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和ofo:誰在誰前面死去?

▌一、共享單車的凡爾登"絞肉機"

1916年初,凡爾登戰役打響,這場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破壞性最大,時間最長的戰役,戰事從1916年2月21日延續到12月19日,德法兩國投入100多個師兵力,雙方傷亡近100萬人。由於傷亡慘重,被稱為"凡爾登絞肉機"——一戰最慘烈的戰役。

如今,凡爾登的硝煙早已散去,和平年代,我們看不到戰場上一個又一個戰壕的爭奪、一波又一波的戰術推進,一次又一次的兵力消耗,但是在中國,我們仍能從一次次的互聯網大戰中體味那硝煙的味道,畢竟,現實就在我們身邊。

2017年,是中國共享單車"決戰年"。經歷了年初的"彩虹大戰",一家家公司倒閉或跑路。

摩拜和ofo:誰在誰前面死去?

到如今,競爭格局已大致明晰,兩家巨頭ofo小黃車和摩拜已佔據超過95%的國內市場。

然而,我們回顧摩拜和ofo兩者的較量,不正是凡爾登戰役的重演?

雙方在一、二、三線城市,投入大量兵力(共享單車),並且在資本的助推下,源源不斷的運送部隊和物資,就像一次世界大戰中的凡爾登戰役一樣,陷入膠著的共享單車戰爭也像是一臺殘酷的絞肉機。

戰爭一旦開始,就停不下來。各參戰方不得不將財力和資源不斷地傾注其中,最終被攪成敵我不分的肉餡,資本、員工、用戶和其他創業者都成為這場戰爭的犧牲品。

摩拜和ofo:誰在誰前面死去?

摩拜和ofo:誰在誰前面死去?

(共享單車墓地)

▌二、凡爾登戰役,摩拜和ofo到底誰佔優勢?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在戰爭狀態,則更是如此,誰能快速佔領要地,誰就掌握了主動權,德國人的閃電戰便是這種武俠理念的極致詮釋。

德國人當然是想快速拿下凡爾登要塞的,為什麼?

在經過了兩年一戰的消耗後,為打破僵持局面,德國於1916年初發動了凡爾登戰役。凡爾登是英法軍隊戰線的突出部,它像一顆伸出的利牙,對深入法國北部的德軍側翼形成嚴重威脅,同時,佔領了凡爾登,也就打通了德軍邁向巴黎的通道,佔領了巴黎,法國就不攻自滅了,剩下的英、俄兩軍就不足為懼了。

為了拿下凡爾登,我們看到德國人的執著。

1、炮火準備。1916年2月21日,德國軍隊用1,200門大炮對40公里的戰線進行了9個小時的集中轟擊,發射了一百萬發炮彈,然後用三個軍(第三、第七、第十八軍)的兵力進攻,先頭部隊用火焰噴射器掃清戰壕,到23日,德國軍隊已經前進了將近5公里,法國軍隊被迫後撤。

2、正面進攻。3月份起,德軍開始了正面進攻,然而卻遭到法軍頑強抵抗,付出巨大傷亡。4-5月份,為了擴大戰果,德軍集中兵力使用噴火器、轟炸機甚至毒氣彈,進攻法軍,仍未果。6月份,德軍再次發動大規模攻擊,首次使用光氣窒息毒氣彈和催淚彈猛攻蘇維耶堡,在4公里寬的正面上發射11萬發毒氣彈,給法軍造成重大傷亡,一度進抵距凡爾登不足3公里處,但終被擊退。

就像,在共享單車的戰爭中,我們看到了ofo的努力。

摩拜和ofo:誰在誰前面死去?

