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土匪给出答案:谁截谁找死!

战争其实打的就是情报战,一个好的情报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输赢,在中国古代就有很多这样的战争,因为情报不行而影响了整场战局。

“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土匪给出答案:谁截谁找死!


就拿历史上著名的官渡之战来说,曹操只有两万人马,而袁绍却有十一万大军,但是最后惨败,而这场战役袁绍就是败在情报上的。官渡之战的决定性战役就是乌巢之战,当时袁绍错失了两次机会,第一次是没有刺探到曹军深夜出营的动向,第二次机会是误以为曹营空虚派大军偷袭,最终不仅没有夺下曹营反而还丢失了自己的营寨,袁绍于丧家之犬一般逃窜,从此再无翻身余地。试想如果当时袁绍掌握了曹军动向,定可轻而易举的击溃曹军。

“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土匪给出答案:谁截谁找死!

还有历史上有名空城计,春秋时期出国公子元为了得到嫂嫂的欢心就率军攻打郑国,楚军兵强马壮,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打到了郑国的城下,这时候郑国兵力空虚,向盟友齐国求救,但是明显公子元是不会给他时间的,郑国想守到齐国兵至明显是不可能了。于是这时候郑国的大臣叔詹就请命有一计可等援兵到达,这就是空城计。

他令城墙上五一士卒,城门打开,百姓、店家照常营业,这时候仅仅是为了讨嫂嫂欢心的公子元就起了疑心,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刺探虚实,还没等他弄明白怎么回事的时候齐国的援军已经赶到了,而公子元看大势已去就果断撤军了。试想当时如果公子元知道虚实,直接放马进攻就不会有什么空城计了。这就是情报的作用。

“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土匪给出答案:谁截谁找死!

在古代的八百里加急时候没有电报、没有手机电脑、甚至连汽车都没有,唯一最快的交通工具就是骑马,那么情报这么重要,当时的“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呢?

先解释下“八百里加急”,所谓八百里加急就是一天跑八百里。当然,这可不是用“赤兔”这中神驹达到的,而是用马命和人命换来的,为了达到这样的速度派出去的情报员必须减去不必要的辎重,所以一般只带一点口粮和水,马不停蹄。古代建的有驿站,养的都是一些好马,情报员每到一个驿站就换马,如果不换的话按照马匹奔跑的速度可能跑不到下一个驿站,就是这种速度。换马就保证了马匹的充沛,一般情况下一天就是300里,紧急情况就是800里。

“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土匪给出答案:谁截谁找死!

而从古代的土匪口中更能形象的来表示“八百里加急”到底有多急,用一句话说就是皇帝的疆土内一路绿灯,不管你是山林草寇还是当地知府,对情报员不能盘查,不能拦截。一般“八百里加急”都会挂一面黄旗,只要看到了就知道这是送紧急军情的,立马放行。土匪是这样说的,“八百里加急”不能拦,也不敢截,谁去拦截就是找死,因为不仅当地的官员会下令剿灭你,甚至皇帝会亲子派兵灭了你。所以也没有人愿意去碰这样的晦气。其实古代虽然科技落后,但是也会尽最大的努力去保护情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