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第一旷达人物生死劫——人生艰难唯一死

我们今天说的这个人,说他是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旷达人物,实至名归。一首诗,让我们认识今天的主角。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和子由渑池怀旧》

没错,这篇小文要说的就是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人,集诗人(苏黄并称)、词人(豪放派开山鼻祖)、书法家(北宋四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画家于一身,苏轼苏东坡。

千古第一旷达人物生死劫——人生艰难唯一死

千古第一旷达人物生死劫——人生艰难唯一死

千古第一旷达人物生死劫——人生艰难唯一死

苏轼,四川眉州人,生于公元1037年,卒于公元1101年,享年64。而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苏东坡的生死劫,乌台诗案。

乌台,既是御史台,自古以来,御史行使检察职责。古时候,御史台一般种很多柏树,又称柏台。又因为一般有很多乌鸦嬉栖树上,又成乌台。(其中有个小笑话,小时候的看的一本书是盗版书,上面是鸟台诗案,以至于高中时候,被疯狂嘲笑)。


千古第一旷达人物生死劫——人生艰难唯一死​ 话分两头,元丰二年,苏轼调任湖州,上《湖州谢上表》,其中有“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察其老不生事,或能牧养小民。”话中之意,满腹牢骚。御史台以“新进”,“生事”纠察,弹劾苏轼,反对新法;这时,苏轼的《元丰续添苏子瞻学士钱塘集》出版,御史台大显身手,抓住了苏轼几句诗句,大加罗织:

历史资料是这么记载的,“至于包藏祸心,怨望其上,讪渎谩骂,而无复人臣之节者,未有如轼也。盖陛下发钱(指青苗钱)以本业贫民,则曰‘赢得儿童语音好,一年强半在城中’;陛下明法以课试郡吏,则曰‘读书万卷不读律,致君尧舜知无术’;陛下兴水利,则曰‘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盐碱地)变桑田’;陛下谨盐禁,则曰‘岂是闻韶解忘味,尔来三月食无盐’;其他触物即事,应口所言,无一不以讥谤为主。”主体以反对新法,嘲讽朝政为主;

尤其是“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一联, 这两句诗被拿出来,大加鞭笞,指称为隐刺皇帝:“皇帝如飞龙在天,苏轼却要向九泉之下寻蜇龙,不臣莫过于此!”指控他苏轼“大逆不道”,一时牵连三十九位亲友。

这其中还有一小典故,在下牢狱期间,苏轼与儿子苏迈商议,平时送饭只送蔬菜和肉食,有一天苏迈出京城借钱度日,委托亲友送饭,亲友不知,送了一条熏鱼,苏轼以为大限已到,悲痛欲绝,写了两首当时以为的送别绝笔诗于苏澈(子由)。

这个时候,神宗皇帝犹豫未决,宋太祖祖训,除谋逆外,不准诛杀大臣。同时,许多同僚向神宗求情,当时王安石已退居金陵,上书神宗,:“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曹太后也对神宗言,“昔仁宗策贤良归,喜甚,曰:‘吾今又为吾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盖轼、辙也,而杀之可乎?” 神宗考虑良久,下旨,贬苏轼为黄州团练副使,一场大案,烟消云散。

值得一提的是,苏轼在黄州,开荒垦粮,自号“东坡居士“,这才有了名传千古的苏东坡;苏轼又在黄州期间,写下《食猪肉诗》,创造中华名吃—东坡肉。


千古第一旷达人物生死劫——人生艰难唯一死

苏轼在黄州第三年,寒食节,写下了流传千古的行书作品《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

千古第一旷达人物生死劫——人生艰难唯一死

寒食帖

人非经过不知道,不多说,以苏轼一首词结尾,让大家认识这位千古第一旷达文人的情怀: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