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連:邁向改革開放新高地的東北「名片」

中新社大連10月14日電 題:遼寧大連:奮勇向前邁向改革開放新高地

中新社記者 楊毅

位於大連金普新區城區中軸線金馬路中段,大路通衢襟連四方,萬丈高樓拔地而起。在馬路交匯處的隔離帶中,一塊青色石碑格外引人注目,上書“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以及“一九八四年十月”字樣。這裡是中國第一個開發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奠基之地。

“埋下了奠基石,實際上就種下了改革開放的創新基因。”當年在開發建設公司工作的於懷江回憶起當初的情景仍歷歷在目,作為大連開發區第一批建設者,於懷江用“3”和“2”兩個數字來形容初建時的艱辛。“3平方公里起步區為工業區,外加2平方公里生活區,就這樣開發區成立了。”

中國開發區的第一代建設者們敢為人先,率先實施了一批全國先行先試的亮點改革舉措:第一個掛出“開發區管委會”牌子,按規律辦事;全國第一個成立“馬上辦”辦公室,讓行政效率大幅提高;首創“日本工業團地”模式,外商紛至沓來。

僅10年時間,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十年固定資產投資、外商投資企業協議投資總額、實際利用外資額、社會總產值等多項經濟指標,均居全國開發區之首。當年的小漁村華麗轉身,為東北經貿發展提供著不竭動力。

2014年6月,大連金普新區正式獲批成為中國第十個國家級新區,囊括了原大連開發區、大連保稅區、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等開放先導區。從當年的3平方公里到如今的2299平方公里,大連改革創新之路越走越寬。

作為中國老工業基地的遼寧,裝備製造業是振興老工業基地的主要動力。在大連,中國第一艘萬噸輪船、第一輛大功率內燃機車、第一座海上鑽井平臺都在這裡誕生。如今,以大連機車、大連光洋科技集團、大連重工等為代表的一大批裝備製造企業,拉響了製造業轉型發展的新引擎。

成立於1993年的光洋科技集團是大連一家裝備製造民營企業,該公司通過自主創新,研發出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已發展成為高端數控機床行業領軍企業。面對產能嚴重不足的實際,集團又決定投資建設“大連光洋智能製造裝備產業園”項目,計劃總投資23.61億元(人民幣,下同),目前項目即將建成投產。

“唯有創新才是引領產業不斷髮展前行的第一動力。”大連光洋科技集團董事長於德海說,就是要通過自主創新來打破困擾中國機床生產的魔咒。

光洋集團僅是大連經濟轉型發展的一個縮影。如今,大連正把重大創新項目作為加速騰籠換鳥、經濟轉型的落腳點。“大連製造”亦在國產航母、大飛機、天眼、大連光源等工程建設中取得重大技術突破,高層次科技創新為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夯實基礎。

隨著火車汽笛一聲長鳴,滿載三星電子零部件的“遼滿歐”中歐班列緩緩駛離大連港,大約13天后,這些電子零部件將到達俄羅斯最大的工業園區,這是如今每週都能在大連港看到的景象。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和落實,目前大連也初步形成聯結歐亞的遼滿歐、遼海歐、遼蒙歐、遼新歐國際物流大通道。

在大連長興島,東北振興重大產業項目——恆力煉化一體化項目正在緊張進行安裝與調試。恆力石化有限公司總經理許錦說,恆力年20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2019年全部投產後將實現年產值3000億元,將助力大連長興島建成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

和恆力石化一樣,隨著大連機車二期機車項目、新機場和地鐵5號線項目、大連灣海底隧道、天然氣入大連工程等加快推進,一個個品質優、前景好的項目正落地生根,積蓄了大連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大連市委書記譚作鈞表示,大連40年來取得的成績得益於改革開放,未來大連的高質量發展仍會堅定不移地深化改革開放,堅持創新、開放兩手抓,一張藍圖繪到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