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悼亡詞之首!最平實的語言表達了最深情的靈魂!

嘆古今,吟風月,樂山水,一日看遍長安花
晨鳥鳴,日耕讀,夜鐘聲,人間至味是清歡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與月

今天我們要品讀的是,被稱為千古悼亡之首的蘇軾的《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詞雲: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蘇軾在題記中說,"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所以這首詞上闋寫實,下闋寫夢。在詞中懷念十年前已離他而去的妻子王弗。詞說:我倆一生一死,已隔絕十年,不願讓思念再磨損精神,但十年過去卻依舊難以忘懷。孤墳遠在千里之外,我連向你訴說心中悲苦和淒涼的地方都沒有。假使我們今夜在夢中相逢,你會不會已經不識這個灰塵滿面,鬢髮如霜的我了。努力睡去,夢是唯一可以再和你相會的地方。夢迴故鄉,你容貌依舊,小軒窗旁正在梳妝。一瞬間,我淚眼婆娑。輕呼喚、你回頭、我上前,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料想,那明月照著的,長著小松樹的墳山,就是我們唯一可以相互思念,年年痛欲斷腸的地方啊。

古往今來悼亡詞之首!最平實的語言表達了最深情的靈魂!

人生若只是初見

蘇軾在年輕之時被送到書院讀書,書院的院長王方是個進士,見蘇軾聰明好學,很是喜歡他。

在書院的門前,有一綠池,風景尤為美麗,蘇軾倡議好景配好名,院長聽後覺得有理,便邀請文人墨客來為這一池綠水取名。

蘇軾給這一池水取名為”喚魚池“,眾人都叫妙,就在這時院長的女兒王弗也差人送來自己所取的名字,丫環送到池邊,眾人開卷無不驚喜,蘇軾與王弗竟不謀而合。王方情不自禁地說:“此乃天緣之合,韻成雙璧。”王方讚賞蘇式的才華,便將愛女王弗許配給他。此後二人情深意篤、恩愛有加。

兩人成婚之後,琴瑟和諧,蘇軾每每讀書練字之時,王弗總是陪伴左右,紅袖添香,雖然是進士之女,懂很多詩詞歌賦,但從不在蘇軾面前顯擺,而且當蘇軾遇到困難時,王弗還會在一旁協助。

蘇軾一直感嘆自己有這樣好的妻子,真是三生有幸。也因為有了這樣的好妻子,蘇軾對自己的人生才有了規劃:讀書、考科舉、奔前程。

可是世事總會留下些許遺憾,過了十一年的幸福美滿生活後,王弗病重,並且一病不起。熬過了短短几個月之後便離蘇軾而去,蘇軾傷心欲絕,可又無可奈何。

古往今來悼亡詞之首!最平實的語言表達了最深情的靈魂!

蘇軾和王弗

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蘇軾在四十多歲的時候,寫下這首江城子,這個時候,蘇軾正在經歷他一生中第一次重要的坎坷。蘇軾年少的時候名揚天下,意氣風發。但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到了這個時候,開始了王安石變法,也就是熙寧變法,蘇東坡作為舊黨成員,不被重視,只得外放地方,所以非常的不得志。人到中年事事哀,思及往事,對髮妻王弗就更加地思念。

蘇軾號東坡,那是因為,他在黃州的東坡幹了很多農活,但是他這輩子幹過最多的農活是什麼呢?是種雪松。只因為王弗愛雪松,所以蘇軾就帶著家人,為了紀念王弗,親手植下三萬株雪松。。。

楊過痴痴等了小龍女16年,約定相會的日子終於等來,心愛的人卻沒有到來。心中萬念俱灰,這時候,他想起了江城子這首詞來。心想,他是十年生死兩茫茫,而我和龍兒已經相隔十六年了,他尚有個孤墳,知道愛妻埋骨之所,我卻連妻子葬身何處都不知道啊。楊過想到此,不由得心中大痛,三日三夜不能閤眼,竟連夢也沒有做到一個,所以萬念俱灰,生性激烈的他縱身跳入了萬丈懸崖。我願上窮碧落下黃泉,唯恐兩處茫茫皆不見!

古往今來悼亡詞之首!最平實的語言表達了最深情的靈魂!

願有歲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犯花痴的後世女子會說:“來生嫁給蘇東坡,哪怕歷盡萬千情劫。”我不知道王弗和蘇軾的緣分耗了多少前世的劫難,但王弗嫁給蘇軾時,肯定沒有想到自己的夫君將成為光芒萬丈的人物。王弗和蘇軾的故事,溫馨多過浪漫,凝望多過誓言,沒有感天動地,也不求感天動地。它是有人間煙火味的,就像蘇軾身上的味道一樣。

所以,什麼樣的作品才是最好的文學,什麼樣的詩詞才是最感人的詩詞?這首江城子告訴了我們,那就是,來自真實的生活,來自最深情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