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快遞喜提「菜鳥天眼」備戰雙11,但物流業的IoT戰略才剛開始


六大快遞喜提“菜鳥天眼”備戰雙11,但物流業的IoT戰略才剛開始


“物流天眼”負責發現一切,也能解決一切。

文 | 萬德乾

零售老闆內參獨家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核心導讀:1.普通的監控攝像頭,將在物流場景中發揮怎樣作用?2.IoT戰略在物流業的應用,將有怎樣的網絡協同效應?3.德邦快遞引入的天眼系統,都有哪些節約提效功能?


2015年電影《速度與激情7》讓人感嘆的情節主要與保羅·沃克有關,然而這部當年票房冠軍貫穿電影正反派角力始終的劇情推進器,是一款能夠看到全球的“上帝之眼”。這部虛構的電影劇情,實際上開啟了一個未來世界的數字化場景。——當一切都可以透過常規攝像頭監控的時候,這個世界改變了。

- 1 -

盤活物流要素的“物流天眼”


從電影引入智能科技的商業化分析,肯定不需要去糾結電影涉及的社會網絡安全議題,這是服務劇情張力的虛構產物。我們的聚焦點在於,當商業在資源連接關係上走向不可逆的全面數字化升級之路時,傳統慣性思維下不可能的數字化場景,工具的技術推進和大規模網絡協同的商業趨勢,造就了今天社會產業升級的總方向愈發清晰。

即整個生產鏈路的每一個場景和協同動作,都在數字化、網絡化的體系重構下,得到效率和協作關係的升級。物流也是如此。

阿里集團的菜鳥網絡基於IoT(物聯網)數字化體系,正在向“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和未來智慧物流體系加速前進。這是一條至少定義未來十年的全球物流行業的方向性戰略,也是現在菜鳥網絡打算在天貓雙11十週年之際,開始拿智能科技發力智慧物流的首次大考驗。

總的來說,看似非常勞力密集型產業的物流業,反而在IoT技術的引入下,遠比其他行業更能率先落地智能科技的網絡協同效應。

9月26日的上午,菜鳥網絡在“宇宙物流中心”——上海青浦,聯合三通一達、百世、德邦六大合作伙伴,對外亮相了一款名叫“智能視頻雲監控”的IoT產品。你可以看作這是全球物流業的第一款“上帝之眼”,為了方便大眾記憶,菜鳥網絡自己乾脆也管這款“智能視頻雲監控”叫做“物流天眼”。

六大快遞喜提“菜鳥天眼”備戰雙11,但物流業的IoT戰略才剛開始


圖為菜鳥網絡天眼系統的大屏圖解


實際上控眼術在馬雲重提“新制造”之時,阿里巴巴集團旗下具備雲計算底層技術的阿里雲,也正在將類似的技術應用在中國各地的中小型工廠生產作業中。同樣將以大規模網絡協同的效用,重新改變中國中小型製造業的生產關係。

兩者的交付應用功能有很多的類似性——讓整個生產作業環節都可以看到。其特點還很特別,都是依靠傳統的安防型攝像頭抓取數據,用AI圖像識別做數據化識別決策。

其導致的數據決策效率,一個體現在讓整個生產要素全部在線化,一個是讓整個物流核心要素在線化。雙方業務場景的選擇,是基於彼此定位的不同,菜鳥更專注於用技術解決物流的問題。

按照菜鳥網絡雲事業部高級產品專家穆聰的話來說,菜鳥網絡的物流天眼系統,就是可以將此前物流全鏈路當中,隔離、封閉在各個操作場地內部,以及各個業務系統中的數據全部盤活。並接入到統一的操作系統中,再通過智能算法、AI的方式,推動物流業的再次升級。

“物流天眼”系統的具體技術實施方法,是以監控攝像頭為核心的IoT設備,將監控攝像頭作為特殊類型的圖像感知設備,實時感知物流操作場地內部的操作場景。再將這些操作場景進行拆解,引入圖象識別算法。將圖像識別結果取代此前人的肉眼判斷依據,從而達到快速和準確地發現場地內異常情況。

這是一套既不需要更換特殊監控攝像頭(利用原來物流場地的傳統安防攝像頭),也不需要增加網絡帶寬(不存在海量監控視頻的服務器存儲)的智能系統。通過具有自我學習能力的雲計算算法系統,對海量圖像數據進行標註,反覆訓練計算機的識別結果,確保數據量的龐大和識別準確率的同步正比效果。

