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道!從岳飛、郭子儀的下場,聊聊《孫子兵法》中的將領職業操守

前面我們已經分析了為將之道的六種敗局,今天我們繼續從《孫子兵法》出發,講講將領的職業操守,什麼樣的將領才是好將領,應該有什麼樣的職業道德?怎樣做才能不招君王的猜疑呢?孫子在其著作《孫子兵法》中給了我們一些啟發。

“故戰道必勝,主曰無戰,必戰可也;戰道不勝,主曰必戰,無戰可也。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節選《孫子兵法》

將道!從岳飛、郭子儀的下場,聊聊《孫子兵法》中的將領職業操守

1、能進能退:進不求名、退不避罪

優秀的將領必定是能夠看清形勢,戰場上能進能退。“進不求名”,進攻不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聲,也就是說不會因為自己的名聲貿然進攻或者前進。“退不避罪”,撤退不怕被追責,也就是說該撤就撤,不會因為怕被國君問責就不撤退。

將道!從岳飛、郭子儀的下場,聊聊《孫子兵法》中的將領職業操守

2、進退標準:唯人是保,利合於主

在《孫子兵法》中說了兩個關於將領進退的標準:一是“唯人是保”,就是所作所為能符合保護人民群眾的標準;二是“利合於主”,就是所作所為完全符合君上的利益,將領完全的無我,不考慮自己的利益。總結為將者的十六字方針——“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利合於主”。

將道!從岳飛、郭子儀的下場,聊聊《孫子兵法》中的將領職業操守

3、岳飛:唯人是保,但利不合於主

岳飛精忠報國,卻慘遭奸人所害,可謂是“千古奇冤”。但他符合《孫子兵法》中的“國之寶也”嗎?嚴格來說,岳飛恐怕算不上,為什麼呢?因為他雖然保護百姓利益,做到了“唯人是保”,但卻不符合“利合於主”的標準,所以他被皇上殺掉了。

“利合於主”的這個標準有時候比較難以控制,因為國君的利益有時候和人民的利益是相互衝突的。當初岳家軍的口號是“達到黃龍府,迎回二帝”,當時宋微宗和宋欽宗被金人俘虜,如果二帝被迎回來了,那麼現在的皇帝趙構將何去何從。而北宋的滅亡,最大的既得利益者便是趙構,因為原來輪不上他當皇帝,但現在卻當上了,你再讓他從皇位上下來,估計比殺了他還難受吧。所以民眾都想著要雪“靖康之恥”,但趙構內心可能是樂見其成。

其實,如果金國真的在實力上遠遠比不上宋國,他是不敢扣留二帝的。所謂“弱國無外交”,宋國那時候也是真的國力衰弱,所以才被人家欺負。雖然岳飛在軍事上取得了一定的勝利,但在趙構心裡,這正是簽署和平協議的最佳籌碼,他要抓住這個實際,而趙構在內心是也恨透了“迎還二帝”的口號,他後來和金國的合議上面,是要求將二帝作為人質抵押的,雖然二帝求趙構將他們要回去,只是當一個平民就可以了,但是趙構就是不搭理,只是要求金國送回了自己的生母。

岳飛所取得的威望以及他那種強烈的政治參與欲,讓趙構感覺很不舒服,所以他必然會伺機殺掉岳飛,殺岳飛的是趙構,秦檜只是趙構的刀,讓他在嶽王廟前跪了上千年,也是難為他了。其實,岳飛是“唯人是保”,而秦檜是“利合於主”,他們兩個人各佔一個標準,如果皇帝的訴求和人民的利益是一體的,那麼他們就是在同一條戰線上的戰友。但事與願違,所以秦檜能得到當時皇帝趙構的賞識,而岳飛成為了人民懷念的英雄。

將道!從岳飛、郭子儀的下場,聊聊《孫子兵法》中的將領職業操守

4、郭子儀:大富大貴的為將典範

接下來,我們說一個正面的例子,一個完全做到了“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人是保,利合於主”的標準,他就是郭子儀,他不但自己壽終正寢,連整個家族都大富大貴。而郭子儀能成功的原因有三條:1、有真本事,功勳卓著;2、對皇帝毫無二心,且從來不設防。他說自己的命就是皇上給的,皇上隨時想殺就殺,那不是我考慮的問題。3、他的一生中,國家基本沒有太平過,所以沒有遇到“飛鳥盡良弓藏”的局面。

郭子儀一生戎馬疆場,安史之亂中,他先在河北打敗了史思明;後來又收服了洛陽和長安,功勞居平亂之首,先被晉升為中書令,有封為汾陽郡王,直到84歲的高齡才告別戰場,天下因為有他而太平,但能做到“權傾天下而朝不忌,攻蓋一代而主不疑”,這是歷史上非常少有的情況。郭子儀一生坦坦蕩蕩,從來不對皇上設防。當時有奸臣猜忌說她要謀反,用計讓皇上召他來,如果說他不來就是謀反,如果他真來了正好把他拿下。結果郭子儀一分鐘都不耽誤,他說這顆腦袋本來就是皇上的,皇上想要隨時都可以拿去。

有一個小故事,郭子儀的兒子郭曖娶了公主,有一天兩口子吵架了,公主說我爹是皇上,你敢對我無禮。郭曖回嘴道,皇帝算個啥,那是我爹不想當罷了,要是我爹想當,輪得到你爹嗎?公主氣的立刻回宮向皇上哭訴,把這大逆不道的話說給皇帝聽。

這在古代絕對算得上滅門的死罪。但郭子儀去皇帝那裡謝罪的時候,皇帝卻說,哎呀都是小孩子家吵架亂說話而已,咱們不用管。然後,郭子儀回家後將兒子打了一頓,這事就過去了。通過這件事,可見皇上對郭子儀的信任。

將道!從岳飛、郭子儀的下場,聊聊《孫子兵法》中的將領職業操守

5、一點啟發:努力工作,等待被開除

在公司打工,老闆就是公司這個小團體的決策人,也就是皇上。從《孫子兵法》上說的“利合於主”就是要求我們要以老闆的角度來思考問題,始終和老闆站在同一戰線上。然後,崗位和工資是老闆給的,老闆想給多少,是他的事情,我們要將自己該做的事情做好,不要去分心考慮什麼時候升職加薪,什麼時候拿到獎金。我們要做的是努力工作,等待被開除。為什麼說等待被開除呢?因為只要你做事,就會犯錯,而且還很有可能會得罪其他人,如果出現“奸臣”,難保不會被誣陷,但“退不避罪”,我們仍然要有原則,做好自己的工作,等待被開除就是一種態度,就像是努力生活,等待死亡來臨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