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日本军队的山崎大队,拥有多少官兵,为何非常难打?

邓丽霞


二战时,日军实行从分队到师团的军队编制:分队

分队是日军最小的编制,拥有士兵13人,包括分队长、4人机枪组和8名步枪兵。机枪组有轻机枪1挺,由组长、射手、两名携弹药的副射手组成(除了射手外,其他三人配备步枪)。日军的加强分队,还配备两人携带的掷弹筒。


日军一个小队有54人,相当于我军的“排”。包括三个分队和一个装备三个掷弹筒的掷弹筒分队。

日军中队有181人,比我军“连”大不少。包括三个小队和中队部成员。武器装备包括:步枪139支,轻机枪9挺,掷弹筒9具。有时候还会配备两门迫击炮或者九二步炮。

日军大队成员佣兵1100人左右,我军一个营标配是650人,三个营组成一个团。日军大队的编制等于我军两个营。日军大队包括4个步兵中队,一个机枪中队,一个55人的炮小队和大队部成员。

日军联队属于日军单兵中最大单位,兵力3800人左右,拥有三个步兵大队。而同时期的中国军队,一个团也就不到2000人。当然,李云龙这样的"万人团"和楚云飞的"五千人团",都是个例。


日军师团大致分为甲乙丙丁四等。日军甲种师团佣兵28000人,包括: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骑、炮、镏各一联队,共8个联队。

日军乙种师团佣兵24400人,包括:2旅团(每旅团2个步兵联队),工、炮、镏各一联队,共7个联队。

日军丙种师团佣兵15000余人,包括3个步兵联队,工、炮各一联队,共计5个联队。

日军丁种师团是为了在华北地区进行扫荡编制的,只有11000人,三个联队。

山崎大队出自《亮剑》,佣兵1100人。但是,山崎大队长在扫荡的时候只带了五百多人。

我们称呼日军时,经常以长官名字命名部队,山崎大队大队长是山崎治平中佐,所以,叫山崎大队。这也是日本人普遍采用的命名方法。山崎大队隶属于日军第29旅团第12联队,正是编制名字应该是是步兵第五大队。

五百人相当于我军一个营的兵力,为什么会有如此强悍战斗力?

在剧中,386旅让程瞎子带着772团打了半天,付出很大伤亡都没打下来。也不能怪程瞎子,攻坚战"守城"一方兵力可以以一敌四!也就是说,山崎大队五百人在防守时,可以看作是2000人的日军部队。

而且,日军战斗力普遍高于我军。我军与日军作战时伤亡比例高达1:4(最少)!往往,国军集中五倍优势兵力都不一定打的过日军。按照这个算法,需要一万人才能打下山崎大队。

所以,程瞎子一个团也就不到两千人,打不下李家坡也是在情理之中。

八路军当时专注游击战,不善于攻坚战!

红军在整编为八路军时,只有三个师,六个旅,12个团的编制。就是这样的编制,蒋介石也是扣发军饷和物资。八路军出兵抗战时,每个士兵只有二十发子弹,每门炮只有十几发炮弹。这还是主力团!

而八路军自己扩编出来的团装备更差,每把枪只给五发子弹。一般情况下,士兵打三发以后,就不敢打了。

这也就能理解,八路军为什么“善于”打游击战。因为,攻坚战耗费弹药。就算打赢了,也缴获不了多少物资,等于赔本。所以,八路军多喜欢打伏击战,能通过缴获补充弹药。

等到百团大战时,八路军虽然有一百多个团,但是武器装备并没有提升多少。步兵炮这样的重武器还是稀缺。也是因此,李云龙那么喜欢他的意大利炮。而且,新兵太多也造成部队战斗力下降。所以,在百团大战后,日军的扫荡给八路军带来很大的伤亡。

平型关战役时,八路军能和日军打成1:1伤亡。而等到百团大战后,伤亡要到3:1以上了。

《亮剑》李家坡一战的故事原型是“关家垴战役”。

此战,八路军集中八个团一万余人,围剿日军冈崎大队510多人,打了两天都没全歼日军。最后以伤亡两千人代价,只消灭了日军不到二百人。

参战的我军军官绝对是我军主力:副总指挥彭老总,左权,陈赓,邓小平,刘伯承等人!每一位都比李云龙牛!而且,八路军参战部队不都是“野鸡团”。还有772团,769团这样的主力团。



这一战,日军给八路军上了堂“土攻作业”课。为日后八路军作战技术提高,提供了实战经验。

所以,李云龙一个“扩编团(野鸡团)”,靠着3600颗手榴弹歼灭山崎大队,也算是神剧剧情了。


勇战王聊历史


原因在于在抗日战争时期,在中日敌我力量的悬殊对比之下,中国军队与日本军队的军事力量对比,已经不是局限在人数上的差距,而是局限在技术装备和火力上的差距。

在连续剧亮剑中,李家坡之战山崎大队的原型是1940年关家垴战役中的冈崎支队,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冈崎支队只有区区500人,只有正常日军甲种部队大队一半的规模,但是从火力装备上,由于冈崎支队要深入八路军纵深,因此在火力配置上基本达到了日军甲种大队的规模。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甲种部队大队编制基本相当于八路军一个团,但这只是人数上的对比,如果对比双方火力,双方的差距算得上相当之大,正常的日军大队编制至少有配备八挺九二式重机枪和两门山炮,火力配置已经完全超过了同规模的八路军团级编制,更重要的是由于日军是正规军,属于制式武器装备,自然也有着充足的弹药供应,反之八路军,虽然装备一定数量的山炮迫击炮和重机枪,由于绝大部分都是战场缴获的装备,这些武器严重缺乏保养和弹药供应,无法应付长时间作战,在与日军大队建制部队的作战中,将会处于劣势。

