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容瓦解四大漢室宗親,忽悠太后垂簾聽政 郭威距寶座僅一步之遙

本文是契丹往事番外篇系列第124篇

續:《 》

乾祐三年(公元950年)11月24日,以郭威為首的後漢百官接李太后詔令,公推嗣皇帝。

郭威等人計議已定,回覆太后,開封尹(首都行政長官)劉承勳是最為合適的人選。劉承勳是高祖劉知遠的幼子,十來歲年紀,雖職任開封尹,不過以皇子身份空食爵祿,並不到任視事。郭威打的如意算盤是,劉承勳年幼便於掌控。倘若奉立長君,難免掣肘。檯面上的理由很充分,以血緣親疏論,劉承勳自然比先帝的兩位皇弟劉崇、劉信和養子(劉崇之子)劉贇更具合法性。

郭威呈上擁立劉承勳的奏章後,李太后卻說,劉承勳纏綿病榻已久,行動不便,難以承繼大統。為示公允,李太后准許眾臣赴劉承勳府上探病,親辨真偽。

探視罷,郭威基於同樣的理由,轉而支持高祖養子、武寧軍節度使劉贇入嗣。

從容瓦解四大漢室宗親,忽悠太后垂簾聽政 郭威距寶座僅一步之遙

不久前,河東節度使劉崇聽說郭威引北軍入京,逼死了隱帝劉承祐,怒髮衝冠,椎心泣血。他立刻在河東戰區內頒佈戰爭動員令,準備進軍汴京,興復漢室。另遣使聯絡各藩鎮,共襄盛舉。而今,京中線報稱,郭威率百官擁立兒子劉贇即位,已獲太后首肯,大喜過望。隨即解除戰備,開始籌備慶典。

第二天,宮中正式頒佈太后詔令:徐州(武寧軍戰區總部駐地)節帥劉贇天資穎悟,德行素著,先帝愛如己子。正是君臨萬國,撫育百姓的帝王之選,有關部門理應備齊天子乘輿迎接他入京即皇帝位。

群臣山呼領旨,郭威敦請百官之首、太師馮道為接駕正使,樞密直學士(國防部首席參議)王度和秘書監(出版署長兼國圖館長)趙上交為副使隨行。

臨行前,心懷疑竇的馮道專程詢問郭威:“迎武寧軍節度使入朝,郭侍中是發乎真心嗎?”郭威咬破手指指天為誓,聲稱絕無二心。馮道這才放心上路,笑道:“老夫平生不打誑語,侍中千萬不要令我成為無信無義之人!”

此時,曾被劉承祐依為肱股的皇叔慕容彥超自駐地兗州解來人犯一名,送交郭威。該犯是參與“永福殿事變”的佞臣飛龍使(皇家馬廄管理官)後匡贊。南軍崩潰時,後匡贊隨慕容彥超逃回兗州,以為會受到庇護。不料,慕容彥超眼見郭威得勢,翻臉無情,將他捆送汴京,作為向郭威輸誠的“投名狀”。

武寧軍節度使劉贇離鎮進京,河東節度使劉崇額手稱慶,泰寧軍節度使慕容彥超又婢膝投效。分掌重鎮的漢室宗親四去其三,郭威好不得意!剩下忠武軍節度使劉信形單影隻,不足為患。郭威密令申州(河南信陽)刺史馬鐸暗中行軍到許州(河南許昌、忠武軍總部駐地),以備不測!

從容瓦解四大漢室宗親,忽悠太后垂簾聽政 郭威距寶座僅一步之遙

三天之後,郭威又率百官到後宮叩見太后,懇切地上奏:“新皇帝抵達汴京,至少還需要十天時間。國事紛繁複雜,朝中沒有主心骨可不行。臣等恭請您垂簾聽政!”

11月29日,李太后駕臨前朝臨時處分軍國重事,辦理的第一件事便是封賞此次南下“兵諫”的北軍將領。宣徽南院使(大內總管)王峻榮任樞密使(副宰相兼國防部長);侍衛步軍都指揮使(近衛軍步兵總司令)王殷擢升為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近衛軍總司令);將隱帝劉承祐的密詔原封呈交郭威的鄴都將領郭崇威和曹威分任侍衛馬軍都指揮使、步軍都指揮使。

說來也巧,當天下午,鎮州(河北正定)、邢州(河北邢臺)兩地均傳來緊急軍報:契丹賊酋耶律兀欲親率數萬騎兵大舉入侵,首戰攻打邢州屬縣內丘,連續圍城五天。城中約五百多戍卒背叛父母家邦,突然開城投降,內丘慘遭契丹屠城。耶律兀欲隨後又攻陷了深州(河北深州)以北的屬縣饒陽。河朔危在旦夕,請朝廷火速發兵營救!

從容瓦解四大漢室宗親,忽悠太后垂簾聽政 郭威距寶座僅一步之遙

李太后大驚,急召郭威入宮,命他即刻回師鄴都(河北大名),統籌前線防務。郭威將政事交予司徒竇貞固和左僕射蘇禹珪,軍事後勤委託王峻負責,汴京守禦由王殷全權處置。

十二月初一,郭威統領原北軍大部自汴京出師,北上抗遼。(待續)

延伸閱讀:《 》

參考書目: 歐陽修《新五代史》 司馬光等《資治通鑑》 薛居正等《舊五代史》 陶嶽《五代史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