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关注【企业之眼】更多关于企业管理、员工激励、薪酬制度、绩效激励等内容免费与你分享!私信

“资料”送您关于员工管理、绩效薪酬的干货视频。

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在确定了合伙人之后,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对股权进行合理的分配。

1.需要解决的两个本质问题

创业初期,对股权分配进行设计之前必须要解决两个本质问题。其一,如何进行股权分配才能够保障创始人的权益以及其对公司的掌控?其二,如何进行股权分配才能够为公司争取到更多的资源?

创业公司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2.尽可能早地落实股权分配规则

在解决了这两个问题之后,就需要落实分配的规则了。目前,许多创业公司容易犯同一个错误,那就是只要开始了创业大家就埋头向前冲,好像提前分配好自己所占的股份以及怎么获取这些股份是一件很不可思议的事情,可能是觉得此时公司还没有值得分配的价值,也可能是觉得都是共同奋战的“战友”不好意思开这个口。

可是,等到公司的发展前景近在眼前、其预期的价值越来越明确且越来越大的时候,再去分配就已然晚了。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创始团队中的每一个人都会关心自己能够分得多少,而此时无论怎么分都有可能满足不了所有人的期望,原本共同奋战的“战友”或许会因此产生嫌隙,影响到整个团队的安定,不利于公司的继续发展。

创业公司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3.股份具体如何分配

如前文所说,股权持有方是由创始团队、投资者、顾问以及员工等各方面的人员构成的,所以在股权的分配设计中,此种结构必须要有所保证,这样才能为公司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如此一来,公司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进行融资也好、人才引进也罢,甚至是人才激励等问题都能有所保障。

此外,期权池也是创业者必须事先考虑的事情。所谓期权池,指的是企业预留出一部分的股权给未来要引进的高级人才,这样一来,公司在未来引进的高级人才就不会稀释其他持股人的原始股份。在这一点上,投资方是比较注重的,一般在投资之初就会提出要求,而期权池包含的股份多是由创始人代为持有的。

在投资还未到位之前,创始团队中的成员分配股权时也可以根据公司的发展计划预先留出用于后续融资的股份,而这部分股份与期权池的股份是不相干的。除却这两部分的股份,剩下的则由原始股东按协议分配,上述两部分股份同样由创始人代为持有。

创业公司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4.合伙人代为持股

因为创始团队的不稳定性,使得许多的企业在股权变更方面出现了不小的麻烦。为了杜绝这一隐患,有部分企业在创业之初选择了合伙人代为持股的方式,股东之间事先签好协议,由部分股东出面代为持有其他股东的股份,然后再去工商部门进行注册。

这样一来,如果核心团队中有人退出,股权在工商部门的变更就不会太过频繁。

创业公司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5.制定股权定期绑定的条款

创业团队的加入与离开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是持有股份的合伙人若是选择离开,他手中的股份要如何?如果不收回,等到公司价值得以实现的时候他又前来分得一杯羹怎么办?如果收回,在没有相关规定的情况下拒不交还怎么办?

这就需要制定股权定期绑定的相关条款,规定所有人都必须达到一定的服务期限才能够获得股权。毕竟公司不是某一个人的,而是大家的,如果你停止了为公司服务,那么就不得再享有公司在此之后所实现的价值。

这里的定期,最好控制在4~ 5年,不论是谁都必须在公司服务至少一年才能得到一部分股份,然后再按季度或是按月份来兑现剩余股份。

创业公司合伙人股权如何分配?

6.合伙人的工资与股权

在创业初期,创业企业会遇到种种困难。为了渡过难关,创始团队中有的合伙人会选择不要工资或是只要很少的工资,而有的合伙人因为没有其他任何的经济来源必须拿工资,所以在分配股份时前者获得的股份会比后者多。然而,这并不是正确的解决办法,因为早期没有工资与股份比例并不能等同起来,谁也不能准确地计算出多少股份能够回报之前没有工资的付出。

解决这一问题有一个比较好的方法,那就是没有工资的合伙人可以先拿“白条”,等公司实现了盈利再根据这些“白条”来补发工资。

此外,公司有时候会将合伙人为公司提供的有一定价值的东西换算成股份进行分配,而这些有价值的东西其实就如同没有工资的付出一样,很难准确地计算出要回报的股份。所以当出现这种问题时也可以采取上述打“白条”的方式来解决,等日后公司盈利了再进行补偿。

更多关于企业管理绩效、薪酬、股权等问题关注然后“私信”小编为您解答!

推荐更多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