為了彌補與摩拜的差距,ofo利用輕便快速投放的優勢,在重要城市開始了快速佈局,此後,ofo的勢頭趕上摩拜,到今年年中,ofo的用戶一度超越摩拜。

但戰役一旦陷入拉鋸戰,比拼的就是補給支援能力、後勤能力,有時候"重就是輕,慢就是快",運營效率佔優勢的一方,才更容易笑到最後。

因此,在德軍的猛烈進攻下,法軍雖然損失更為嚴重,但並不如德軍預想的差,同時,法軍的支援極其迅速——一週內組織3900輛卡車,運送人員19萬和2.5萬噸的物資,這是人類戰史上首次大規模的汽車運輸。法軍的大批援軍及時趕到,加強了縱深防禦,扭轉了戰役開始階段的不利局面。而德軍由於前進過快,喪失了炮火支援的優勢,反而使自己暴露在法軍的炮火射程內,戰場由於持續炮火的攻擊已經變成一片泥潭,火炮很難向前移動。

摩拜的反制,正是以己之長攻彼之短。

ofo和摩拜的模式,一個是快一個是慢,一個是輕一個是重。ofo單車成本低,想要以快速的投放量,擴大與摩拜用戶規模的差距,這本身沒有問題,但是這種打法有一個前提條件,那就是必須抓住一定的"時間窗口期"。

然而,在經歷了前期的快速放量後,ofo最多也是做到與摩拜打平。根據ofo公佈的數據顯示,ofo已在全球連接超過1000萬輛共享單車,日訂單超3200萬,進入17個國家超180座城市,而摩拜同樣已進入全球8個國家超過180個城市,運營著超過700萬輛智能共享單車,日訂單量超過3000萬,雙方的差距並不大。按照ofo和摩拜披露的數據計算,前者每輛車每天的使用次數約為3.2次,而摩拜則為4.3次左右。

而9月份的數據顯示,ofo遇到瓶頸,摩拜又開始領先了。

摩拜和ofo:誰在誰前面死去?

摩拜和ofo:誰在誰前面死去?

此外,10月份,國內權威APP數據監測機構QuestMobile的最新數據顯示共享單車行業的最新格局:摩拜單車位居行業第一名,ofo次之。數據顯示,10月23日至29日這一週,摩拜單車周活躍用戶量高達3128萬,首次超越滴滴出行,遙遙領先於ofo,穩居互聯網出行行業第一名位置,其中,滴滴出行的周活躍用戶量為3064萬;ofo為2659萬。

摩拜不僅在周活躍用戶方面一馬當先,在APP啟動次數、APP使用時長等核心指標上仍獨佔鰲頭。APP使用次數方面,今年9月摩拜單車APP的總使用次數達10.9億次,ofo則為6.8億次,摩拜單車的領先幅度約為60%。APP日均使用次數方面,摩拜單車為3626萬次,ofo則為2280萬次,摩拜領先幅度達59%。在APP使用時長方面,今年9月全體摩拜單車用戶的總使用時間長達14.1億分鐘,而ofo用戶為11.4億分鐘;摩拜領先超3億分鐘,領先幅度達24%。

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呢?

摩拜單車之所以在用戶量、用戶使用時長等方面領先ofo,主要得益於其騎行體驗,以及單車核心硬件實力強。其實歸根結底,摩拜單車受到眾多用戶的青睞並且被眾多企業看好並與之合作,關鍵還在於摩拜單車始終追求極致品質的匠心精神以及以解決出行難題為初衷的核心企業價值觀。

而ofo大規模擴張是以犧牲運營效率和用戶體驗為代價的。Ofo單車的成本雖低,但ofo的周破損率差不多在20%以上,也就是說,ofo每週差不多有20%的自行車得拖回去維修。這樣,時間一長,ofo的維修維護成本是遠遠高於摩拜的。此外,因為車的損壞率太高,遇到壞車是家常便飯,有時候甚至連續好幾輛都不能騎,所以用戶的體驗越來越差。這樣的模式換來的增長,其實是得不償失的。

開放市場的窗口期不可能一直等著ofo,一旦資本的耐心喪失,具有更佳可持續盈利能力的模式必將勝出。

凡爾登戰役時,德國企圖一舉擊敗法國的戰略目標遭受挫折,損失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又無法及時彌補。自此,戰爭主動權逐漸轉到協約國手裡——凡爾登戰役成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轉折點。

▌三、共享單車最終局

Winter is coming,共享單車第一個寒冬正在到來。

1、合併?

