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晉竹林七賢,是真名士自風流,還是放蕩不羈自甘墮落?

魏晉竹林七賢,是真名士自風流,還是放蕩不羈自甘墮落?

文|歷史有嚼勁

魏晉時代是個動盪的年代,也是個狂士頻出的年代。當時的人們狂聲高歌,食鱸魚蓴菜,痛飲烈酒。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魏晉名士的趣事。

也許大家沒聽過周顗(yǐ),但大家都聽過那句“我雖不殺伯仁,伯仁卻因我而死”吧。周顗的字就是伯仁。他和親朋好友席間飲酒的時候,經常會言語不檢點,汙言穢語時常有之。有人就因此嘲諷他。結果他絲毫不以為恥,朗聲回答說:“吾若萬里長江,何能不千里一曲。”就是說他自己像萬里的長江一樣,氣勢宏大,自然不可能一路都是直的。而相比長江萬里來說,千里的小曲折也無足輕重。他自己是真名士,處處得意,這點小缺憾也未嘗不可原諒。

魏晉竹林七賢,是真名士自風流,還是放蕩不羈自甘墮落?

“竹林七賢”之一的劉伶,非常痴迷於飲酒。他經常跟妻子要酒,妻子一生氣,就砸了酒翁潑了酒,哭著勸他說:“你喝酒太過了,這不是養生的道理,你得趕緊戒酒。”劉伶滿口答應,但要求在鬼神面前發誓才行。於是他的妻子就在神像面前供奉酒肉,讓他過來發誓。結果劉伶跪在神像面前說:“戒酒是不可能戒酒了,這輩子都不可能戒酒了。也就靠喝喝酒勉強維持生活了。婦道人家說的話,聽不得聽不得”於是抓起供奉神像的酒肉大吃大喝,直到喝醉。

魏晉竹林七賢,是真名士自風流,還是放蕩不羈自甘墮落?

劉伶為人也相當狂放不羈。有一次他脫了衣服在屋子裡裸奔。屋子裡其他人看見了就譏笑他。劉玲反倒坦然地應對:“我把天地當做是我的屋子,我把屋子當做是我的衣服。現在反倒是你們,怎麼跑到我的褲子裡來了?”

張翰,不是《一起來看流星雨》裡那個慕容雲海。他又名張季鷹,當時的人叫他江東步兵。因他為人放縱,有人就跟他說,你就算能夠放縱的了一時,難道也不為自己的身後名考慮嗎?他坦然回答,使我有身後名,不如我眼前有一杯酒。

王子猷是一個很喜歡竹子的人。有段時間他借住在別人的宅子裡,一去就先在庭院裡種上竹子。別人很奇怪啊,這都是借住的地方,幹嘛費這麼大功夫整得這麼麻煩呢?王子猷只是指著竹子說,生活裡怎麼能一日沒有它呢?宋代蘇軾就曾寫一首詩,其中有一句就是“可以食無肉,不可居無竹”。

魏晉竹林七賢,是真名士自風流,還是放蕩不羈自甘墮落?

他後來居住在山陰。有天晚上,天下著大雪。他半夜醒來,再也睡不著了。索性下床,坐在房中飲酒。月光從窗戶外照出來,滿室皎潔明亮。忽然就想起了自己的好友戴安道。當時戴安道在剡洲。他不顧路途長遠,立刻出發,乘著小船去找自己的好友。花了一晚上時間,第二天早上才到好友家門口。

按照正常人的思路,肯定要急切地去見自己的好友,跟他說一說自己這一路來得多麼不容易。王子猷可不是一般人,他在門口徘徊了半天卻沒有進去,又即刻坐著小船返回。旁人知道後很奇怪呀,就問他為什麼呢?你不是去見你的好友,明明都到了怎麼又返回了呢?王子猷說,我本來就是乘著興致而去,又乘著興致回來,我又何必一定要看見他呢?

魏晉竹林七賢,是真名士自風流,還是放蕩不羈自甘墮落?

這些名士都是魏晉的才子,也許你不認同他們這些與常人不同的腦回路,也不欣賞他們放蕩不恪守禮法的行為。但你不得不承認,他們個個有才能,在自己擅長的領域裡,都綻放出絢爛的煙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