萬曆年間,是陽信縣最大的古建築群,每年正月十六日為古廟會(一直延續至今),來自惠民、商河、無棣、慶雲、濟陽等各縣的客商雲集於此。燒香還願,熱鬧非凡。離靈霄閣向東不遠(20華里)便是武定府(今惠民縣城孫武故里),在城外駐有兵營,每年正月十五軍民同樂,將士們手拿兵器擺成陣法,旗羅傘蓋,場面恢宏壯觀,舞姿粗獷豪放,動作健美大方,節奏強烈,大有氣吞山河之勢,更有勇往直前之宏魄。舞到熱潮,三教九流、和尚道士也加入其中,逐漸形成了今天的鼓子秧歌。組成舞蹈的主要角色是傘、鼓、花、棒。就其主要角色來講不少於三十二人才能組成一個秧歌隊,多則上百人到幾百人。其中所用的道具“傘”,是以古代帝王將相出巡用的“華蓋”演變而來,鼓子則是由古代的盾牌演化而來,鼓槌是短刀或矛,棒是由鞭演化而來。因此,舞蹈全過程基本上也是典型化了的古代軍事演練過程。即“閱兵、點將、佈陣、開打、收兵”。據老藝人講:鼓子秧歌所表演的故事,就是古代軍事家孫臏與龐涓打鬥的故事。第一個武傘所扮演的就是古代軍事家孫臏。

“鼓子秧歌”的主要伴奏樂器是大鼓和大鑼、手鑼、鈸、大釵、小釵等。其中大鼓是整個舞蹈的伴奏核心樂器。大鼓直徑是一米,聲如雷動,氣勢澎湃,震撼人心。

“鼓子秧歌”一般是春節過後開始排練元宵節前演出。一個村的秧歌隊都是由本村年齡大威望高的老人來帶領到各村演出,秧歌隊進村,鑼鼓鞭炮響起,形成了一個團結、融洽、和諧、歡騰、熱鬧的節日氣氛。

2009年“鼓子秧歌”被山東省人民政府批准列入第二批“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