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的本意,指奴隶或战俘

“夷”的本意,指奴隶或战俘

"夏有九夷之师"

假设"夷"表示民族,那么全句解释是:"夏朝有夷族军队",那就说明"夷"和"夏"是两个民族。因为按照我们的习惯,如果是王朝自己民族的军队,则不冠以民族名称或直接称呼为"王朝军队(例如唐朝直接称呼为唐军,明朝直接称呼为明军)"如果有军队不是朝廷主体民族,则通常会冠以此军队的民族名称,如唐朝借用的回鹘军,清代的汉军。

因此,"夷"如果表示民族,那就代表他们非"华夏族",但这样假设,同样不成立。很多学者认为"夷"是奴隶。夏有九夷之师,就是夏朝在对畎于方白赤风等部落的作战中,俘获的奴隶,这些战俘除了用于祭祀之外,还用来耕作,和组成的军队,就是九夷之师,既夏朝的奴隶军队。“夷”的本意,指奴隶或战俘

同样,商朝也有"夷人军队",周代文献中曾说:纣有亿兆夷人",我们联系上下文,周人说这句话的时候是非常轻视和贬低的意味。其实就是,纣有很多的奴隶,这些奴隶为纣耕作和服役。

我国三代时期,虽然不是像西欧那样典型的奴隶制,除了奴隶主就是奴隶,两个阶层。我国除了贵族阶层,大量的奴隶,还有很多的自由民。我国三代时期的奴隶,基本上都是对外战争俘获的战俘。

到了周代,社会发展更进一步,,周代其实已经脱离奴隶制进入封建制了,就是封建诸侯,周代的世界观影响我们传统的世界观,:"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句话是非常嚣张的,同样周代先民也是这样做的,周朝封建诸侯,除了在夏商华夏旧地封建诸侯,他们还把诸侯封到人家蛮夷部落区域,把齐封在山东,文献较多,齐初到山东,步步艰难,受到当地土著的骚扰。把楚封到蛮地,楚国建国初期,连祭祀用的牛都没有。把燕封到胡地,初期之艰难肯定难于想象,以至于整个西周加春秋时代不见燕国踪影,可能中原的华夏人早已忘记了还有个燕国深入到胡地拓边,也可能认为燕国早被胡人杀死了。其实燕国一直都在艰苦斗争,直到战国时代,才逐渐站稳脚跟,展露头角。周朝的中国人若知道美洲,肯定会把诸侯封到美洲土地上去。古人的世界观是怎样的?这就是古人的世界观,整个世界都是中国君王的。以至于两千年的封建社会,我国历代接待的"外国使臣",全部都是记载的"上贡",何谓上贡?就是不对等的国际关系,中国皇帝要大于外国君王,人家派使臣,是来朝见皇帝的。我国是宗主,外国是宗番。一直到清中后期乾隆时代,英国使臣来国,我国史书上记载的还是"上贡"。直到鸦片战争之后,才被一群外国强盗打醒。西周出土青铜器铭文:"伯懋父以殷八師伐东夷",殷八師就是东八師,又叫成周八師,还有一个西六师,还有一个夷三师,夷三师应该是周朝的奴隶军队,主要有奴隶组成。东西十四师是国家建制军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