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是國企改革的「冤大頭」嗎?

【原創】員工是國企改革的“冤大頭”嗎?

(非特別標註,文章皆為譚浩俊原創)

隨著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全面推進,特別是圍繞如何安置好員工,很多人開始對前一輪國企改革的情況進行回憶,認為在上一輪國企改革中,員工都成了“冤大頭”。特別是那些下了崗的員工,更是“冤大頭”的冤大頭。

面對員工是國企改革“冤大頭”的問題,到底應當如何來看,如何來分析,又如何來理解呢?筆者認為,很難用“是”還是“不是”來回答。因為,裡面確實有“冤大頭”現象,但也不是有些人說的都是“冤大頭”。


員工是國企改革的“冤大頭”嗎?


按照筆者瞭解的情況,在上一輪國企改革中,員工主要通過這樣幾種方式分流和安置。一是企業改制後,由改制後的企業全面接收,前提是,員工身份必須置換,也就是通過身份置換,讓員工成為“社會人”,而不是原來的“國企人”。因此,需要與新企業重新簽訂勞動合同,成為新企業的一名員工。而在簽訂新的勞動合同後,員工不能將身份置換的錢拿回家,而放在企業,由企業保管。只有在員工離開企業後,這些被量化到員工身上的錢,才能領回家;二是破產分流,也就是一些已經無法維持生產的企業,通過籌集一定的員工安置資金,給員工按工齡長短進行補償,企業破產。政府則通過提供一些新的工作崗位,讓破產企業員工選擇。沒有選擇的員工,就成了下崗工人。應當說,這類員工是吃虧最大的,也是待遇最差的。很多員工,都只是得到很少的一點補償,無奈之下,都選擇了自主創業。但在缺少技術和技能的情況下,相當一部分是通過擺地攤等維持生存;三是沒有改制的企業,仍然在國企工作,

但近年來企業效益不佳,很多員工下崗待業或在家拿最低工資。


員工是國企改革的“冤大頭”嗎?


由於在進行大規模改制時,相關的政策、法規、制度等都沒有出臺,而是各地自定政策,所以,不同地區的政策也不同。表現在員工安置方面,也不統一。所以,總體上講,這塊工作缺乏有效手段,員工安置不是很好。特別是改制後的企業,沒有認真履行承諾,也沒有選擇好接盤者,經營狀況很差,最後下崗的員工很多。更為重要的是,凡是把員工身份置換費用量化到每個員工身上,並通過資產保全的方式留給企業繼續使用的地方,都出現了資產被改制後企業偷偷變現的現象,使員工利益遭受極大損失,


員工是國企改革的“冤大頭”嗎?


也正因為如此,國企改革對員工來說,既是一次考驗、一次市場歷練,也是一次不同程度的傷害,利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損害。很多地方對下崗員工進行利益補償和安排,也是恰當的,是必須的。同時,也造就了一些一夜暴富者。所以,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必須確保員工利益不受損害,員工權利必須得到保護。

tanhaojun196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