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跑車接孩子被踢出家長羣:花自己的錢,真的錯了?


開跑車接孩子被踢出家長群:花自己的錢,真的錯了?

01

最近杭州的一個爸爸火了。

起因是他開法拉利跑車送孩子上學,被其他家長看見後,由老師出面要求家長不要開這樣的跑車送孩子,以免引起孩子之間的攀比之心。

這位年收入幾百萬的企業高管,本身就是一個跑車迷,因他對老師提出的這個觀點並不認同,在家長群回懟了幾句,就被秒踢出家長群。

一起來感受一下。


開跑車接孩子被踢出家長群:花自己的錢,真的錯了?

這場辯論還沒正式開始,這位爸爸就被拉下賽場,對話強行終止。可以說,那一瞬間的感受,就是自己有錢,花錢也變得的不開心。

網友們為這位爸爸叫屈,大多覺得這位爸爸說話邏輯清晰、有理有據,花自己的錢,有什麼錯?

不少網友甚至把矛頭指向老師,覺得這位老師把家長踢出群,做法太欠妥,純粹是老師有問題。

你怎麼看?

02

雖然沒有更多的信息,顯示這件事情的真偽,我們假定這張圖,是真實存在,具體來分析一下。

首先,究竟是老師還是其他學生家長作為群主臨時起意,把這位爸爸請出家長群,僅憑一張被打了馬賽克的圖片,我們其實是無法做出判斷的。

因此,部分圍觀網友,以此亂給老師“扣帽子”的言論,本身也是欠妥的。

根據對話,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老師發言在群裡@某同學的爸爸,說的是“有家長反應”開跑車接送孩子這樣不好,理由是“會引起孩子們”的攀比心理,這樣不利於教育。

接著馬上就有一些家長幫腔,認為有錢也應該低調,送孩子開個普通車不行?反正你也不差錢諸如此類。

面對突然而來的“網絡暴力”,這位爸爸據理力爭,首先回應老師覺得這個問題不是問題,自己想給孩子最好的並沒有錯。

其次,他有力回擊了其他家長的指責,按照他的回覆,可以說是邏輯清晰、有理有據,針對孩子本身受到的影響回覆後,實話實說,自己不願意特別再買一輛普通車服務其他人。

這個“服務你們”就很有意思了。通過雙方的對話能看出來這位爸爸很有個性,不願意按照別人的想法來活,更不願意被其他家長的意願綁架。

不過回懟的結果,就是被踢出了群。

我覺得這個被踢出群的行為本身,可能並不是大多數人覺得群主太狹隘的一面。很有可能是沒想到對方能回懟的這麼有力,感覺這個踢群的行為本身,有點想先“冷處理”,防止事態擴大的“本能反應”。那一刻,多半還沒想清楚,該怎麼回覆和處理,結果沒想到算是雪上加霜,在圍觀者的眼中,這種行為顯得更加不當。

03

有人說,這是人性中嫉妒的本身造成的。人們總是不會在意離自己遠的人,而是很在意與自己身邊熟悉的人和事進行比對,結果一下子,照出別人的成功和自己的失敗。

往往這樣的結果,總是主動刻意去比較的那個人,自己活在煩悶中。

嫉妒這件事既然是人性本身的特點,但也會有兩種結果:一種可能在比較中奮進,覺得身邊有人能做到的事,自己也應該努力做到,算是有點“知恥而後勇”的味道。

另一種則是通過冷言冷語打擊報復,讓別人不開心中自己得到滿足。

這樣的結果自然只會讓自己和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不過,如果本身並不在意和對方比對的價值標杆,那倒是另當別論了。

但如果在意,試圖通過打壓別人的方式,讓自己找回面子和信心,其實就是“掩耳盜鈴”了。

家長群建立的本身,初心是交流孩子的學校生活與學習,和議論家長,不應該有任何關係。

但不得不說,如今一些閒的沒事做的家長,竟把這裡變成了施展自己人生抱負的地方。

特別是很喜歡通過在群裡公開發表一些言論,表達自己所謂“對老師的支持”。那不太發言的另一群家長,自然也就有了看得見的對比與區別。嚴重的,竟然還有發展到議論和指責其他家長的。可怕的是,還有極少數的家長,竟借老師的手,來實現對其他家長的打壓,以此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

