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羣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早古的臺灣,艋舺街頭,有一傳奇人物,只要他一現身,街坊鄰里莫不奔走相告,人們將他團團圍住,豎起耳朵,擦拳磨掌,只為聽他那忽男忽女,幼聲老嗓的百變嗓音。精彩之處,個個拍案叫絕,他就是那個時代最生猛的人,人稱“十三聲”。

“十三聲”的故事是鄭宗龍的母親講給他聽的,每每回憶起,鄭宗龍總能想起小時和父親在艋舺擺攤賣拖鞋的日子,在那清貧歲月裡,他學會了手舞足蹈地叫賣、跑給警察追、看街訪鄰居嬉鬧、看暗夜霓虹燈亮閃爍,這一幕幕生猛的市景,始終在他的記憶中騷動。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 鄭宗龍十三聲工作照 攝影|李佳曄

如今40年過去,為了找回記憶中那些激情歲月,鄭宗龍說:“有些記憶,用文字準確形容,我不會,所以試著用舞蹈,把水面倒映的景象用身體,用聲音呈現出來。”

於是,他想盡辦法將這些記憶編織成一支舞蹈《十三聲》。在他看來,這支舞只能生猛著跳,因為越生猛,才越鮮活,也越迷人。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 鄭宗龍十三聲工作照 攝影|李佳曄

反骨的嚎叫,生猛的街舞


鄭宗龍是誰?林懷民的接班人,「雲門舞集」的領軍人。

用林懷民的話說:“雲門2是年輕的,他們是吃漢堡、打電動遊戲長大的,他們的世界和我們不一樣,我的世界沒有這麼寬廣。他們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作品裡沒有傳統的包袱,沒有歷史的緊張和內斂,只講生活,因此都輕鬆、活潑,沒那麼緊繃。

於是,雲門2在鄭宗龍的帶領下,小夥伴們更有勇氣去探索自己潛藏的能量,他們比「雲門舞集」的舞者反骨,他們舞姿更生猛,不僅如此,舞者還得學會吟唱,大膽的嚎叫,他們不再羞恥害羞,像嬰兒般誕生在中國這片土地,他們是新的,天生就擁有著這與生俱來的純粹力量。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 雲門舞集《十三聲》攝影|劉振祥

幕啟,11位舞者舞動各自荒誕不羈的動作,他們有時對稱一致,有時又忽然又變得無序。他們佝僂駝背、手腳反骨扭曲,時而憤怒地跨步向前,時而靜謐地碎步後退。

伴著舞者的嚎叫,街頭賣場旋律結合著電音響起,女舞者吟唱起古老的滿洲小調,男舞者喃喃地念唱著道壇咒語,他們極盡所能,毫無保留地釋放出體內的所有能量。

這一切,就像街頭每一個微小角色的生命,我們努力工作、奔波、打拼,為的不就是更好的活下去麼?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 雲門舞集《十三聲》攝影|劉振祥

而這一刻,我們彷彿不是坐在劇場 ,而是置身一個鮮活的街頭。

侯孝賢曾說過,“文化到深處是一樣的。”而鄭宗龍在《十三聲》裡要傳達的,就是平凡歲月里人性共通的那部分,每個人都是鮮活的,都是生猛的。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 雲門舞集《十三聲》攝影|劉振祥

舞蹈,是他們的宿命


鄭宗龍說:“一開始《十三聲》曾讓他陷入一種難以名狀‘見笑’的情緒。閩南話的‘見笑’帶有一分羞恥感。而羞恥感則來自於,庶民肢體對比上英挺芭蕾的反差呈現。”

然而每個人生下來天生就帶著某種印記:出生地、喜好、生活習慣……這些都是我們的印記。我們生在中國,紮根於土壤,最優美舞姿的表達,也來源於大地,它和西方直線向上的肢體語言不一樣,它更包容也更紮實。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舞臺的背景不斷變幻,一條肥大的錦鯉穿梭遊走在舞者之間。一開始舞者一身黑衣,錦鯉也只有自己本來的斑點。可當舞衣從黑幻化為七彩熒光後,錦鯉也開始染上各種顏色。兩者你追我跑,關係忽近忽遠。

直至最後,錦鯉尾巴一甩,身上七彩熒光也隨之被一下甩掉,只留下自己最初的斑點。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 雲門舞集《十三聲》攝影|劉振祥

人身上的標籤就像包袱,是歲月留下的痕跡,可無論如何,每個人身上最初的印記一直都在,不論生活帶給我們多少迷茫和掙扎,不論我們去到哪裡有何種經歷,只要人還在,你將和那條錦鯉一樣,終將在鏡子面前,看見那個真實的、最初的自己。

是啊,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去哪裡?這亙古不變的問題,時刻鞭策著我們。對於鄭宗龍來說,雲門2必須永遠年輕,舞蹈,就是他們的宿命。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 雲門舞集《十三聲》攝影|劉振祥

永遠年輕,雲門不死

2020年鄭宗龍將會從林懷民手中正式接手「雲門舞集」。

很多舞迷都很關心「雲門舞集」的舞蹈會不會繼續跳?鄭宗龍告訴我:“只要有人邀請當然會繼續跳。可是舞蹈與創作者的聯繫很密切,人在舞在,林懷民老師退休以後,很多「雲門舞集」的舞蹈要再現,難度很大。”

這一群生猛的年輕人,越騷動越迷人


▲ 雲門舞集《十三聲》攝影|劉振祥

舞蹈是什麼?在我看來,它是瞬間的藝術,舞者的一個動作、一個眼神,當時當刻的感悟,可只要燈光一熄,人群一散,一切都將停止,一切都是稍縱即逝。

就像我們看見某刻月圓,聽見某朵花開,遇見某個人,心中泛起雜緒,有了惦念和感悟,這都是當下的念頭。

雲門會消失嗎?臨別前鄭宗龍告訴我說:沒有什麼會永存,可只要當下你是年輕的,你是生猛的,舞者不休,雲門不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