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岸邊的曲藝人

黃河岸邊的曲藝人

演唱團在排練

悠悠黃河水,孕育生命萬千。

沿黃鄉鎮——東阿縣劉集鎮,有著黃河下游最大的引黃灌區位山灌區。黃河水養育著這一方百姓,也養育出了百姓對黃河的情有獨鍾。

在劉集鎮,70歲的張立臣於2015年帶頭成立了老年黃河文化演唱團:“我們祖祖輩輩在黃河邊長大,把大家聚在一起,不只是為了圖個樂子,更是為了更好地傳承黃河文化。”

3年來,這個年輕的劇團吸納了20多個不年輕的演員,他們帶著幾件樂器走村串鄉,搭個臺子就能唱戲,找個場地就能跳舞,這個“草根劇團”融合古典和現代元素,成為了活躍在黃河岸上的動人的文化風景線。

8月8日,下午4點,暑熱漸消。隨著鼓手的鼓點響起,簡陋的板胡、二胡、電子琴合奏,黃河岸邊的林子裡響起了急促歡快的音符。

“回來了!在繡樓我奉了我那小姐言命,到書院去探那先生的病情。上繡樓我要把小姐嚇哄,我就說呀……”沒有華麗的服飾,一位50多歲的中年婦女踏著鼓點,“登場”演唱豫劇《拷紅》片段。

“好!”臺下觀眾不時來幾句喝彩。

這是個特殊的舞臺,沒有電纜,沒有燈光,甚至沒有平整的地面,音響工作就靠著劇團自帶的小發電機。這些觀眾,以老年人居多,他們是最忠實的觀眾,自帶馬紮和蒲扇,演員們在哪兒唱戲,他們聽說後就會跟到哪兒。

“這是俺第四次來聽戲了,林子裡不曬,俺村裡不少人都來聽呢!”來自該鎮華巖寺村的72歲老人陳秀英是其中一位“粉絲”。

戲曲結束,隨即登場的是舞蹈隊,九個身著統一服裝的女演員佩戴著腰鼓,隨著《黃河船伕曲》音樂聲,跳起了自編的廣場舞。

“我們的這些女演員兼顧唱跳,是團裡的半邊天。”張立臣介紹,演出《拷紅》的兩位女演員,是舞蹈隊的隊長任貴英和主力孫玲玲,雖然兩人平時都有自己的生意要照顧,但是每次編排節目,都不缺席。

說起這個劇團的靈魂人物,張立臣首推掌鼓人黃廣明:“鼓是總指揮,掌鼓人尤其重要。老黃年輕時候在劇團呆過十四五年,他加入我們團,鼓、大鑼、小鑼、一個頂四個,我們直接推選他做團長,帶著我們一起演出。”

今年61歲的黃廣明說起老本行,帶著很多行話:“鑼鼓是民俗文化中必不可少的樂器,鼓師是戲曲表演節奏的掌握者,所以,都得吃透。”黃廣明介紹,鼓師通過動作、手勢,特別是通過“鼓點子”的音響語言實現與樂隊、演員之間的交流,並通過力度、節奏、速度、音色以及音響的變化等充分展現人物的思想感情。

雖然有十多年的劇團經歷,黃廣明並沒有“倚老賣老”,閒暇時候,也在反覆學習排練:“咱可不能讓演員跺腳甩袖子。”見記者不明白,他笑著解釋道:“演員跺腳甩袖子就是在說你鼓點不對,要罵人了。”

夫唱婦隨,黃廣明的愛人李煥英也加入了這個隊伍,她是舞蹈隊的教練,“平時沒事自己在電腦上學,然後琢磨改編一些更接地氣的動作,再教給隊員。”

一支笙、一把板胡、兩把二胡、兩架電子琴、一套戲劇鑼鼓,一套音響,是這個劇團擁有的所有的傢伙什兒。

張立臣說:“樂器是當時成立劇團時候,用村裡的文藝資金買的,音響是縣裡給的,衣服道具是演員們自掏腰包買的。樂器音色有時候不準,但是好的樂器貴,又買不起,所以九月九、春節等有正式演出的時候,就演員們自己託關係借。我們的條件雖然簡陋了些,但是大家都樂在其中。”

憑藉著這些簡陋的樂器,憑藉著一腔熱情,在村文化廣場、在敬老院、在黃河大堤上……一場接一場的義務演出,為這個劇團打響了“名號”,觀眾多時能達3000人。

張立臣笑著說:“有一次一個外縣的來我們這聽戲,聽完非要給100元錢,我們說不要,還非得給留下了。”這是劇團成立以前的第一筆,也是唯一一筆“收入”,用來買了喇叭線。

對於下一步的發展,張立臣和黃廣明也有著自己的打算:“現在大多時候我們都是演別人的戲,下一步,我們打算宣揚一下孝文化,把村裡實事編進戲劇裡,演老百姓自己的戲。”

聊城日報記者 張 潔 通訊員 崔 穎 孟凌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