這位爸爸倒是一眼看清了事物的本質,直接用對方的矛來戳對方的盾,說出了是孩子攀比太脆弱的真相,不過是不想迎合家長的意圖罷了。

我想起之前看過的書,恰好成了面對脆弱的最好方式。作者塔勒布在《反脆弱》一書中所定義的脆弱的另一面應該是“反脆弱性”。

特別指出,反脆弱性不僅能從混亂和波動中受益,而且需要這種混亂和波動,才能維持生存和實現繁榮的事物的特性。

杭州這個爸爸,在這裡用了“脆弱”這個詞,是對“開跑車就是攀比”這種片面觀點的回懟。藏在背後的邏輯裡,還有很多他說不盡以及沒有說出口的話。

現在讀書,看到別人開跑車就脆弱了,那麼孩子長大成人後,見到更多這樣的人和事,繼續這樣脆弱,還能好好的活下去?

最重要的是,他還直接表達了自己,不願意迎合和順從其他家長建議,買個普通車接送孩子,他認為此舉沒有必要。這才是被踢出群,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以這位爸爸處事的風格就能看出,他活得比較率性,不會輕易的被周圍人的看法影響。

但人都有軟肋,他不擔心自己,只是不可免俗的擔心自己的孩子,可能會受到孤立和排擠。

04

這位爸爸有錯嗎?如果真的有,那只是因為他說了實話。

老師在家長群裡公開提醒和批評家長的行為,明顯欠妥。

更何況還是在其他家長的“提醒”之下,明顯屬於班級管理經驗不足,才會用這種不太高級的教育與溝通方式。

就算這件事,真的已經引起了孩子們之間的貧富差距觀念以及助長了攀比心理,作為老師,收到其他家長意見後,也應該單獨和這位家長溝通。

針對孩子們有不良表現的一些細節,告知並尊重這位爸爸真實想法後,找到雙方都認同和理解的處理方式才是正解。

相信這樣的處理方式,大多數家長都不會置之不理,就算是為了自家孩子健康成長,也會努力尋求更好的解決方式。

05

我想起以前一個boss夫人對我另外一個同事的“勸說”,大意也是說對方,你婆家有錢也不要高調,顯得太張揚了。有錢呢,你悄悄花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比如說你週末飛機來回去哪兒旅行一下,自己也開心了,別人也不知道,這多好?免得生活中引起周圍人的不快,這對自己事業發展不利。

我當時就覺得,多半這位夫人,自己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可同事未必喜歡旅行這些呀?所有用自己的方式意淫別人的人,其實都是自己的心魔作怪。

錢本身並沒有錯,只要掙的堂堂正正、乾乾淨淨,花自己的錢選擇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別人真的無權干涉,也不應該去過度關注。

話說也正是因為總這樣很無聊又熱衷過度關注別人,自己才生活得這麼普通吧。

見不得自己周圍存在有錢人,只要有比自己過得好的人,自己的生活就不痛快。這樣的邏輯,果然比比皆是。

其實,我週末接孩子回家的時候,也總會遇到有住校生的家長,開著各種豪車來接送孩子。

有一次,我還坦然地把自己的普通車停在了一輛勞斯萊斯車的旁邊。

但我內心的價值比對的座標並不是這個,自然不覺得我開不起那樣的豪車就低人一等。

甚至我兒子會開心的說:“哇,好漂亮的勞斯萊斯,真酷。”我也會表達對這輛車本身的欣賞。

但最重要的是,我會告訴孩子,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你沒有看到的好東西,你沒有經歷過的生活方式以及你還沒有見過的更大的世界。還會積極鼓勵他,有喜歡的好東西,就應該通過自己辛勤努力去獲得。

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才不會讓孩子陷入盲目的攀比,而那些害怕孩子一看見好東西,就產生攀比之心的家長,其實是內心自己的攀比心魔在作怪。

他們慌慌張張地試圖屏蔽掉孩子眼中看到的一切,以為施加壓力改變其他家長的做法,真的太不高明瞭。

王陽明說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也就是說,花是什麼樣的,取決於觀者心裡看花的感受。千萬別因自己的狹隘,影響到孩子的世界觀。

要是你的人生以及傳遞給孩子的生活方式,只剩盯著眼前的人去攀比這一條路可走,那這樣的人生,絕對不會充盈和喜悅。

後果無需多說,但我相信,這一定不是你想要的結果。

共勉。

@作者妮妮:

曾任記者多年,獲行業內最高大獎。

12歲帥哥的少女心辣媽,有深度的話癆達人,真誠幽默的非著名閱讀推廣人。

個人微信公眾號:妮妮小屋(ninixw),歡迎與妮妮交流閱讀與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