所以无论是1940年的关家垴战役,还是连续剧中的李家坡之战,八路军面临的问题都一样。



从后来的资料上记载,冈崎支队装备了三门山炮,由于战役最终没有消灭日军,八路军也只是占领了关家垴部分阵地,但仍然缴获了六挺轻重机枪,从这些资料来看,冈崎支队人数规模虽然照正常的大队减少了一半,但火力方面并没有相应减少,因此面对八路军的围攻仍然能保持强劲的火力,更别说上空还有陆军航空兵的火力支援,又有关家垴特殊的地势和窑洞结构作为依靠,在八路军缺乏重火力的情况下,对付这样的日本军队已经捉襟见肘,战役中八路军虽然动用了一定山炮和迫击炮,但由于缺乏弹药,没有起到太多的作用。

或者换位思考一下,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一个大队通常可以抵挡中央军一个整师,参战的八路军还远远达不到中央军一个师的火力装备,又处于地形上的劣势,面对占尽了天时地利的日军,这一仗真的很难打!


辽宁资深球迷


真正的山崎大队也没有那么难打,因为你知道的是“假的山崎大队”,《亮剑》里的“山崎大队”是虚构的,战史原型是1940年关家垴战斗的日军“冈崎支队”,根本不可以称作大队,因为按照日军惯例,从不同建制里抽调部队组成的临时性队伍,无论兵力多少,都必须称为“支队”。



(第27集团军司令杨森)

冈崎支队的指挥官是第37师团的作战参谋冈崎谦受中佐(亮剑里起名为山崎冶平中佐),所部的三个中队是由该师团的三个步兵联队(番号为第215、216、217)抽出来的,每联队一个,另外加强了一个山炮中队,按日军的正常编制,只有联队级才编制山炮中队,大队只有步兵炮小队,所以这股日军必须叫“冈崎支队”。关家垴一战,冈崎毙命,540多人被消灭了400多,关键还是在于八路军装备不行,攻坚火力太弱。

真正的“山崎大队”隶属于日军独立混成第9旅团,大队长山崎茂大尉,是个二次入伍的大龄预备队军官,在日本还是小有名气的“水产品专家”。这个旅团跟八路军也算老对手,1939年编成于山西,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夜,日寇驻武汉的第11军主力之第4师团(传说中的大阪师团)南调,独立第9混成旅团则由华北方面军转隶11军,接防武汉警备任务。

(第58军副军长、新10师长鲁道源)


第三次长沙会战中,第11军司令官阿南惟畿指挥的第3、第6和第40师团遭遇薛岳的“天炉战”,在长沙城下被合围,为避免被歼于1942年1月4日开始掉头北撤,缺粮少弹的日军遭到近30万中国军队的追杀,损失惨重,为救援撤退中的日军主力,阿南惟畿下令独混第9旅团南下接应。

旅团长池之上贤吉少将率部迅速出动,1月6日到达福临铺一线,与北逃的第6师团仅有一山之隔,这就是湖南长沙县、汨罗县的界山“影珠山”,海拔约500米。为占据战场制高点,第9旅团以两个步兵中队和一个炮小队组成的“山崎大队”偷袭影珠山,同时配属了几十名便衣队员,出发前,日军根据空中侦察,通知“水产品专家”山上只有1000多中国军队,于是山崎茂大大咧咧就去了。



那么影珠山附近到底有多少国军呢?

整整五个师,分属川军第20军(杨汉域)和滇军第58军(孙渡),这是杨森第27集团军主力的隐蔽集结地和战役第二阶段阻击阵地,根据“天炉战”要旨,该集团军在新墙河坚守三天后主动撤往两翼山地,放日军三个师团前往长沙,而当日军在长沙败退后,已处于敌后位置的杨森所部正是拦截日军回撤的主力,山崎大队就这样中了头彩。

战斗猝然打响,杨森等人被突然出现的日军吓了一跳,山顶阵地都丟了,而当发现日军不过一个大队几百人时,川滇两军都气乐了,立即组织两个师围攻山崎大队,同时南顶第6师团北阻独混第9旅团的接近,日军飞机也来帮忙,把山顶日军当成川军一顿轰炸,半天之后,山崎大队弹药耗尽,并且被团团包围在山上。



发现突围无望后,山崎命令各中队“自行处理”,其实就是命令大家自杀,于是残余日军纷纷寻找办法,有手枪的自戗,没有的用步枪互刺,除一名军曹逃出外,山崎大队300多人再无一个活物,山崎茂本人被一颗迫击炮弹炸飞。

要说山崎大队也是有一定功劳,他们打乱了第27集团军截杀败退日军主力的作战布署,使第6师团在付出1000余人伤亡后得以逃过福临铺地区,否则该师团必将遭受更大损失。对比关家垴和影珠山战斗,中国军队投入的进攻兵力基本相同,八路军约20000,国军投入两个师,并且都是仰攻。

