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臉皮最厚的狀元:拿著太監的信向主考官討狀元

史上臉皮最厚的狀元:拿著太監的信向主考官討狀元

科舉始於隋煬帝,而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推行學校教育而告終。一千多年以來,科考為歷代皇朝招攬選拔了難以數計的優秀人才。

一千多年以來,湧現了數以百萬計的舉人和十多萬名進士,而作為這個龐大知識分子群體之巔峰的“狀元”郎,則是屈指可數。據考證,自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的第一位科舉狀元孫伏伽(河北故城縣人)開始,到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最後一位狀元劉春霖(河北肅寧縣人)止,在這1283年間,科考的榜數為745榜,共產生了592名狀元,加上其他短命政權選考啊的狀元以及各代的武狀元,中國歷史上總計可考的文武狀元為777人。

雖說大多數的人都是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考取的功名。但也有的人採用非法手段獲得功名,其中也不乏一些奇葩。

史上臉皮最厚的狀元:拿著太監的信向主考官討狀元

在唐文宗時,宦官仇士良掌權,朝臣的生殺予奪,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仇士良檀權攬政20餘年,一貫欺上瞞下,排斥異己,橫行不法,貪酷殘暴,先後殺二王、一妃、四宰相。

唐文宗李昂曾經想剷除仇士良,但是仇士良勢力實在太大,唐文宗反把自己搭了進去,成了仇士良手中的傀儡。

在當時有一個秀才叫裴思謙,雖然他沒有什麼真憑實學,但他巴結權貴的功夫十分了得,很快便與仇士良打得火熱。

這一年,裴思謙心血來潮,想當個進士,便向仇討了個帖子,去找當年的主考官高鍇。高鍇為官清正,將他轟了出去。裴思謙氣憤之際,聲稱明年非狀元不要。

第二年,裴思謙又拿著仇士良的帖子來找主考官高鍇,對他說:“仇大人有信,薦裴思謙為狀元。”高鍇早把裴思謙忘掉了,對他說:“狀元已經有人了,狀元以外的可以按仇大人的意思辦。”裴思謙厚著臉皮說:“裴秀才非狀元不放!”高鍇知道這次再得罪仇士良不會有好果子吃,就說:“既然如此,我要見裴秀才。”裴說:“卑吏便是。”不得已,只好讓他當了狀元。自己去要功名,而且非要個狀元,此君臉皮之厚,狀元中無人可比。

史上臉皮最厚的狀元:拿著太監的信向主考官討狀元

《全唐詩》存其《及第後宿平康里》一詩。詩曰:“銀缸斜背解鳴璫,小語偷聲賀玉郎。從此不知蘭麝貴,夜來新惹(染)桂枝香。”這首詩又叫平康妓詩,平康里也稱“北里”妓院的代稱。

裴中狀元后,整天遊手好閒,吃吃喝喝,沒事逛逛窯子,寫寫詩誇誇自己,氣盛一時。還能夠安享晚年,真的是歷史少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