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蕪梆子老一輩名家胡慶松《兩狼山》珍藏錄音,太珍貴了

萊蕪梆子的場面主要包括伴奏、板式和曲牌。

傳統的伴奏樂器分為三大件:大胡琴,俗稱大提琴,椿木為筒,呈圓形,前端蓋以梧桐板,琴桿粗短,6 3(正工四)定弦,琴音高昂、清脆、純正,皮弦為內弦,老弦為外弦,戴鐵指用硬弓演奏,自《三定樁》開始,改為皮絲絃為鋼絲絃,變鐵指硬弓為皮指套軟弓演奏;作稜月琴,琴面呈八角形,兩面蓋以梧桐板,琴頸短,無品,用牛角撥子戴鐵指演奏,2 5(皮尺合)定弦;三絃,2 5 1(尺上合)定弦 。為了克服樂隊音色高、嗓尖的弱點,後來去掉三絃,增加中音板胡,調式定弦同大胡琴,但比它低八度,組成了新的“三大件”。其它伴奏樂器有笛、笙、二胡等。1974年起,還將西洋樂器中的大貝司、大提琴、黑管、長笛等列入樂隊編制,加強了低音區,增加了音域厚度,改善了音色質量。

打擊樂器的配備:除用空心檀木製成的梆子外,其餘與京劇基本相同。其演奏特點,除配合唱腔板式的“打頭”還保留它固有的風格外,其餘“打頭”(包括演員造型和武打等)已大量吸收了其它劇種的優勢部分,較前有了很大的變化。

萊蕪梆子老一輩名家胡慶松《兩狼山》珍藏錄音,太珍貴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