但杨森的部队弹药充足,且掌握一定数量的山炮和迫击炮,所以才能尽歼鬼子,而八路军的弹药与火力实在贫弱。


度度狼gg


山崎大队有两个,一个是真实存在的,一个是影视剧虚构的。

先说虚构的,即经典抗战剧《亮剑》里被李云龙用3600颗手榴弹歼灭的山崎大队。

其原型是在1940年百团大战中愣头愣脑的冲入八路军总部所在地最后被赶来的八路军129师全歼于关家脑的冈崎大队! 冈崎大队总兵力约600余人,于1940年10月下旬的扫荡作战中突然窜入了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及黄崖洞兵工厂附近的关家垴。八路军总部随即命令第129师全部主力团迅速赶到,将冈崎大队团团围困在关家垴。

关家垴地势险峻,山顶却十分平坦,适合布兵设防,南坡比较平缓。再往南还有一座更高的山头叫凤垴顶,控制着通往关家垴的唯一道路。冈崎大队到达后,以主力部队占领关家垴,以一个中队控制凤垴顶,互为犄角。 就兵力兵器而言,八路军占有优势。但是冈崎大队却占有地利之便,同时外围援军也正在向这里赶来,孤注一掷的冈崎决心死守待援。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129师师长刘伯承全部亲临一线指挥,386旅旅长陈赓担任前敌总指挥。激战两昼夜,冈崎大队400余人被歼灭,而八路军却付出了500余人牺牲、1500人负伤的重大代价。

再说真实存在的。

第三次长沙会战进入尾声时,时任日军第11军司令的阿南惟几为了接应从长沙败退的部队并营救被包围在影珠山的第6师团,派第9独立混成旅南下策应。抵达影珠山后该旅团临时组建了一支300余人的突击部队,由山崎茂大尉率领,成功偷袭了设在珠影山制高点的中国军队新编58师师部。

山崎大队的行动直接威胁到了正在阻击第6师团的中国军队第20军。出身川军的该军军长杨汉域立即组织军属骑兵连、特务连、工兵连及所属134师一部向山崎茂所部发动进攻。

奇怪的是被包围的第6师团师团长神田正种得知军部派兵前来救他时却十分气愤,作为从开战至今就在中国战场上横冲直撞、“南京大屠杀”主要元凶部队的指挥官,向来对中国军队不屑一顾。不仅不配合第九旅团和山崎茂部队的攻击行动,反而向司令部报告说自己已经突围,不用救援。

这样一来,山崎茂和他那支临时组建的突击部队的命运便在此决定了。经过一昼夜激战,至次日10时,山崎大队弹尽粮绝,山崎茂本人身负重伤,山顶上到处都是日军伤兵的呻吟声和自绝的手枪声。随后,中国军队发动进攻,山崎茂被迫击炮弹击中死亡,其余的日军士兵除了被打死的剩下的全部切腹自尽或者饮弹而亡。


天狼星大将军


八路军总部附近的关家垴战斗,日军500人打败我军10000人,这个信息被果粉津津乐道——所谓的中流砥柱其实是呵呵!

事实上,如果参加战斗的不是八路军而是国民党军,那一定歼灭日寇5000,收复关家脑。

因为,国军面对日军的时候,只有三个选择——逃跑坚守和撤退(往往演变成溃败),而国军的战绩,基本都是吹出来的。

国民党军队发起的22次会战,基本是守着城池挨打,最抗揍的军队,就是五大主力。当然五大主力一开始不叫五大主力,而是叫“攻击军”。但他们从来不敢攻击,如果收复了某座城池,那一定是日军先撤走他们才去的。

当然也有例外,那就是傅作义的奇袭包头。傅作义1939年12月19日,傅作义带领35军主力千里奔袭九原,历时半个月,共歼灭包头守敌两个大队及援敌近400人,毁敌坦克4辆、汽车车60余辆。

很多人眼中的最擅长守城的傅作义,恰恰是抗日战争中唯一主动攻击日军且取得胜利的。

而更多人吹捧的薛岳,拥兵50万,四次长沙会战,号称歼敌20万,结果一个俘虏都拿不出来,一件像样的缴获也拿不出来。

言归正传,说说关家垴战斗。

关家垴战斗,其实是百团大战后期的“反扫荡”斗争的一部分,决心围歼冈崎大队,真正体现了八路军的“亮剑精神”。

日军的大队编制,大约1000人,相当于我军的团,但是这次日军只带了500多人。


日军带的兵力少吗?一点都不少,如果在国统区,这点人占领十个八个县城不成问题。日军虽然只有500人,可是还有一个山炮中队,武器弹药和个人素质都有很大优势。

没有精钢钻不揽瓷器活,日军敢来就有信心走。他们没想到的是,八路军看到日军在根据地的杀光扫光抢光暴行,决心全歼这支军队。

当然战斗最终失败了,冈崎大队被歼灭200人,八路军伤亡2000人退出战斗,冈崎大队最终撤走。

实话实说,彭总发动的这次战斗,出力不讨好,用李云龙的话来说,这就是赔本买卖。打半天就能杀鬼子报仇,一点缴获拿不到。


没错,八路军长期以来,更擅长的是游击战和伏击战,藏着暗地里给日本放冷枪。为什么放冷枪?因为子弹太少,人均子弹只有5发,打完三枪就不敢在开枪,这就是装备奇差的“三枪八路”。

就是这样的军队,在整个华北发动了“百团大战”,主动攻击日军盘踞的据点和交通线。这种事,放在装备精良战心全无的蒋介石嫡系那里,这叫做“自杀式袭击”。


历史知事


按照日本以甲级师团的配置,等于于中国的营级单位,而且属于加强营的配置。日本一个步兵大队,下辖四个步兵中队,一个中队156人,除步兵中队外,还有一个150人的指挥部和175人的机关枪中队和一个55人的炮兵小队,共1001人


