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介」永遠的《百合花》

在平山縣文藝界人的心中,盛開著一朵常開不敗的“百合花”,這就是創辦於20世紀50年代末的文學藝術刊物《百合花》。這本刊物在近半個世紀的時間裡辦辦停停,延續不息。如今,這本寄託了平山文藝界無數記憶與夢想的刊物正式復刊了。

「新书推介」永远的《百合花》
「新书推介」永远的《百合花》

沉寂多年的《百合花》復刊了。

她像一株經風歷雨的百合重新挺起莖萼,展示了文化生命力的頑強與綿久,昭示了縣委政府振興文化事業的信念與決心。

《百合花》曾是平山唯一的文藝刊物,平山文藝界對她的興起與落寞記憶猶新。她是眾人心血澆灌出的鮮活的文藝之花,回憶起她的過去,讓人百感交集,心潮難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一群朝氣蓬勃的文學青年以《百合花》為陣地,嘔心瀝血、筆耕不輟,那些產自家鄉的文藝作品,如一場場及時的春雨,帶著鮮花和泥土的芬芳吸引著大眾、潤澤著桑梓,為平山大地持續輸入著強大的正能量。

不久的從前,我們還沒有電腦,甚至打印機,《百合花》有過手工刻板油印的艱苦經歷。作者們寫作投稿也完全是手工謄寫。無論辦刊者還是作者群體,他們身上所展現出的那種精神品格,讓我們銘刻於心,終身難忘。

我們也必須看到,正是這塊小小陣地的存在,正是一群青年人對美好夢想的執著追求,《百合花》也成為了我縣一個人才成長的搖籃。一大批“文學青年”由《百合花》起步,磨練了筆力、增長了才幹、陶冶了情操,向著理想大步邁進,實現了命運的華麗轉身,走上了各級領導崗位。

《百合花》是文化事業的一個縮影,她的興衰折射出人們在一個時期價值取向的扭曲與迴歸,一縣如此,一國亦如此。好在國人的覺醒不晚,正道的迴歸也不遲。我們終於認識到“全面小康”的肌體不能只靠魚肉維繫,離開精神食糧的滋養,我們終將是亞健康;“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想的實現,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動力之一,文化的強大是我國綜合國力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這是黨中央戰略目光透視下得出的清晰結論。

文化的覺醒也有其不可抗拒的自發力量。我們欣喜的看到,平山不僅是令人美慕的政治大縣,更是名副其實的文化大縣。長期以來,一大批文化工作者不忘初心,各種文化社團群賢畢集、兵強馬壯,活躍在不同的平臺和渠道。這其間既有人過中年的老一輩文學青年,也有小謝清發的青年才俊!平山文化講步的求索從未停止,這種薪火相傳的局面彌足珍貴。

《百合花》復刊了,她定會像一隻小蜜蜂,去呼喚百花燦爛的春天。

百合花

主編寄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