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依法嚴格保護智慧財產權

中國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保護知識產權上的態度是明確而堅定的,併為此付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明顯成效。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在改革開放中不斷髮展完善,也為改革開放提供重要支撐。進入新時代,中國把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作為擴大開放的一項重大舉措,強調這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再一次向世界傳遞了中國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

一、中國的知識產權制度伴隨改革開放不斷髮展和完善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為了更好地利用外資,引進國外先進的技術、設備和管理,加快自身經濟發展,鄧小平同志作出了“專利法以早通過為好”的果斷決策。1984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專利法。次年4月1日,專利法實施的第一天,就收到來自海內外的專利申請3455件。專利法從起草到正式付諸實施充分說明,我國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

知識產權制度在改革開放中不斷完善。中國知識產權制度建立伊始,就充分借鑑了國外的先進成功經驗,中國也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國外知識產權機構建立了良好關係,保持了密切聯繫。1980年,中國正式加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之後相繼加入了專利、商標、版權等領域的多個知識產權國際公約,在較短的時間內實現了中國知識產權制度與國際接軌。1992年,中國與有關國家簽署關於保護知識產權的諒解備忘錄,為履行其中的承諾,中國相繼對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進行了修訂。2000年前後,中國為滿足世貿組織關於《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又對相關知識產權法律制度進行了修訂完善。目前,中國已經加入了幾乎所有主要的知識產權國際公約,建立起了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法規,全面履行知識產權保護職責。

知識產權事業始終得到黨中央、國務院的高度重視。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對知識產權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刻揭示了知識產權發展的客觀規律、豐富內涵和重要作用,進一步明確了知識產權的功能定位,賦予了知識產權新的時代內涵,對知識產權工作提出了新的具體要求,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知識產權綜合管理改革試點總體方案》《知識產權對外轉讓有關工作辦法(試行)》《關於加強知識產權審判領域改革創新若干問題的意見》等重要文件,對知識產權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建立了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批准成立了全國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製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領導小組,批覆同意建立推進使用正版軟件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作出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的重要決定,實現了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誌等知識產權的綜合管理,為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作出了很好的頂層設計。

二、知識產權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知識產權保護營造了良好的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陸續制定出臺並多次修訂完善商標法、專利法、著作權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建立起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門類較為齊全的知識產權法律體系,為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時,不斷完善司法和行政保護工作機制,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和知識產權法庭,開展打擊侵權假冒專項行動,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在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下,全社會創新創造熱情持續迸發,商標申請量連續16年位居世界首位,發明專利申請量連續7年位居世界首位,中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佈的《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報告》中,中國名列第17位,成為首個躋身全球前20位的中等收入經濟體。知識產權保護也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為外國企業在華創新提供了有效保障,極大地促進了中外企業正常技術交流合作。截至2017年底,中國累計設立外商投資企業超過90萬家,實際使用外資2萬億美元;國外申請人在華申請發明專利累計超過177萬件,年均增長11.24%;累計商標註冊申請超過219萬件,年均增長15.49%,充分體現了外商對中國市場和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信心。