日军一个步兵分队拥有13人,拥有一挺轻机枪,两具掷弹筒,四个步兵分队为一个步兵小队。三个步兵小队为一个步兵中队,每个中队拥有两挺重机枪和两门迫击炮。四个步兵中队为一个步兵大队,每个步兵大队除此以上火力配置以外,还有一个独立的拥有4到8挺重机枪的机关枪中队和一个拥有2-4门九二式步兵炮的大队炮小队。

从以上的火力人员配置来看,日本甲级师团的一个步兵大队其火力人员配置已经超过了中国一个步兵营的火力人员配置。而且拥有非常强的单兵作战能力。而在剧中日本的山崎大队先前已经和八路军386旅中的主力团772团激战了很久,直接程瞎子的772团打掉一半,和日军的弹药消耗也基本差不多,不然当李云龙的独立团在山坡下面挖战壕的时候,为节省弹药的山崎大队也不会直接来一个万岁冲锋。



不过在现实当中,“山崎大队”并没有被八路全歼,不但给八路军的根据地造成了严重破坏,在给八路军带来上巨大的伤亡之后还能安全撤出。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关家垴之战当然大多数人看了亮剑以后总会去下一次的关注这场战役,都会认为八路军过度的美化了这一场战争,让八路军看起来英勇无畏,但实际上打的怎么样,怎么样,云云。

那我们就从整场战役的角度来分析这一场战役,八路军在真实的历史战役里面,究竟为什么会遭遇到这样的一种挫折?

李云龙当时分析了一个情况,特别简单,当时在亮剑里面李云龙对自己的部下,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在这个地方,一个团1000多人不可能完全展开,如果一个连一个连上那就是添油战术。

一个地方原先是八路军兵工厂的位置,后来由于当时八路军警卫连连长失职,擅自带领自己的部队离开了这一块儿要害之地以后,然后敌人的步兵大队把这块地区给占领了!彭德怀副总司令因为这件事情还特意把这个警卫连连长给枪毙了,军法从事了。

这个时候对于八路军来讲,这个地区从原先的野外遭遇战,变成了一场攻坚战。

但是这个地方地形又太小,八路军虽然说有1万多人,但是真正能够在前线展开的部队,大致也只有半个团左右,你说前线上面大致上就已经形成了日本的小部队和我方的小部队短兵相接的这样的境地,而后面即便是大家人数占优势,但是实际上兵力优势根本就没有办法完全展开。

再加上日本军队装备精良,单兵所携带的弹药基数大致是120发的,而的迫击炮火炮可以装在100发左右的炮弹,火力充足,而且士兵从民间征集过来的时候都是接受过相应的步兵训练,也就是在大本营接受过为期一个多月的步兵操练,与之相对应的八路军士兵,很多人都是新兵,下辖班长级别的才是真正参加过长征的老兵,没有接受过什么正统的军事训练,同时作战意志也不像之后经历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磨练的那一批解放军士兵,对比当时的八路军士兵来讲,一批小鬼子是精锐中的精锐,而且能够得到日本空军方面的支援。

其实在这样的战役里面火炮能够承担更多的作战任务,并且能够发挥自己相应的作战实力,但是当时的八路军顶多就装备着迫击炮,而且迫击炮的弹药基数也不足。

在正面战场上面曾经有一位日本士兵驾驶着一辆装甲车辆接受过1300发子弹的射击,就是没有一发炮弹打中他这个人被称为日本军队内部的精神。与此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当时中国军队面对这种攻坚作战,武器装备的匮乏可见一斑。装备尚且还有自己相应补给能力的国军士兵作战尚且如此,更何况当时已经对八路军和新四军看做跗骨之蛆的蒋介石已经完全断掉了对于八路军和新四军的补给,甚至于还想去除掉这两股作战力量,当时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匮乏可见一斑。

这就形成了一个死循环,当时八路军的小部队发起了冲锋,要么遇到敌人的扫射,不得已退了下去,要么能够冲进敌人阵地的只有几十个人,几十个人组成的小型部队,跟敌人进行四刀与刺刀之间的对决的时候,完全不占上风,只能被敌人给赶出来,与此同时,敌人占据地形的优势,可以在高地发射迫击炮弹,并且射程比我方设计的迫击炮要远,而我方的迫击炮没有办法对敌人的攻势展开有力的打击,并且敌人的飞机还一直在天空之中骚扰我方进攻部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看见自己很多参加过长征的红军的班长,一个一个阵亡,(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悟空问答)当时陈庚上将也是紧急的向当时八路军总指挥部发报告说能不能停止攻击,这是一场明知不可为而要去做的一件事情。

最后,在敌人的援军逼近的情况之下,日军300多人撤出了这一场战争。这场战争也以八路军的失败而告终。

很多时候,八路军都会遭到一种不明的攻击,语言攻击,说你们看国军在前面承受了多么多,多么多的伤亡,造成日军多么大的损失,你们八路军做了什么,可问题就是,即便是国军作战序列里面作战物资最为奇缺的川军,他们也是子弹管够,但是八路军的更多时候就像后娘养的一样!

