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歲老人李安保:因爲板胡 晚年生活更幸福

板胡是拉絃樂器的一種,在中國有300多年的歷史。它有多種名稱,如秦胡、胡呼、梆子胡、大弦等。板胡音色高昂、堅實,具有很強的穿透力,是北方戲曲、說唱的主要伴奏樂器,也可用於合奏和獨奏。家住世紀華庭的74歲老人李安保是一位板胡愛好者,因為板胡,他的生活每天都充滿了幸福。

李安保告訴記者,因為女兒在開封成家立業,為了方便照應,十幾年前,60多歲的他和老伴來到開封定居。當時兩人在公園裡轉悠的時候看到有人在拉板胡,他就湊上前去聽。聽了幾次之後,李安保就自己買了一把板胡學了起來。

“年輕的時候在村裡宣傳隊拉過二胡,當時聽拉板胡的人介紹板胡和二胡差不多,就想著自己懂樂譜,也有點拉二胡的基礎,學板胡應該不難。”李安保告訴記者。於是,憑著年輕時在村裡宣傳隊積累的一點樂理知識,李安保開始了自學板胡。

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李安保說,這句話真是一點也不誇張。為了拉好板胡,他沒事的時候就拿著板胡琢磨,擔心在家拉板胡影響家人及鄰居,就經常跑到離小區不遠的清水河附近,帶著一個小馬紮、一把板胡,一拉就是幾個小時。

得知老幹部大學有豫劇板胡班,李安保便趕緊報了名。“之前自學,是因為我沒有板胡的基本功。自己拉了幾年後,感覺有點長進了,就報了老幹部大學的學習班,跟著老師學。”李安保說。在老幹部大學學習時,他在老師的指導下,不僅學習了更多板胡相關的知識,而且結識了一些唱豫劇的朋友。別人在唱戲的時候,他就在一旁拉板胡伴奏,這樣一來,他對戲曲的曲目有了更多的瞭解,拉奏起來也更容易了。

2015年,正值我市創文,李安保和于慧泉等朋友一起創作了《八朝古都創文明》唱段,該唱段由於慧泉作詞、李安保譜曲。為了讓這個唱段更加朗朗上口,李安保反覆修改。有一天睡到半夜,突然感覺有一處適當修改後會更合適,李安保便立刻起床對曲子進行修改直到滿意,此時天已經大亮。

“現在我們小區的幾個戲曲愛好者一起組成了文藝小組,大家每週三聚在一起吹拉彈唱,生活過得很滋潤。”李安保笑著告訴記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