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泰:服不服气咱们靠战功说话

周泰:服不服气咱们靠战功说话

身在乱世,没了性命剩下都是白搭。因而将领身边会有亲兵,君主身边会有宿卫,就如许褚执掌的武卫营。在孙权身边则是周泰,字幼平。

忠肝义胆

周泰是九江人士,他在吴国阵营也算老资历了,在孙策时期周泰、蒋钦这两位同乡就已经追随左右。当然资历还是比不了程普、黄盖这种孙坚的老部下,比吕蒙、凌统倒是绰绰有余,只是人家才华出众,能赶超先辈。

周泰在孙策时期就已经数战有功,作为司马他手下也是有兵卒的。孙策入主会稽时,孙权就向兄长讨要来了周泰,理由是看重周泰的为人,忠毅。孙策拿下会稽是在建安元年(196年),这一年孙权年方15岁。

孙策征讨山贼时,孙权、周泰只带着不足千人待在宣城,他们没想到会有数千山贼齐至。己方没修筑什么防御工事,士兵作战意志薄弱,孙权这边才上马,山贼刀都递过来了,以少敌多要没有能力挽狂澜的人,基本就要溃败了。

而周泰站了出来,他誓死护卫住了孙权,还用其勇武的表现鼓舞了士族,有了领军人物才不至于各自为战。坚持到山贼退去,周泰浑身十二处创伤,刀剑加身的伤痕,久久不能痊愈,至于孙权,要是没周泰基本就凉了。

这样忠心的表现,孙权、孙策都表示激赏,随后攻打刘勋所在的皖城,为孙坚复仇攻黄祖所在的江夏,据守曹操虎视眈眈的赤壁,围攻曹仁驻守的南郡,周泰都参与其中。

肤如刻画

接下来濡须之战,周泰同样表现优异,反复冲出去与曹军交战,最终曹操退兵。就是本传没有更详细地描述周泰的英姿,也就没落下类似“百骑劫营”这种典故。凭借这一战的表现,孙权就让周泰督守濡须,战略要地自然要交给心腹之人。

但名义上应归周泰管辖的徐盛、朱然并不服气,徐盛也是有趣,出身九江的两位他都不服气,一位蒋钦一位周泰。不是资历老就一定能身居高位的,周泰身为近卫将领还需要孙权来亲自镇场,

大概是没表现出什么大将之风。

在孙权一通灌酒之下,周泰解去衣饰开始回忆过往,这满身伤痕,要不是那会儿没那么逼真的伪造技术,真会人让人以为是刻画上去的。周泰是真的英勇,伤痕也证明了他在一次次战斗中的武勋,听着周泰的回忆,孙权也泪流满面,这里边有替他挡得刀呀。

孙权一句“情同骨肉”,再加上御赐青盖,这才压下了反对声。顺便,案《刀剑录》周泰这次升官后,孙权还给他打造了一把刀,刀背铭文“幼平”。周泰也不是纯以战功升迁的,毕竟还担任过春谷长、宜春长,后来还遥领汉中太守。

周泰诗词:

《吴·周泰》 唐 孙元晏

名与诸公又不同,金疮痕在满身中。不将御盖宣恩泽,谁信将军别有功。

【战功宣扬的不多,也有寒门所受的偏见在内】

《三国演义》元 罗贯中

三番救主出重围,忠勇如公世所稀。遍体疮痍犹痛饮,血痕残酒满征衣。

【劳模同学,伤痕满身,是功勋,是忠义】

一个人的护卫是不够的,要一群人前赴后继,已经,尽力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