冬天,大家都想抱團取暖,關於摩拜和ofo合併的傳聞,也不知傳了多久,但似乎:落花(ofo)有意,流水(摩拜)無情。

ofo投資人朱嘯虎在今年9月份的第三屆復旦首席經濟學家論壇上,首次公開對外表示,共享單車行業格局已定,摩拜和ofo已經佔據了共享單車95%的市場份額。兩家企業每月仍然要投入大量資金進行運營,只有兩家合併才有可能盈利。

除了朱嘯虎,另一位ofo投資人王剛也在今年11月初公開表示,從資本驅動的角度來看,ofo和摩拜合併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摩拜CEO王曉峰:和ofo沒合併可能。任何企業獨立是有原因的。百事可樂和可口可樂花了上百年時間將產品差異化,摩拜也要這麼做。我們希望摩拜更多的去做產品差異化,在品牌的情感聯繫上做更多的事情,能夠讓用戶喜歡我們的產品。當你把這兩件事做好的時候,你就沒必要考慮其它的事情。談到那麼多的合併,都是因為它們沒在這兩件事情上做好。

摩拜單車創始人胡瑋煒:"大家喜歡用以前的東西和案例,套在共享單車身上,實際區別很大。在產品運營效率和生命週期都不同步的情況下,收購沒有意義。

顯然,從雙方的表態看,ofo對於合併的期望值要高於摩拜。但目前摩拜的拒絕是不是意味著沒可能合併?

別忘了,兩者後面強大的資本。雖然從運營者的角度來看,要保持運營獨立性,建設自己的獨有的品牌的話,獨立運營會是更好的一個選擇,但左右合併更強大的力量來自資本。從資本的角度來講,他們是要賺錢,利益最大化,那麼合併肯定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但經常,資本的這種選擇,或者說貪婪,帶來了什麼?

毋庸置疑,資本在加速行業的洗牌,但有時候並不是朝著正確的方向。滴滴早已成為出行領域的巨頭,但我們正的需要下一個滴滴麼?

2、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自古以來,攻為守的策略都經不起久戰。三國時期,蜀國六出祁山,以戰養戰,還有諸葛亮的加持,都沒贏,天下終歸"活到海枯石爛"的司馬懿。

從運營模式上看,摩拜和ofo存在著明顯差別,前者的重資產路線強調技術創新,後者的輕資產模式則主攻數量優勢,期待快速回收成本,在二者的發展模式相互融合前,合併的時間窗口暫不存在。就算強行合併,帶來的不是規模經濟,或者邊際效益遞增,恰恰是規模不經濟,效率更加低下。

最終誰會活得更久?

正如美團王興所言:包括移動互聯網在內的競爭將很長時間內維持在兩家公司或以上,但最終的贏家必定是依靠運營效率而非資本勝出。這一道理在共享單車上同樣適用——在摩拜和ofo其中一方取得壓倒性優勢之前,它們背後的資本將繼續保駕護航,直至迎來共享單車的終局。

這樣看來,摩拜"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勝算較大。

▌尾聲

一發歪打正著的炮彈:

在凡爾登戰役中,德軍的炮火使法軍遭受了沉重的打擊,而法軍因炮彈不足只能對德軍的炮兵陣地和重兵集結地進行了報復性還擊。一天,一名法國士兵不知是填錯了彈藥還是裝錯了標尺,將一發炮彈不歪不斜恰好擊中了德軍的炮彈庫。頓時,一戰中最大規模的爆炸開始了。隨後德軍的炮彈庫只留下一片焦土。凡爾登戰役法軍最終取勝,那枚歪打正著的炮彈確實功不可沒。

常常,結局就是這麼突然,戲劇性的結束了,與前面漫長的過程比起來,似乎來得太快。可這更加說明,戰役的拉鋸與膠著,誰熬到最後,誰就這麼活下來了。

ofo和摩拜這場大戲,即將上演最終局,不管是誰先倒下,肯定是非常有意思的。

即便是隻有掛票,我也會繼續看下去。

摩拜和ofo:誰在誰前面死去?

作者,永恆之藍,5年港股投資,關注風投、互聯網、科技

- END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