当时国民党的军队拥有整个中国,替他们书写,而八路军呢?更多的时候只能够靠自己,就如同毛泽东主席说的那样,我们只有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够保证自己不会被饿死。靠蒋介石给我们补给我们迟早要饿死!

蒋介石一路从南京退到了武汉,再退到重庆,但是,新中国的可曾从鸭绿江边退却过?日本人打蒋介石政府简直就像是爸爸打儿子,可是美国人打志愿军呢?知道日本人可是美国人手里的手下败将!真要是轮到蒋介石政府来抵抗美国人,蒋介石连打的心都没有!

一个人竟挑他的好处,往死里夸就行了,要骂一个人挑准他的弱点,往死里骂就行了。但是一个真正能够对历史做出客观评价的人能够只局限于一个人的缺点或者是优点吗?绝对不行,这样的话,这个历史是不完整的历史!

我相信那个时候的八路军绝对是有着挽救全中国的志愿埋在自己心里面的,只不过对于他们来讲,他们手里的力量只能够允许他们早就那样的战果。何尝不想驱除鞑虏壮志饥餐胡虏肉呢?要不然我们在敌后战场上面天天拼死拼活,刀头舔血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抵抗侵略者把日本人赶出全中国吗?

现如今哦,有些人为了给国民党洗白,不惜拉低八路军在敌后抗战的那些贡献。想问为什么?就为了那点点赞和流量吗?你不觉得这很可笑吗?


漩涡鸣人yy


以下的个人观点,亮剑中的这个山崎大队有原型的,名字叫冈崎大队,540多人,彭总带着3个旅1个团,2万多人想要围歼这个冈崎大队,血战两个昼夜,伤亡2000多人,也没达到全歼的目的,最后日军援军来了,只能撤了,这个山崎大队在作战中从来没有被完全消灭过,正常一个日本大队应该有500人左右。


就叫生命练习生


一个农业国如何战胜工业国?不是像电视剧里靠孤胆英雄匹马闯虎穴,不是靠几个土匪山大王改邪归正打日本,不是靠十里洋场美女帅哥窃机密。

这片土地上千百万普通人勇于牺牲的坚持抵抗,毛泽东同志的持久战,蒋介石的不投降,才是抗日战争能赢来最终胜利的原因。

关于山崎大队,也就是关家垴之战的问题网络上争论不止。笔者查证了中日双方资料,帮大家简单总结一下。

连续剧《亮剑》的精彩自不必言,但其中对消灭日军山崎大队的描写依然是做了艺术化加工。

历史中这是一场残酷的攻坚战,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末期,八路军和山崎大队的原型“冈崎支队”交手,中日双方都未达到各自的战术目的,但其事实证明了毛泽东同志“持久战”论断的正确性。


中日参战兵力及伤亡比较

(关家垴之战示意图,自制供参考)

八路军,共参战1万多人,总指挥彭德怀(八路军副总司令)左权(副参谋长)。

阵亡500多人,负伤1570人(日机空袭导致很大伤亡)。

包含:

129师386旅772团,总部特务团;新编第10旅一部——刘伯承,邓小平指挥;

129师385旅769团,决死第一纵队25,38团各一部——陈赓指挥;

总部炮兵团山炮连(德国克虏伯75毫米山炮和仿41式山炮)——彭德怀指挥。

(资料来源,关家垴战斗:百团大战中极具争议的一战《党史博览》)

背景介绍

八路军全名为“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编制为主力3个师和其他部队。

  • 115师林彪,

  • 120师贺龙,

  • 129师刘伯承

  • 总部特务团韦杰,

  • 总部炮兵团武亭,

  • 陕甘宁留守兵团肖劲光。

八路军由经历过长征的工农红军改编扩充而成。战斗意志极其顽强,部队传统优秀,曾一举击溃阎锡山7个师的大军。

装备弹药缺乏是当时八路军面临的困境,主力团每位战士的步枪至多只有20发子弹,这还是优先供应,其他部队很多战士只有区区5发。重武器更是困难,一门山炮平均只有10余发炮弹。像机枪,迫击炮,榴弹炮都因弹药不足难以持续射击。

此外,八路军因扩建很快,新战士接受的训练时间还不够。虽然对游击战很擅长,但对阵地战,攻坚战,还缺乏对应的经验和培训。

(身着冬装,手持缴获三八式步枪的八路军战士)



日军,共参战535人,其中将官19人,士兵516人。指挥官冈崎谦长中佐,援军至少1500人。

战死50人,受伤99人。(含冈崎本人战死。另外关家垴之前战死9人,失踪2人,受伤3人,参见下图)

冈崎支队隶属于独立混成第4旅团,包含:

第37师团226联队一个中队,

独立第9旅团一个中队,

独立步兵第12大队一个中队,

独混9旅团一个山炮中队(3门94式山炮,75毫米口径,欠一小队),一个工兵小队,一个辎重兵小队,一个无线电小队,一个战斗医护班,共配备243匹马。

(资料来源,日本亚洲历史记录中心Japan Center for Asian Historical Record的原始影印件,1940年10月19日至11月14日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内部战报,红圈处才支隊即为冈崎支队)

背景介绍:

日军第37师团为1939年新设立的治安师团,次于甲种野战师团。

日军一个师团约2万人(军级师级,中将),

一个旅团约7000多人(旅级,少将),

一个联队约3500人(团级,大佐),

一个大队约1200人(营级,少佐),

一个中队约200人(连级,大尉),

一个小队约60人(排级,中尉少尉),

小分队约5-10人(伍长,军曹)。

指挥官冈崎谦长为第226联队队副(相当于副团长),日本陆军士官第27期毕业,受过正规的全套战术教育,负责联队的日常训练和后勤等工作。关家垴之战带领500多人就敢前来进犯。

