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初期、商纣王子孙建立宋国,春秋晚期、被姜子牙子孙所灭

西周初期、商纣王子孙建立宋国,春秋晚期、被姜子牙子孙所灭

西周初年,在武庚叛乱被平定之后,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被周王朝命令代替武庚,继续统治殷民,被封于宋。刘向在《战国策.叙录》中说:“万乘之国七,千乘之国五。”宋,就是五个千盛国之一。

春秋时,宋曾一度强大,春秋五霸的霸主,其中一种说法认为,(公元前650——公元前637)宋襄公是五霸之一,但好景不长,宋国经过几次战争失败的打击,实力很快衰弱下去。但又由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春秋的晋楚争霸中,宋国饱受战乱之苦,为了避祸,它发起了两次“弭兵大会”。

西周初期、商纣王子孙建立宋国,春秋晚期、被姜子牙子孙所灭

宋国是春秋时代对外政策很不灵活的诸侯国,受兵祸也最为严重。一次楚国侵宋,围城九个月。把宋国弄到“易子而食”,人民无法生活下去的绝境,它深知弭兵(停止战争)的重要性。宋国执政者华元同楚国令尹子重,晋国中军元帅栾书关系都很好。听说晋楚有自动议和的意向,就从中积极活动,促成议和的召开。公元前579年夏,晋楚两国卿大夫,在宋国西门外会盟,第一次“宋之盟”召开。

第二次弭兵之会又是宋国的左师相戌的倡议下进行的。相戌利用和晋国的执政者赵武,楚国的令尹子木是朋友的关系。再一次发起了停止战争的弥兵运动,经过努力,第二次宋之盟会议召开。公元前546年5月至7月,盟会在宋国举行。有晋、楚、郑、鲁、齐、陈、卫、蔡和东道国宋等13个诸侯国的卿大夫和小国君主先后到会,秦国偏处西方,同意弭兵,但没有出席会议。

西周初期、商纣王子孙建立宋国,春秋晚期、被姜子牙子孙所灭

两次弭兵大会,虽然没有起到预期的目的,但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弭兵大会之后。在与会国之间停止了十几年的战争,尤其是晋楚两大国之间,在40年内没有发生军事冲突。战争的中心由中原转移到东南地区,即吴、楚;吴、越之间。

西周初期、商纣王子孙建立宋国,春秋晚期、被姜子牙子孙所灭

到了战国,在几个二等国里面。宋又算是最大的。宋兼并了淮泗的一些小诸侯国发展起来。从公元前四世纪中叶来看,宋东到今徐州西的几县,南到今安徽宿县,西到今河南商丘地区西部,北到今山东菏泽、定陶一带。地跨今河南,山东江苏,安徽四省。与齐、楚、魏等大国接壤。号称过5000乘之国,有像陶邑这样著名的都市,宋的国都在商丘(今河南商丘西南),后迁徐州。

宋经常受到邻国大国的攻伐。宋有时在受到一个大国攻击时,就向另一个大国求援。宋也和一个大国一起攻击另一个大国。如公元前312年,齐宋攻魏。秦远离宋国,但秦强大以后也觊觎宋国。

西周初期、商纣王子孙建立宋国,春秋晚期、被姜子牙子孙所灭

公元前322年,宋康王自立为王。宋康王在位的时间很长。一度强大,曾打败齐国取五城,打败楚国,占地300里,还打败魏国。灭滕伐薛攻取了淮北的地方,康王自信与齐、魏力量相当,康王想成为天下霸主的求霸心切,用皮囊盛些,挂起来用箭射,说是“射天”,“以示威鬼神”。要宫内宫外,国中人都呼他为万岁,惹怒了各国,骂宋康王是“桀宋”。公元前286年,齐国兴兵伐宋,宋军民溃败,城邑不守,宋康王逃到魏国,死于温。

齐灭了宋,独占宋国的地方,齐国乃是姜子牙的封国,宋国是商纣王子孙的封国,商纣王一脉至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