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農藥抗性

農藥抗性 是指生物長期接觸藥劑後,其後代產生的抗藥性。這是一個普遍存在的,令廣大農民朋友和農資經銷商十分頭疼、而又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因此,學習和掌握農藥抗性有關的基礎知識,在實際工作中指導應用於農業生產、對農資界同行和農民朋友來說都是一件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農藥抗藥性產生的原因:

一、有害生物自身選擇性進化。化學農藥使用多年後能生存下來的種群自身結構(包括免疫作用,基因改變,表皮增厚,解毒能力增強等等),發生改變,從而產生抗藥性。

二、有害生物的生育特點使其產生抗藥性。比如蚜蟲,一年發生幾十代,容易發生抗藥性;小麥鏽病病原菌,孢子產生量大,爆發性強,容易發生抗藥性。

三、用藥不當易產生抗藥性。如長期單一用藥;隨意加大使用濃度;噴施藥劑不均勻,漏網個體易產生抗藥性。

淺談農藥抗性

農藥抗性分類:

單一抗藥性:指生物只對一種藥物產生抗性。

多抗性:對幾種或幾類藥物都產生抗性。

交互抗性:生物對已經產生抗藥性的藥物以外的,從未接觸過的藥劑一種或者一類同時產生抗性。

負交互抗性:對一種藥劑產生抗藥性後,對另外一種或者一類農藥反而更加敏感。

延緩農藥抗性的辦法:

一、復配使用。不同種類的藥物復配,比如有機磷類農藥和菊酯類農藥復配。

二、殺卵藥劑與不能殺卵的藥劑復配。

三、殺滅方式不同的農藥混用,比如內吸性殺蟲劑與觸殺或燻蒸類殺蟲劑混用等等。

四、間斷使用農藥:一種農藥上市後即使效果再好,也不能連續一直用下去,一段時間以後應暫停使用,改換其它農藥,一段時間後再用。

五、在有害生物最敏感時期用藥。一般來說,殺蟲劑選擇幼蟲期使藥,除草劑選擇幼苗期用藥,殺菌劑選擇發病初期用藥。

六、不能隨意加大用藥倍數。按說明使用,農藥標籤上的用量,是國家有關部門反覆實驗驗證得出的結果,不要隨意加大用量。如果按用量使用沒有效果,除去假藥的因素外,只能證明有害生物(病蟲草)對這種農藥已產生了抗性,加大用量使用不如換一種新藥更有效果。

淺談農藥抗性

糾正幾個錯誤認識:

一、大多數人都認為農藥特別是殺蟲劑,持效期越長越好,這是一種錯誤的認識,這樣的農藥反而更容易誘發抗性,比如一種殺蟲劑,持效期20天以上,但是在藥效慢慢減退的過程中,又從別的地方,遷徙進來一群害蟲,作物上殘留的藥力濃度已經不能殺滅外來害蟲,那麼這群新來的害蟲食用了這些農作物葉片果實等以後,後代很快就會產生抗藥性。也可以這樣理解:殘留的農藥誘導它們產生抗藥能力。

二、在藥液濃度問題上,許多農民朋友認為農藥濃度越大,效果越好,這就是一個錯誤的認識,且不說任意加大劑量對農作物潛在的藥害影響,單就對農藥抗性這一方面來說也是不可取的,道理和前面類似,就是說藥劑再濃,也有漏網的有害生物,那它們的後代抗藥性上升得很快。

有害生物對農藥的抗性一旦形成,便很難消除,有關資料介紹,二嗪農在停用11年後,家蠅的抗性,仍然有7至23倍。這說明農藥更新的速度遠遠趕不上有害生物的抗性發展速度。一種新的農藥上市往往“群起而用之”,結果兩到三年後,抗性迅速發展,這個新藥新藥基本就報廢了。就像眼下大紅大紫的吡唑醚菌酯,幾乎都當做萬能神藥在用,恐怕兩三年後,病菌對這個藥物的抗藥性會迅速上升,防效必然大打折扣。就像前幾年風靡一時的氯蟲苯甲酰胺一樣。所以建議大家,在生產和銷售實踐中,注意輪換用藥,根據農戶實際情況,隨時調整用藥,力爭把農藥抗性降到最低,使病蟲草害的抗性發展的更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