(抗日战争初期身处东北的日军)

这时的日军尚未卷入太平洋战争,无论甲种师团还是治安师团的士兵都经过长达一整年不间断的训练。无论是枪械射击还是刺刀肉搏均有丰富经验,并且经过野外不同环境的拉练和土木工程训练。每个士兵都配有《步兵操典》,能随时按照其总结的细致战术规则作战。笔者在《刺刀见红——二战日军肉搏战训练》文中有详细论述。

到日美开战后,日军兵源消耗加速,步兵训练期大幅度缩短,直至出现3个月训练就上战场的情况。也就是为何抗战老兵们回忆“老鬼子”和“新鬼子”巨大的战斗力差距原因所在。

在后勤方面,日军弹药配备充分,携带量大。普通士兵每支枪备弹120发,每门炮备弹近百发,达到八路军的近10倍之多。其余装备的轻重机枪,掷弹筒都有大量弹药预备。

(附日军弹药消耗表)


战斗发生背景:

(1940年,日本侵华占领区,粉红色)

抗日战争持续到1940年,日军已经占领东北华北华南大量地区,不仅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早已失陷,连海南岛也落入其手。骄横的日军更攻入越南,侵略的矛头指向太平洋地区。随着汪精卫伪政权被扶植,国民政府人人自危,不少官员还在汪伪政府的高官厚禄引诱下摇摆不定。整个抗战陷入困境。

1940年8月20日,为了缓解极为不利的抗战形势,八路军对日军在华北的交通线展开破袭战,史称“百团大战”。最初预定22个团出击,结果由于部队和民众抗日热情高涨,许多并未接到命令的部队和民兵都积极参加进来,最终达到105个团40万人的宏大规模。他们袭击日军控制的铁路线和矿山,极大干扰了日军对山西煤矿的利用,打击了“以铁路为柱,公路为链,碉堡为锁”的囚笼政策。

(资料来源中央档案馆,1941年1月26日的晋察冀军区百团大战总结报告,左下角榆次东侧红圈即为关家垴之战位置,129师正在该处)

第一阶段,八路军非常隐蔽的突袭了正太铁路等多条交通干线,破坏了日军控制的井陉煤矿,更占领娘子关地区,让悲观的国人为之一振。

(破坏日军铁路的八路军和民兵)

第二阶段,八路军留下部分兵力继续组织日军修复道路桥梁,主力则转而攻击铁路沿线的日军守军和据点。榆辽战役、涞灵战役打的非常激烈,日军甚至动用战争公约禁止的毒气弹和生物武器,2万多八路军战士中毒受伤

(资料来源中央档案馆,1940年12月21日八路军转送蒋介石的百团大战战绩报告)

连续作战的八路军十分疲劳,开始进行集结休整。日军则调集了数万兵力开始报复性扫荡。关家垴之战就发生在这次扫荡与反扫荡作战之中。


中日战术目标:

日军——按照《在华北的思想战指导要纲附属书》记载,日军对八路军作战目的在于“彻底扫荡并消灭其游击根据地”。也就是执行“三光政策”,日方称“烬灭作战”。

1940年10月2日至11月30日期间,日军扫荡八路军晋察冀边区时,明确下令:

"这次作战,与过去完全相异,乃是在于求得完全歼灭八路军及八路军根据地。凡是敌人地域内的人,不问男女老幼,应全部杀死;所有房屋,应一律烧毁,所有粮秣,其不能搬运的, 亦一律烧 毁,锅碗要一律打碎,井要一律埋死或下毒."

冈崎支队在10月20日进入太行地区扫荡以及其他进犯日军,执行的正是这一措施,目的在于完全消灭遇到的八路军部队,完全毁灭搜索到的抗日根据地

(实行三光政策“three alls policy”的日军)


八路军——日军在此次报复性扫荡过程中,确实不折不扣依照三光命令执行。见到村民就杀,就到房屋就烧毁,大量掠夺粮食牲畜,水井全部用土封埋或者投毒,连百姓的锅碗瓢盆和农具也被尽皆砸毁。沿路村庄全部变成废墟。八路军上下因日军焦土政策愤怒异常,彭德怀和左权等领导人决心寻找机会,歼灭一两路日军,打破日军的扫荡计划。

(1938年的八路军战士)


关家垴战斗经过:

1940年10月20日,冈崎支队从武乡县出发,向着八路军指挥部大致所在地前进,开始了对根据地的扫荡作战。25日,日军无意中到达了八路军最大的兵工厂,黄崖洞兵工厂面前。这是八路军大部分枪炮的来源,也是被朱老总称为八路军“掌上明珠”之地。

由于警卫连连长擅离职守,日军占据了优势,385旅和新10旅先后紧急调派增援,也未能阻止日军。结果在27日,日军不仅破坏了兵工厂设施,还放火焚烧,爆破了两栋弹药仓库和一栋炸药仓库以及服装仓库,抢夺了厂内1万发子弹,2000枚手榴弹,以及其他物资几十箱。

(原黄崖洞兵工厂卫生所)

