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常識」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中國書法源遠流長,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研習、欣賞書法,可以增加書寫的美感,增進對民族文化的瞭解和熱愛,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

臨摹有兩個意思,一是臨,一是摹。摹是在範字上直接摹寫,或用透明紙壓在範字上描,或在範字的紅模上描(這叫做“描紅”),寫成的字跟範字一樣大小。臨是看著帖上的字,在另外的紙上臨寫,寫的字可以放大,也可以縮小。

臨和摹各有長處,也各有不足。古人說:“臨書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而多失古人筆意。”意思是說,臨容易學到筆畫,可是不容易學到間架結構;摹容易學到間架結構,可是不容易學到筆畫。從難易程度來說,摹易臨難。不管是臨還是摹,都要以與範字“相像”為目標,從“形似”逐漸過渡到“神似”。

練習書法最好是臨和摹結合起來,各揚其長,各避其短。此外,還要經常讀帖,仔細觀察、分析、體會,可以邊讀邊用手“空臨”。只要功夫下得多了,讀帖和寫字的能力自然會增強,對書法美也體會得更深了。

欣賞名家書法,是揣摩、領會名家書法的美感形象、審美價值。凡是供臨摹的名家書法都值得認真欣賞,但值得欣賞的名家書法,不一定都要求我們拿來臨摹。書法是以作品中的美的點畫、字形和章法(佈局)等傳達書寫者的功力修養、性格氣質和精神境界的藝術品,欣賞時應多多品讀,認真領悟。

顏真卿是唐代與歐陽詢、褚遂良和柳公權齊名的四大書法家之一,顏體書法在我國書法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顏體書法點畫豐厚飽滿,結構闊大端正,整體上顯得大氣磅礴,雄壯剛強,莊嚴肅穆,有人稱讚它如“金剛怒目,壯士揮拳”,也有人稱讚“自羲(王羲之)、獻(王獻之)以來,未有如公者也”,顏體書法對後世書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顏體楷書名作有《多寶塔碑》《顏勤禮碑》《顏家廟碑》《大麻姑仙壇記》等,行書名作有《祭侄文稿》《劉中使帖》《裴將軍詩》等。

下面以《顏勤禮碑》為例,來談如何臨摹顏體楷書。

結構 內外結構的字外緊內松,裡面寬鬆,並向外面“撐”,外緣的筆畫(尤其是豎)向外凸出,給人飽滿、寬博的感覺,如“國”“司”等字;上下結構的字上緊下松,重心偏於上方,給人以崇高、挺拔的感覺,如“楚”“嶺(嶺)”等字。

「文化常識」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文化常識」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文化常識」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文化常識」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筆畫 顏字橫畫很細,豎畫很粗,有的豎畫粗於橫畫好幾倍。橫畫收筆處重按,非常突出;出鉤時先收鋒,而後上提出鋒;捺筆也是先收後放。多數筆畫起收要回鋒,而且是圓的,稜角不分明,給人以敦厚、深藏的感覺;只有撇捺出筆是勁利的,而且是中鋒出筆。多數字的主要一筆下筆很重,沉穩有力。

「文化常識」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臨摹顏字,最好是寫大字,要寫出“大氣”來。另外,如果原碑有的字缺損得厲害,練習時可以跳過;有的筆畫略有缺損,可以揣摩、推測著寫。

下面我們來欣賞顏體行書《祭侄文稿》。

《祭侄文稿》是顏真卿祭奠從侄季明的文稿。季明在安史之亂中義不降賊,舉家殉國。顏真卿在老淚縱橫中撰文作祭,悲憤之情讀之可感。後人稱之為“天下第二行書”。下面從三個方面欣賞。

筆畫 與顏體楷書相比,起筆、轉折和收筆都有簡化傾向,信筆而成,不作停頓和回鋒,顯出文稿的特點和行書的特點。筆畫中部粗於首尾,有力大氣沉之勢。筆畫邊緣凹凸不平,顯得凝澀而無浮滑之病。許多筆畫成為“飛白”(筆畫中露出絲絲點點的白地,像是枯筆寫成的樣子,如第四列“輕車都尉”的“車”字一豎下半部),具有特殊的藝術效果,也隱隱透露出書寫時的悲情和怒氣。(見後面附帖,下同)

結構 其結構也有打破常規、趨於簡化的傾向。許多字四面微凸(如第三列“蒲州”二字、第四列“開國”二字),顯得雄渾飽滿;少數粗重的字筆畫重疊(如“輕車都尉”的“車”字),則顯得茂密。

章法 佈局方面,字形大小、字距行距、墨色淺重,均變化無常,不死板。塗改、增添之處依然如故,盡顯天然本色。全篇前後佈局也有變化。首列數字稍工整,筆畫粗重,字字獨立,像是強壓胸中怒火,又像醞釀書寫情緒;自第三列開始,字漸草率,大小、斜正、字距、行距都有明顯變化,漸漸進入悲憤情態;到文稿末尾,書寫迅疾而極潦草,滿腔悲憤如暴風驟雨傾瀉無餘。

帖中許多章印是後人收藏和鑑賞後所蓋的。

原作很長,這裡僅選一部分附於後面,帖文如下:

維乾元元年歲次戊戌九月庚午朔三日壬申,第十三叔銀青光祿(大)夫、使持節蒲州諸軍事、蒲州刺史上輕車都尉、丹陽縣開國侯真卿,以清酌庶羞祭於亡侄贈贊善大夫季明之靈……

「文化常識」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文化常識」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文化常識」臨摹、欣賞顏體書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