德邦快遞作為菜鳥網絡主要合作伙伴之一,已經在全德邦物流操作場所的7萬個監控攝像頭,全部激活至“物流天眼”系統。

從一臺車輛的出入場涉及的車輛進門、車位尋找、車輛定位、裝卸、挪車……每個細節動作,物流天眼系統除了做到傳統的監控之外,還能實施作出數據化指引和糾錯提醒。僅此一項,不僅大幅度提升54%的時效和準確率,每年還可為德邦節約近290萬外場人力成本。而在內場和場站涉及貨物堆積、飽和度等管理,引入“物流天眼”的德邦,每年不僅可以提升15%的轉運效率,還能節約500萬的人力成本。


- 2 -

將IoT戰略進行到底


在菜鳥網絡與合作伙伴共建的物流操作場景裡,每一個場景都有一個搭配外形類似交換機的低成本邊緣計算設備(該套設備有全球科技巨頭的技術支持),用於連接監控攝像頭以及獲取攝像頭所拍攝的視頻流數據,並將視頻流數據轉換為視頻切片數據,上傳到雲端。

然後根據物流場地方的要求的設置保存時間,做好數據隔離的存放,方便在遠端進行問題回溯以及查詢。最後通過智能識別算法,按不同操作場地內的識別場景,將識別結果給業務系統,以快速和準確地定位問題。

將攝像頭獲取的圖像數據進行劃分,可以細分到每一個物流站點,包含每一個分撥中心、快遞網點等。數據展現與表達層面也會逐漸一層層向上聚合,直到全國總部視角。最終呈現在業務系統的應用中,同時會給出在全局以及單個操作場地內部的異常預警信號。

比如在即將到來的雙11流量高峰時段,就會給出一些異常監控實時準確發送的預警信號,可以確保雙11期間異常發現的及時率達到99%。

隨著這套“物流天眼”系統的基礎搭建成熟,菜鳥網絡後續還會和合作夥伴一起,持續深挖拓展更多可接入業務場景。比如,會將物流履單環節全鏈路做到可視化、在線化,接入場地內部更多的傳感設備。以及基於智能算法的識別結果,結合業務數據識別屬性,儘可能做到補全物流資源全盤調度的決策依據。最終結果是通過對業務數據的全量整合,能做到整個物流鏈路的智能預測、優化物流履單路線。

從數據採集、算法引擎&機器學習,再到數據處理邏輯、數據展現&業務能力。這是菜鳥網絡與物流夥伴共建的“物流天眼”系統的目前從下往上的產品實現邏輯和總體架構。

這也是一個不斷校準、學習的過程。“物流天眼”引入機器學習技術,通過數據展現、數據處理邏輯層,後續還能將用戶反饋以及不斷接入的新數據,反哺到機器學習這個層面。以提高算法和識別準確率。

“物流天眼”系統是IoT底層技術在物流業的又一次集中應用體現。而IoT底層技術在物流業的引入,菜鳥網絡稱作是如同電力能源革命,奠定了全球工業發展方向的里程碑地位。

然而IoT在物流領域中的應用,菜鳥倉運配產品技術部負責人李強,代表菜鳥網絡發出這個力圖打造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絡的物流平臺,向全行業發出的一個呼聲:“這不是一家公司能做得成的,需要聯合整個物流行業的設備廠商、各個物流合作伙伴,共同將IoT的應用在物流場景中落地下去。將IoT的應用以及產品,一點點地落地到各個業務發展場景中,賦能物流行業,最終達到提效降準的目的”。

目前中國物流行業的分撥中心總數,已經超過了1000個,網點總數超過了18萬個。兩個操作場地內涉及的監控攝像頭總數,也已超過了100萬個。即每個操作場地,平均有5個以上的監控攝像頭,但只具有簡單的安防功能,通常是在發生異常之後用於視頻回溯。

能夠看到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操作場地內部出現問題後,第一時間掌握並著手解決,已經成為快遞公司目前急需解決的行業主要問題。

菜鳥網絡將IoT戰略進行到底,率先推出的這套“物流天眼”系統,就是解決行業當前這個主要問題的技術突破口。

菜鳥網絡為什麼要將IoT戰略進行到底?再次借用李強的話來說:“整個物流已經進入了IoT時代。物理世界和數據世界通過IoT實現連接,整個行業的智能化程度才能提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IoT對於物流行業來說,不亞於從煤到電的能源革命。而實現整個物流行業從規模驅動,到技術驅動的升級轉化,不是一個新賽道、舊賽道的選擇問題,而是關乎整個物流行業未來存在價值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