第二天,副总司令彭德怀得知消息之后大发雷霆,立即将警卫连长就地正法。并调集正在蟠龙镇附近休整的129师主力,准备和日军决战。

日军毁坏兵工厂后,见八路军大量增援出现,冈崎便立即下令采取防守态势,退往关家垴地区。

关家垴是位于我国黄土高原边缘的一座山岗,处在连绵的山岭之中。山顶是一块数百平方米的平地。北面是断崖峭壁,下面还有一条深深的沟壑,东西两侧也是陡峭的斜坡,只有南坡比较平缓,有狭窄的山路用于出入。南坡上原来住着50多户农家,沿山势挖了许多窑洞,形成一个村落。对面是比关家垴更高的柳树垴,直接俯瞰着南坡的路径,两座山岗形成掎角之势。

10月29日,日军占领了关家垴和柳树垴两座高地,他们已经判断八路军集中兵力后会展开攻势,便连夜构筑工事。日军依托地形,挖掘战壕和工事,还拆下民家的窗户门板盖在坑道上,形成隐蔽所。他们把窑洞相互打通,形成连接的暗道,每个窑洞都挖掘了射击孔。外部有防弹壕,通道内侧又挖出了猫耳洞,既可以避弹,又能突袭。至于视野良好的关家垴山顶,日军设置了几挺轻重机枪和山炮,用来压制山下。就这样,山脚外围是日军的散兵坑,山腰窑洞是日军的机枪阵地,山顶平地是日军的机枪和炮兵所在。

关家垴和柳树垴成了日军精心构筑的三道防线和高低交叉火力网

(关家垴村和山坡)

鉴于关家垴距离八路军司令部只有5公里,其战术意义重大,八路军指战员们包括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等人都集中到不远的石门村,彭德怀同志亲自负责指挥。

日军已经布防的消息传来后,副参谋长左权十分焦急,为了避免日军巩固防御后难以突破,他命令特务团的战士们趁夜黑对日军来个突然袭击。

10月30日凌晨3点左右,特务团一面试图摸上山顶,一面准备切断关家垴和柳树垴的联系。战斗在漆黑的夜里打响,刚构筑了工事的日军并像预想的疲累休息,而是立即开火反击。由于各处窑洞都被日军改造成火力点,导致特务团战士在交叉火力面前伤亡不小,只能暂停。

10月30日凌晨4点,八路军的炮弹炸响在日军阵地上,总攻击开始!

决死第一纵队38团猛攻关键的柳树垴高地,士气旺盛的八路军战士和日军展开激烈争夺。在日军预设阵地前,38团冒着弹雨占领了部分壕沟,但日军不仅原地抗御,还不时发动反击。两个小时后,38团靠着顽强的毅力,终于在天亮前拿下了这块高地。不想9点左右,38团在和25团调整部署时,日军一个中队用猛烈的反击再次夺走了柳树垴。居高临下的优势导致来自柳树垴的炮火会直接覆盖由南往北通往关家垴的小路,这将是致命的威胁。

八路军其他各部队也在早晨对关家垴发动了直接攻击,日军则利用外围的散兵坑和机枪阵地拦截攻势。南面的山路坡度较缓,成为攻击重点,也是日军的重点防御方向。由于日军临时阵地构筑专业,致使八路军的步机枪直射难以奏效。靠近投掷的手榴弹往往落在靠前的防弹壕里,难以杀伤工事里的日军。迫击炮和山炮弹药不足的弱点此时十分要命,无法有力支援冲锋的战士,日军机枪在没有被压制的情况下不断开火,导致八路军进展十分缓慢。

上午9点,空中传来啸叫声,日军的12架飞机来临。关家垴狭小地域里集中了数量众多的八路军战士,一时难以躲避,遭到日机的反复轰炸。八路军的攻击只能暂时停止,日军又抢回了柳树垴,陈赓旅长立即调动三个营前往争夺。尽管两次冲上山头,却始终无法夺回主要阵地。这样就意味着攻向关家垴的八路军战士在冲锋时,不得不冒着日军从背后和侧面打来的子弹了。

东北方向,772团面前只有30厘米宽的小路可供通行,不要说攻山,就是日常人稍微多些也难以走过。八路军战士沿着台阶艰难向上,泼洒而下的日军子弹打在人群里,让无数战士摔倒下去。战斗持续到中午过后,一个营的八路军竟只剩下6人。

西北方向,769团面临的地形更为恶劣。20多米的悬崖上接着30多米的斜坡,便是攀岩高手都不敢小觑,更何况战士们还需要冒着日军的射击风险攀爬。但该团的突击部队靠简单的攀登工具和野生藤蔓硬是爬上了悬崖,刚要上斜坡,日军发现了八路军的企图,立刻用密集射击压制。如此险要的地方让突击部队无法施展,根本没有掩护可供前进。这里的攻势只能陷入停顿。

东面的特务团因为进攻早,已经取得了一些外围阵地,但在日军窑洞内交叉射出的机枪火力面前举步维艰。往往拿下一个窑洞,另一个相连窑洞的敌人又反扑过来。只能一个洞穴一个洞穴的反复争夺。加上缺乏压制和近战的重武器,特务团付出了极大代价。

日军靠工事固守待援时,八路军发动了十多次冲锋。手持轻武器的战士们接连倒在日军机枪大炮之下。前面的人摔入沟里,后来者踏着遗体继续冲击,直到沟堑被填满。比如11连全连164人,仅有15人生还。

由于进攻不利,各部队伤亡急速增加。许多经过长征的老战士老班长牺牲在了这片黄土地上。陈赓旅长痛心不已,他请示彭德怀司令能不能把冈崎支队放下山来,选有利地形伏击,同时表示目前付出的代价已经太大。彭德怀坚决的回答:“就是拼光了,也要拿下关家垴!......不能打硬仗的部队,以后也没有前途!

