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說:赫魯雪夫「自己把自己逼下了台」

赫魯曉夫上臺後,極力改變斯大林時期形成的現狀,他的兒子謝蓋兒在《赫魯曉夫下臺後及晚生活》說道“權利的問題重要的部分是繼承的程序”,父親絞盡腦汁怎樣使權利成為自然而然的,沒有痛苦的過程“一個人選不行,換第二個、第三個,老定不下來,他想找一個稱職的人”又一定要年輕一些,經歷充沛一些。

為什麼說:赫魯曉夫“自己把自己逼下了臺”

赫魯曉夫最初選的是弗洛爾·羅曼諾維奇·科茲洛夫,科茲洛夫曾任列寧格勒州書記,俄羅斯聯邦會議主席,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更為重要的,科茲洛夫與蘇聯軍事工業集團的實力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是一個強硬的外交內政路線代表者。赫魯曉夫清理“馬、卡、莫反黨集團”後,科茲洛夫出人蘇共中央第二書記,成為蘇聯的二把手。

然而1963年,科茲洛夫突然中風,赫魯曉夫趕到醫院,看望癱瘓在床的科茲洛夫,說了一句至今還讓人不解的話,:“科茲洛夫在裝病,該打起精神工作了”。

科茲洛夫的病情一度有所好轉,但最終還是沒有站起來,到克魯曉夫垮臺之後,中央委員重新改組前,他仍保留著書記處書記等重要職務,但事實上已是個“職務人”了(植物人)。

此後,赫魯曉夫吧目光投向謝列平。謝列平幾個天劍還都符共青團委出身,擔任過多年的共青團的第一書記,有作為一把手的領導經驗,他是現在擔任主席團中最年輕的一位;在中央工作一段時間後對各個部門的領導也都熟悉。於是,赫魯曉夫提議,讓謝列平去列寧格勒州擔任書記,哪裡有全蘇聯最大的黨組織,有現代化的工業,經過這樣大地方的鍛鍊,他就可以回到中央擔任要職了,出乎克魯曉夫意料的是,謝列平拒絕了這項任命,這是在降職,認為是赫魯曉夫找藉口排擠他,這是赫魯曉夫猛地意識到,原來,謝列平並沒有把自己當成赫魯曉夫的人。

為什麼說:赫魯曉夫“自己把自己逼下了臺”

後來,赫魯曉夫還想過尼吉拉·維克托羅維奇·波的戈爾內,波的戈爾內精明能幹,經驗豐富,有懂經濟,也能與人共事,但是赫魯曉夫有覺得他的眼界不夠開闊,他被調到中央後,分管的工作始終處理的都不理想。

再後來,克魯曉夫考慮過勃列日涅夫,論經驗,論資歷,勃列日涅夫無疑都是最佳的人選。但是赫魯曉夫不能認為:勃列日涅夫“不能堅持自己的方針,太容易受到別人的影響,和自己情緒的左右”,戰前勃列日涅夫被任命為某州書記時,當地人送他綽號—“芭蕾舞女演員”他總能向陀螺一樣,轉個不停,像契科夫筆下那個“跳來跳去的女人”。把他放到一把手的位置當然不妥。

作為一種“考察”‘’赫魯曉夫把勃列日涅夫和波多格爾同時放在書記處,把權利分給兩個第二書記。

當年克里姆林宮內流傳這樣一句話:“赫魯曉夫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她看上你”用“接班人”的標準審視,任何缺點都被置於放大鏡之下,正是這樣,他把原來的盟友,一個個推到反對派的陣營裡,親手製造了1964年那場“宮廷政變”的基礎。

為什麼說:赫魯曉夫“自己把自己逼下了臺”

回顧赫魯曉夫選擇接班人的過程,給人留下的是意味深長的歷史性思索,這也大概是“民主選舉”和“御賜欽定”的天壤之別吧。

為什麼說:赫魯曉夫“自己把自己逼下了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