知識產權運用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40年來,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機制改革不斷深化,知識產權運營體系不斷健全,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得到培育壯大,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2016年,專利密集型產業實現利潤總額2.6萬億元,同比增長10.1%,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地理標誌產品產值超過1萬億元,有力地支撐了特色產業和精準扶貧;專利、商標、版權質押融資總規模超過1000億元,有效緩解了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知識產權使用費進出口總額達到333億美元,10年內翻了兩番;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主營業務為知識產權服務的機構數量超過2.6萬家;全國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達到15萬人,知識產權從業人員超過50萬人;2萬多家企業完成國家知識產權管理規範貫標工作,高校、科研院所及重大項目知識產權管理不斷加強,創新效率和成果轉化效益持續提升。我國在眾多領域研發掌握併成功運用了一批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加快了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有力促進了對外開放。習近平總書記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見證了一系列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協議簽署,在重大國際場合闡明中國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鮮明立場和堅定決心。我們積極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框架下的多雙邊事務,推動知識產權國際規則朝著開放包容、平衡有效的方向發展。紮實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建立起常態化的合作機制。建立中美歐日韓、金磚國家、中非、中國—東盟、中國—維斯格拉德集團等小多邊知識產權合作機制,與23個國家和地區開通專利審查高速路,越來越多的外國雙方當事人把中國作為在全球發起知識產權訴訟的優選地,中國加快從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跟隨者、學習者、遵循者向參與者、推動者甚至引領者轉變,成為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的堅定維護者、重要參與者和積極建設者。中國的知識產權發展成就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高度讚譽。美國前總統奧巴馬錶示,中方在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取得了良好進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總幹事高銳表示,中國1984年才頒佈第一部專利法,短短三四十年時間,已經建立起了世界一流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取得了令人讚歎的成績。

三、加快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服務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

 謀劃實施知識產權強國戰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也進入了新時代。按照黨的十九大作出的“兩步走”戰略部署,在抓好現有各項部署的落實,確保到2020年《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各項目標任務順利完成的基礎上,認真謀劃面向新時代的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制定工作,使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與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接續推進、壓茬進行。從2020年到2035年,力爭經過15年的努力,基本建成知識產權強國,使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躋身國際先進行列。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再奮鬥15年,全面建成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識產權強國,使我國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和服務居於世界領先水平,為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和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提供有力的制度供給和技術供給。

 持續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按照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戰略部署,積極推進知識產權領域改革創新。強化知識產權創造,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深入實施質量提升工程,加快建立高質量發展的指標體系、政策體系、統計體系和考核體系,推動知識產權事業高質量發展,並以此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化知識產權保護,探索構建集“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同保護”於一體的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體系,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從不斷加強向全面從嚴轉變。特別是要加快推動知識產權基礎性法律制度和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建設,加快專利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制修訂工作,建立侵權懲罰性賠償制度,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和創新環境。堅定不移實施知識產權同保護,依法有效保護在華外資企業合法的知識產權,吸引更多的外資企業來中國投資興業。深化知識產權權益分配改革,破除影響知識產權效益實現的體制機制障礙,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促進知識產權運用從單一效益向綜合效益轉變。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機構改革,建立高效的知識產權綜合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切實打通知識產權工作全鏈條,發揮各類知識產權的組合效應,更好地支撐創新發展。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放管服”改革,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知識產權註冊審查機構,提高知識產權註冊審查質量和效率,更好地服務創新創業。

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國際合作。知識產權不僅是創新驅動發展的“剛需”,也是國際貿易的“標配”。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外交思想統領知識產權國際合作,堅持多邊主義,完善全球治理。積極參與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世界貿易組織等框架下的多雙邊事務,持續貢獻更多中國智慧、中國方案。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知識產權國際合作,促進沿線國家經貿往來和科技文化交流,努力將“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深入推進知識產權周邊外交,中美歐日韓、金磚國家、中非、中國—東盟等小多邊合作,以及一系列雙邊合作,積極構建多邊、周邊、小多邊、雙邊“四邊聯動、協調推進”的知識產權國際合作新格局,持續提升我國在知識產權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影響力和應對各種糾紛的能力,在依法保護外資企業合法知識產權的同時,也讓中國的知識產權在國外得到有效保護,更好地支撐擴大開放。當前,尤其要堅決反對某些西方國家對知識產權規則的濫用和以保護知識產權之名行貿易保護主義之實,切實維護國家利益和企業的正當權益。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知識產權制度建設持續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力度不斷加大,不僅有力促進了我國的創新發展和科技進步,而且有效保護了外資企業的合法知識產權。立足新時代,我國將繼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並與世界各國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合作,全面推進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進步與完善。

中國依法嚴格保護知識產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