刘伯承同志不久也打来电话:“家垴的地形对我不利,我军伤亡太大了!”彭德怀依然坚持要一鼓作气消灭日军,刘伯承不同意。彭德怀来了脾气:“拿不下关家垴,就撤销第一二九师的番号,杀头不论大小!”

激战一天以后,八路军占领了关家垴和柳树垴的外围阵地,日军仍在山顶和山腰的窑洞里盘踞

10月31日,八路军指战员们群策群力,开始让部队秘密向山顶挖地道,希望出奇制胜。对山腰和山顶的进攻仍然在持续,日军在过去一天一夜的战斗中消耗了大量弹药,开始出现子弹短缺的情况。中日士兵在很多地段出现了肉搏战的局面。根据百团大战总结报告记载,日军士兵刺杀技术非常优秀,他们看起来身材矮小,但胳膊粗短有力,这就是日本征兵对身材要求不高和营养充足的结果。八路军很多新战士入伍前白饭都吃不上,训练时间也不长,对上这批日军十分吃亏,往往多人才能对付一个敌兵。

恶战到10点半,一发八路军珍贵的迫击炮弹在日军阵地里爆炸,正在指挥的冈崎支队长和藤泽少尉、犬饲上等兵被当场炸死。失去指挥官的日军仍旧在继续顽抗,他们只是放弃了部分阵地。对八路军来说,山腰和山顶依然需要攻克。

根据情报,日军的几路援军已经上路,八路军当即分出部队阻击,力争在援军到达前消灭日军,双方都在同时间赛跑。

31日下午3,4点,八路军再次发动总攻。关家垴山顶的日军正在向正面开枪。忽然,背后出现异动,紧接着一堆手榴弹的爆炸声不绝于耳。八路军终于通过地道攻上了山顶,一些战士冲进了战壕和日军血肉搏击,战斗仍在继续。

两天里,日军每门94式山炮打出了多达80发炮弹,掷弹筒更是打出了700多发,不仅杀伤许多八路军战士,还极大阻拦了围攻。柳树垴的日军也一直在高处射击进攻部队,简直如芒在背。加上时不时光临战场的飞机,使得整个围攻非常艰难。

11月1日,日军1500人的增援部队在飞机掩护下逼近关家垴战场。虽然已经夺得了外围阵地和部分山顶阵地,尽管击毙了冈崎指挥官,日军仍然在山顶一些地方和山腰窑洞群里顽抗。

时间和形势已经不容许再继续打下去,彭德怀副司令和左权下令部队停止攻击,撤出战斗。剩余300多日军在援兵接应下也撤离了战场。

关家垴之战结束,尽管这块硬骨头没有啃下来,但新生的八路军还将在未来得到历练。

几天后,彭德怀、左权、刘伯承、邓小平、陈赓一齐参观了关家垴日军阵地,不仅看到了火化后的三大堆日军遗骸,更对临时工事,掩体,火力配置印象深刻,将其全部绘制成图,成为八路军的良好教材。

(关家垴之战纪念碑)



伤亡数据争议:

对战争伤亡的统计向来是一件难事,八路军最终伤亡2000多人,日军最终伤亡近150人。有朋友会对日军伤亡数字感到奇怪,这并不意外。因为这场战斗发生的天时地利对八路军都相当不利。

日军经验训练,武器装备,弹药补给有很大优势,加上空中支援。并且地势易守难攻,对于小米加步枪的八路军太过困难。

并且八路军此前擅长的游击战技能无从发挥,这种攻坚战正好是弱项,直到后来根据地发展才让人民军队有了可以正面作战的更好条件。

至于日军伤亡数字虚假的情况确实存在,但更多的是在42年以后的对外战报上。本文引用的是日军内部战报,用于统计伤亡和补充兵力,相对可靠性较高。


战斗影响及意义:

关家垴之战和百团大战以后,日军感受到八路军的威胁在不少方面甚至大于国军,就掉转矛头,在华北大大加强了扫荡作战。我国正面战场的威胁,从而降低了不少。

此战的必要性很有多争论,无论发动时机是否适当,这样的一场恶战迟早会来临。有些经验的价值是难以衡量的。

对于根据地的人们,将经历更艰苦的长期战斗。八路军也将最终因此炼成一支钢铁般的部队。

(1945年,向八路军投降的驻守日军)


(谢谢观赏长文,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其他文章账号下可见)

参考文献:

惨烈关家垴:百团大战中的一场力竭血战《党史博采》

血战关家垴《凤凰大视野》

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叱咤英豪

日军独立混成第4旅团战报

晋察冀军区百团大战总结报告


文史小茶馆


怎么说呢?日本鬼子训练有素,从小就进行刺杀训练,也就是一个日本鬼子的人相当于五个国民党兵,他们子弹充足,国民党兵每个人是五六个子弹,每个日本鬼子都有一个掷弹筒,就是小迫击炮。当年林彪的平型关大捷,好像无法彻底消灭 ,就是因为日本鬼子的火力很强。可以想象一个人一个迫击炮是什么样,今天的美国特种部队使用了掷弹筒,昨天看到俄罗斯也准备了无火无烟的迫击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