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阿木爾林區人端上「潮」飯碗

大兴安岭阿木尔林区人端上“潮”饭碗

阿木爾林業局龍河管護區“王家大院”女主人楊春芝正在為遊客烹製菜餚

經濟視野網10月15日電(本網記者趙洪軍 通訊員王力)不經意間,中國已經走過了改革開放40年,40年波瀾壯闊,40年滄桑鉅變,40年前,大興安嶺阿木爾林業局人住的是板夾泥房和帳篷,吃的是棒米麵窩窩頭,穿的是帶有補丁的衣服……40年後,林區人住上了樓房,用上了暖氣、自來水,頓頓吃魚、肉、大米、饅頭,富裕起來的人們有的買了私家車,小日子越過越紅火。40年,林區人民從伐木工到守護青山綠水,他們用不忘初心的執著,用辛勤的汗水親眼見證了國家的發展,林區從伐到保,從貧窮到富裕的時代變遷。

阿木爾林業局自1970年建局以來,逐步建立起了完整的木材生產體系,伐木頭、賣木材成為林區人主要經濟來源。2014年全面停伐後,林業局從停伐陣痛中逐步走了出來,闖出了一條以森林生態旅遊產業、管護區經濟與網紅經濟融合發展的新路子,林區人端上了“潮”飯碗。

大兴安岭阿木尔林区人端上“潮”饭碗

阿木爾林業局網紅劉老四在改造成的民宿房間展示粉絲贈送的“老鐵之家”書法作品

吃“螃蟹”——端起旅遊飯碗

在龍河管護區有一個“王家大院”,G331國道從門前經過,每天到此吃飯、住宿的遊客絡繹不絕。

大院主人50后王長青,是林業局退休職工,在木材生產一線當油鋸手,1984年因工負傷摘除了脾,1999年辦理了病退。

本就右手殘疾的王長青說:“我上有老、下有下,不想當月光族,就的努力付出,才會有回報。”

正是靠著這份執著,王長青、楊春芝夫婦倆抓住林業局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的商機,2017年在原有“驢友之家”的基礎上,投入30萬元,於2018年5月份擴建成了集餐飲、住宿於一體的農家院。

天道酬勤。夫婦倆在院子裡種植了辣椒、茄子、毛蔥、老山芹等家常菜、山野菜,養殖了麻雞、黑雞、三黃雞小笨雞200多隻。

精明的夫婦倆還幹起來了為過往長途車輛輪轂冷卻、加水、救援的服務。也正是靠實打實的服務,得到了遊客的認可,一傳十,十傳百,成為遊客的週轉驛站。遊客的到來,也給夫婦倆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僅今年5月到9月實現收入10萬多元。

旅遊業的發展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據統計,龍河管護區開辦飯旅店達到了9家,養殖肉牛110多頭、梅花鹿26頭、雞鴨鵝1100多隻。

大兴安岭阿木尔林区人端上“潮”饭碗

四川成都的遊客在阿木爾林業局龍河管護區“王家大院”,準備就餐情景

當“藍領”——端起山珍飯碗

在阿木爾林業局一提起王玉海、高桂傑食用菌養殖大戶無人不知。17年前,60后王玉海、高桂傑買斷下崗後,看準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關注身體健康這一點,堅持食用菌養殖,並摸索出了產量高、口感好、色澤優的養殖方法。

王玉海憑藉養殖技術,在原綠林管護區場址養殖黑木耳、靈芝10多萬袋,高桂傑在山下開辦“藍領”山特產品經銷店,形成了“前店後廠”的經營模式。

昔日,大山裡的人們看不上眼的果乾、黑木耳、靈芝、黃芪、樺木茸等林下產品,如今成為了林區職工增收致富的“搖錢樹”。今年新開業的金壘山珍禮品店的負責人魏繁鑫介紹說:“我最多一天銷售了4千多元的林下產品,平均每月銷售額3萬多元。現已發展北京、河北、山東等省市的代理商40多個,佔銷售額的60%。”

正是微商、經銷商、養殖戶等藍領,有力的推動了林區經濟轉型發展。據統計,阿木爾林業局現有“藍領”210多人,創辦微店、網店150餘家,建立山產品銷售實體店27個,微商每月報單量達到了1500多單。

做網紅——端起網絡飯碗

幾年前,誰都不會想到用玩手機也能掙到大錢,現在在阿木爾林業局變成了現實,並且由線上到線下、由虛擬到民宿,規模越做越大。

80後網紅劉老四是林業局職工,2017年8月他看到網紅大成子利用手機平臺軟件“快手”富裕了起來,便把燒烤店轉給了別人經營,專心幹起了“快手”,每次直播1個半多小時,能掙到700多元錢。

經過一年多的發展,劉老四粉絲達到了21萬多,並接待了來自全國各地粉絲400多人。

面對粉絲來到藍莓小鎮,劉老四沒有地方安排住處的尷尬,今年9月份在林業局的幫助下,利用一處閒置凍害房,改造成民宿。

劉老四介紹說:“房子有300平方米5戶,我把期中3戶改造成民宿,1戶改造成有木炭火鍋、鐵鍋燉,還可炒菜的餐廳,能一次滿足12人居住。”

劉老四的母親王柏芝高興的說:“原來我認為兒子玩‘快手’是精神病,現在我們全家都支持他做下去。”

互聯網,成為林區經濟發展的新動能、新引擎。截至目前,阿木爾林業局有20萬粉絲以上網紅3人,網紅影響力正逐步擴大。

動力來自思想的解放,成功來自辛勤的付出。彈指一揮間,40年的改革開放發展歷程,只是歷史長河一瞬,卻註定載入史冊、光耀千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